中医治疗肺结核的临床辨证治疗思路

2024.11.11 195阅读 评论数 0 2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侵及许多脏器,以肺部结核感染最为常见。在中医中,肺结核属于“肺痨”范畴,对其有着独特的辨证治疗思路。
 
一、病因病机
 
1. 感染痨虫
 
- 痨虫侵袭人体,是肺痨发病的直接原因。痨虫经口鼻而入,首先犯肺,侵蚀肺脏,耗伤肺气,进而累及脾肾等脏。
2. 正气虚弱
 
- 禀赋不足:先天禀赋薄弱,体质虚弱,易受痨虫侵袭而发病。
- 酒色过度:酒色过度,损伤脾肾,耗损阴精,正气亏虚,痨虫乘虚而入。
- 忧思劳倦:过度忧思、劳累,损伤心脾,耗伤气血,正气不足,易染痨虫。
- 病后失调:大病久病之后,正气未复,调养失宜,痨虫易侵。
3. 病理因素
 
- 肺痨的主要病理因素为痨虫、阴虚、火旺、气虚、阳虚等。痨虫蚀肺,肺阴受损,阴虚火旺;病久则气阴两虚,甚则阴损及阳,出现阴阳两虚之证。
 
二、辨证要点
 
1. 辨病位
 
- 主要在肺,但可累及脾肾等脏。病位在肺者,多见咳嗽、咳痰、咯血、胸痛等症状;病及脾肾者,可出现纳差、腹胀、便溏、腰膝酸软等症状。
2. 辨病性
 
- 分为阴虚、火旺、气虚、阳虚等不同证型。阴虚者,多见干咳少痰、咽干口燥、潮热盗汗等症状;火旺者,可见咳嗽气急、咯血鲜红、心烦失眠等症状;气虚者,表现为咳嗽无力、气短声低、自汗等症状;阳虚者,常有畏寒肢冷、咳喘无力、咯痰清稀等症状。
3. 辨病情轻重
 
- 病情轻者,症状较轻,病程较短,体质较好;病情重者,症状较重,病程较长,体质虚弱。可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判断病情轻重。
 
三、治疗原则
 
1. 抗痨杀虫
 
- 是治疗肺痨的根本原则。应选用具有抗痨杀虫作用的中药,如百部、白及、黄连、黄芩等,以杀灭痨虫。
2. 补虚培元
 
- 根据患者的不同证型,分别采用滋阴、降火、益气、温阳等方法,以扶正固本,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3. 辨证论治
 
-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辨证论治,综合运用抗痨杀虫、补虚培元等方法,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四、分证论治
 
1. 肺阴亏损
 
- 症状:干咳,咳声短促,或咯少量黏痰,或痰中带有血丝,色鲜红,胸部隐隐闷痛,午后自觉手足心热,或见少量盗汗,皮肤干灼,口干咽燥,疲倦乏力,纳食不香,苔薄白,边尖红,脉细数。
- 治法:滋阴润肺。
- 方剂:月华丸加减。
- 药物:沙参、麦冬、天冬、生地、熟地、百部、川贝母、三七、阿胶、茯苓、山药等。
2. 阴虚火旺
 
- 症状:呛咳气急,痰少质黏,或吐痰黄稠量多,时时咯血,血色鲜红,混有泡沫痰涎,午后潮热,骨蒸颧红,五心烦热,盗汗量多,口渴心烦,失眠,性情急躁易怒,或胸胁掣痛,男子可见遗精,女子月经不调,形体日益消瘦,舌红而干,苔薄黄或剥,脉细数。
- 治法:滋阴降火。
- 方剂: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加减。
- 药物:百合、生地、熟地、麦冬、玄参、贝母、桔梗、甘草、当归、白芍、秦艽、鳖甲、地骨皮、青蒿等。
3. 气阴两虚
 
- 症状:咳嗽无力,气短声低,咳痰清稀色白,量较多,偶或夹血,或咯血,血色淡红,午后潮热,伴有畏风、怕冷,自汗与盗汗并见,纳少神疲,便溏,面色㿠白,颧红,舌质光淡、边有齿印,苔薄,脉细弱而数。
- 治法:益气养阴。
- 方剂:保真汤加减。
- 药物:人参、黄芪、白术、茯苓、炙甘草、当归、白芍、生地黄、熟地黄、天冬、麦冬、五味子、柴胡、地骨皮、黄柏等。
4. 阴阳两虚
 
- 症状:咳逆喘息少气,咯痰色白有沫,或夹血丝,血色暗淡,潮热,自汗,盗汗,声嘶或失音,面浮肢肿,心慌,唇紫,肢冷,形寒,或见五更泄泻,口舌生糜,大肉尽脱,男子遗精阳痿,女子经闭,苔黄而剥,舌质光淡隐紫,少津,脉微细而数,或虚大无力。
- 治法:滋阴补阳。
- 方剂:补天大造丸加减。
- 药物:人参、黄芪、白术、山药、茯苓、熟地黄、当归、白芍、枸杞子、紫河车、龟板、鹿角胶等。
 
五、其他疗法
 
1. 针灸疗法
 
- 可选取肺俞、膏肓俞、太渊、足三里等穴位进行针刺,以扶正祛邪,调理肺气。
- 对于阴虚火旺者,可加刺太溪、三阴交等穴位,以滋阴降火。
2. 饮食疗法
 
- 肺阴亏损者,可多吃百合、银耳、雪梨等滋阴润肺的食物。
- 阴虚火旺者,宜食甲鱼、海参、黑木耳等滋阴降火之品。
- 气阴两虚者,可食用山药、大枣、莲子等益气养阴的食物。
- 阴阳两虚者,可适当食用羊肉、核桃、桂圆等温补之品。
 
六、预防与调护
 
1. 控制传染源
 
- 对肺结核患者应及时进行隔离治疗,避免传染他人。
2. 切断传播途径
 
- 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勤洗手,不随地吐痰。
3. 提高机体免疫力
 
-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 注意饮食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
4. 定期体检
 
- 对高危人群,如与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免疫力低下者等,应定期进行体检,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总之,中医治疗肺结核有着独特的辨证治疗思路,通过抗痨杀虫、补虚培元、辨证论治等方法,结合针灸、饮食等疗法,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同时,加强预防与调护,对于控制肺结核的传播和复发也具有重要意义。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崔国宁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冒风流涕医案一例 王建飞

    2023年11月02日夏某,男,60岁,初诊。主诉:春秋冬季受风后打喷嚏流清涕10年现病史:胃纳正常,头晕,二便正常,有饮茶习惯,夜寐佳。高血压每日服缬沙坦一粒。故而虽服用降压药但血压仍居高不下。服药后受风时打喷嚏流清涕情况改善。

  • 脉法新悟(八) 陈玉佳

    案30:农民潘左,耕作弯腰,致腰椎间盘突出,右侧腰臀及下肢酸痛,服独活寄生汤,寡效。后经整脊推拿,症状加重,右下肢刺痛麻木,为火烧样刺痛,已不能屈膝行走,小便短黄。医案来自《六指擒龙脉法》,经删减。

  • 骨质疏松症常用有效中成药 张宝华

    中医药在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常用于治疗的中成药包括骨疏康颗粒、仙灵骨葆胶囊、金天格胶囊等。

  • 诊脉—比类奇恒 张训景

    《素问;疏五过论》云:“善为脉者,必以比类奇恒,从容知之。”比类即比较,奇恒意为不同于平常。若能细心察脉,对比辨析,即可早期测知,把握先机,防患于未然。善诊脉者,需对六部脉象详查并仔细推敲,对比各部脉象,辨出病证本质。

  • 虽药姜草仅两味,然虚寒中焦可为祖 张宝华

    在甘草干姜汤中,甘草主要用于调和药性,使干姜的温热之性变得缓和,同时增强脾胃的功能,有助于缓解脾胃虚寒的症状。在甘草干姜汤中,干姜主要用于温中散寒,帮助治疗脾胃虚寒引起的胃痛、腹泻等症状。

  • 现代人认为的麻杏石甘汤 张宝华

    麻杏石甘汤一、组成麻黄、杏仁、石膏、甘草。

  • 颈肩疼痛难忍,经方治疗效佳 宗琪

    患者:张某某性别:女年龄:60岁初诊日期:2023年11月24日主诉:颈肩皱紧不适多年,怕凉,双膝凉。

  • 桂枝汤小记 张宝华

    自此之后,桂枝汤便成为了中医治疗感冒和发热的经典方剂之一,至今仍在广泛使用。在服用桂枝汤时,应注意遵医嘱,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改变用药时间。

  • 肾气丸 李华歆

    患者因虚致劳,且见腰痛,少腹拘紧,小便不畅,为精虚阳亏,可与肾气丸补之。《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但利小便则愈,宜肾气丸主之。

  • 蛇串疮小记 张宝华

    蛇串疮一、概念蛇串疮,中医又称“缠腰火丹”,西医称为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病毒引起的急性皮肤病。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病毒通常在儿童时期感染,引发水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