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第一百四十八条(四)
张元素“引胃气上升”学说,以胃气为轴心、升降为枢机,开创了从气机角度调治脾胃病的先河。其精妙处在于将药物性味(升麻之辛升)、脏腑功能(脾升胃降)、病机(清阳下陷)融为一体,为李杲等后世脾胃理论提供了核心范式。从这些医家运用柴胡的精华中我们在临床运用时需注意:升提不忘固本,疏肝兼顾护阴,方契合张元素“扶护胃气”之本意。
李杲的柴胡应用的贡献:确立柴胡为“升阳要药”,扩展至内脏下垂、慢性泄泻等虚证。李杲对柴胡的认知,核心在于以脾胃为中心,升清阳而调气机,通过精妙的配伍与剂量控制,既发挥其疏肝、升提、退热之效,又规避温燥耗阴之弊。其理论至今仍是中医治疗中气下陷证的基石,并为理解柴胡“双向调节”作用(如小量升提、大量退热)提供了经典范式。
对于柴胡我说的比较繁琐了,因为这个药很重要啊,张仲景以柴胡为主的方药,如大柴胡汤、小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等,之所以称作经典方剂,是其临床应用确实能解决问题,因此经久不衰。这个柴胡不是很重要嘛,对吧!你看上面我说了这么多,张元素、李杲不也是很重视这个柴胡嘛。那么对于柴胡的功效,在咱们先生的书上,它不起升提作用,它是推陈致新,起疏泄作用。至于后世医家的“升阳举陷”,这里该说的都说了,大家心里要有个数,但《伤寒论》中用柴胡还是基于《本经》的,我是这么认为的。
基于《本经》柴胡的推陈致新,它的这个疏泄作用,在瘀血证的治疗中,若是现小柴胡汤方证,可不可以用小柴胡汤呢?便秘,这个大便干可以不可以用小柴胡汤治疗呢?在上一条咱们就说过这个第230条“上焦得通,津液得下”。小柴胡汤证,结于胸胁,就是热与津液都结于上头,不往下行。吃小柴胡汤后,上焦得通了,津液下去,胃也就和,因此小柴胡汤能够对“微结证”有作用。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伤寒论第一百四十八条(七) 张宝华
“辨证论治”就是这条为奠基的。太阳篇是《伤寒论》全书精神贯穿的一章,太阳病他讲发汗,发汗有可发汗的,还有不可发汗的。 -
盘点中医诊疗4例严重痛经医案 李绍武
2023年8月4日初诊,诊断:痛经,症瘕,太阴证。中医调理近8个月。痛经3年,经色淡,有暗色块,月经周期及月经期正常,怕冷,手足不温,冬天尤甚;近期医院B超检出附件包块,盆腔积液。 -
肺炎发热验案一则 李华歆
医案面诊患者男年47岁,现居广东深圳2025年05月21日初诊以“咳嗽伴发热1月余”为主诉就诊。 -
头晕5天,经方4剂愈 宗琪
5月20日当天:患者晕时来诊,查此时10点45分,考虑脾经当令,遂取太白穴以健脾化饮,然马上到11点整,考虑经气将行心经,遂取心经输穴-神门,针后得气行针,患者当即感头晕大减,可以睁眼了,留针20分钟后,头晕而止。 -
术附汤治疗肩周炎 伍丽贤
-诊处方:生白术30g,炮附子15g,炙甘草6g,生姜18g,大枣3枚。总结术附汤治疗肩周炎的核心在于"温阳散寒,暖肌通络",尤其适合慢性、虚寒型患者。 -
经方治疗腹胀验案一则 李华歆
医案面诊患者男年42岁,现居广东深圳2025年04月18日初诊以“上腹胀满1年余”为主诉就诊。效:2025年04月25日复诊:患者自诉经服上方三剂后效果良好,自觉腹胀症状较前明显减轻,口已觉渴,已无畏寒,唯有夜间多梦,嘱续用前方加减以观后效! -
厌食 谢江强
造成厌食的主要原因是家长喂养不当以及儿童自身不良的饮食习惯。中医学认为,小儿厌食病在脾胃。小儿食欲不振,厌恶进食,食之无味,多食或强迫进食后出现脘腹饱胀感,胸脘部憋闷感,频频打嗝,形体偏瘦,面色欠佳,精神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腻,脉尚有力。 -
谈谈婴儿哭闹 谢江强
谈谈婴儿哭闹婴儿哭闹是一周岁以内的孩子常见的一种表现。但病理性哭闹是不可忽视的,应注意及早求医检查,以免误了病情。在日常生活中,如能掌握无病哭闹的原因,就容易处理婴儿哭闹的情况。幼小的婴儿,如突然受了惊吓,常可引起孩子的哭闹。 -
小柴胡汤加减治验案 宗琪
3月31日二诊:述鼻子仍太透气,余症尽无,咽干,纳可,大便日一行,脉同前变化不大,舌质淡,苔黄厚腻,边齿痕,更方小柴胡汤加减,方药如下:柴胡18g生黄芩15g北沙参12g知母15g甘草10g豆豉10g辛夷12g神曲10g天花粉15g生石膏30g薄荷4g(后 -
伤寒论第四十条(三) 张宝华
细辛性温味辛,能祛风解表,常用于治疗风寒表证。以辽宁细辛为地道药材,其药效显著。细辛的毒性主要来源于其挥发油和黄樟醚等成分。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细辛过量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反应,导致呼吸系统麻痹,严重时可能导致死亡。
最新文章
-
三伏天那么热为什么还要艾灸?? 张娟
三伏天艾灸的好处:元气充足三伏灸可以使人元气充足。做三伏灸的频率,没有特别固定,因为每个人体质不一样,病情有轻重、病程有长短。在三伏灸进行前后,可以适当喝水,及时补充水分。天气炎热,三伏灸容易出汗,不及时补充水分容易伤津耗气,影响艾灸效果。
-
大柴胡汤合厚朴半夏人参甘草汤治疗胁痛腹胀医案 张训景
大便日1次,不成形。大柴胡汤和解少阳,通下热结。本方是小柴胡汤去人参、炙甘草,加芍药、枳实、大黄组成。
-
“咳嗽咳痰伴胸痛1周,加重1天”案 宗琪
患者:张某某性别:女年龄:68岁初诊日期:2024年10月22日主诉:咳嗽咳痰伴胸痛1周,加重1天。《伤寒论》第18条: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
下乡病例:颈椎病,眩晕 马亮
2024年10月24日,患者梁XX,女,55岁。说的是颈椎病,好多年了,发作的时候头晕,恶心,呕吐,经过检查是颈椎病,每次输一些甘露醇就可以好转。中医诊断眩晕,痰浊阻滞证。患者症状明显,给予耳穴治疗:内耳穴,三焦,颞,颈椎,枕,顶,胃三角,神门,耳尖。
-
伤寒论第六十一条(一) 张宝华
第六十一条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干姜附子汤方干姜一两附子一枚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顿服。
-
5剂药愈“咽喉异物感吭嗓咳嗽20天”案 宗琪
患者:李某某性别:女年龄:38岁初诊日期:2024年9月25日主诉:咽喉异物感、吭嗓咳嗽20余天。现病史:患者述20天前感冒后吭嗓不愈,伴咳嗽,咽喉异物感,伴咽干,咳白痰,怕热,易汗,舌质淡,舌尖红点,苔黄,脉沉弦有力。条文学习;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
-
伤寒论桂枝汤加味 张宝华
《伤寒论》第十八条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伤寒论》第四十三条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仁汤主之。知犯是在旧喘的基础上新感了太阳病,那么得用桂枝汤来解肌发表,同时得兼顾他的旧喘这个病,加厚朴,杏子就是针对于此的。
-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膝关节屈伸不利”案 宗琪
患者:刘某某性别:男年龄:62岁初诊日期:2024年9月18日主诉:双膝关节屈伸不利,久蹲后起不来,左膝较甚。
-
虚劳呕吐腹泻案(杨文豪原创医案) 杨文豪
患者在我院门诊行胃镜检查、上消化道造影(钡餐)检查未见异常。钡餐检查后立即完善胸部+上腹部CT平扫:提示右肺下叶一大小约5*6mm实性结节,余未见异常。
-
痛泻要方合半夏泻心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伴腹泄医案 张训景
现为求进一步诊治,经门诊收入院。给与“半夏泻心汤”寒热平调。该方现代常用于急性肠炎、慢性结肠炎、小儿泄泻、慢性泄泻、肠道易激综合征等属肝旺脾虚者。
不错不错不错
感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