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柴胡桂枝干姜汤”

2021.06.12 85阅读 评论数 2 2
 

《伤寒论》第147条: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 半斤 桂枝 (去皮) 三两 干姜 二两 黄芩 三两 栝蒌根 四两 牡蛎 (熬) 三两 甘草 (炙) 二两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
  此方完全是由“小柴胡汤”变化而来,无论是病机、药物组成、剂量,甚至就连煎煮方法都与之相像得如出一辙!
  先让我们试着解释一下这个条文:伤寒五六日的阶段,应该是有“从阳入阴”的趋势,我们知道大到一场战争,小到一场战斗,打到了相持阶段,其实更多的是双方斗志间的较量!坚持不住的一方很容易兵败如山倒,谁坚持到了最后,谁就获得了最终胜利!而人体内部的正气与邪气之间斗争其实也是同样一个道理!到了“伤寒五六日”这个阶段,正气疲于抵抗,而邪气似乎也成了“强弩之末”,到底是“病愈”还是“病进”真的很难预料!
  患者此时的情况可能比较棘手,症状也可能比较复杂,接诊的医生一下子乱了阵脚,先是用了发汗的方法,病情没有任何好转,接着又糊糊涂涂的用了下法,之后的患者的症见“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我们知道“胸胁”是少阳所部,这个时候出现了“满”和“微结”,“满”可以理解为胸闷,它提示的是胸中清阳不通,而“微结”有的人解释为大便干硬,我觉得这个是不对的,上面的146条的“柴胡桂枝汤”里明确提到了“心下支结”,这里的“心下”正好对应的是此处的“胸胁”,而且两个条文完全是上下文关系,所以我有理由相信这个“结”(支结)跟大便没有任何关系,而代表的是患者胸胁处因为清阳不畅继而出现的一种不适症状,这与“痞硬”相近!



  要知道发汗伤“表阳”(津液),下法伤“里阳”(津液),而患者经过了“汗”、“下”法治疗后此时体内的“津液”是内外俱虚的!
  继而出现“小便不利”,“小便不利”一方面可能代表是“津液”虚到了一定程度,以至于“无便可下”,另一种可能就是患者因为里阳虚弱,继而体内产生了“饮”,这个“饮”阻塞三焦导致的“不通难下”,二者都可能成为“小便不利”的罪魁祸首,而后来的“渴而不呕”,我们从《金匮要略》看到:先渴却呕者,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呕家本渴,今反不渴者,以心下有支饮故也,此属支饮。如果出现“呕”可能代表的是患者津液郁阻成“饮”,而“不呕”恰恰说明了无“饮”,且这个时候还有口渴的表现,所以这个时候直接把我们带回了第一种可能上来,那就是“无便可下”!
  其实患者此时津液并不是虚到了那个真的“无便可下”,接下来的“但头汗出、心烦”恰恰说明了问题,“”但头汗出”其实也侧面的表示患者此时全身其他地方没有明显汗出的表现,而只有头上有汗而且心烦,就又可以推断出这个患者其实此时的“上焦”是有“津液”的,但是这个“津液”正处于一种“郁堵”的状态,“往来寒热”是少阳证典型症状之一,它可以说得上是这个患者的关键“证眼”!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患者在经过“汗下”法治疗后正邪斗争进入了相持阶段,一方面“津液”(正气)的亏虚(小便不利,渴而不呕)已经导致体内缺乏与邪斗争的资本,而邪气的乘胜追击已经迫使胸胁(半表半里)(往来寒热)的气机发生阻塞继而津液不通(胸胁满微结),热郁(心烦)在上焦蒸津而出(但头汗出)!此时的患者正处于正邪斗争的少阳阶段,一方面里阳亏虚,表阳受损无以作汗驱邪,而上焦又存在郁热津结!我们大方向上就是要去“疏郁”,“扶正”!方选用小柴胡汤,因为没有水饮且有心烦,口渴所以我们去半夏加瓜蒌根,里阳亏虚,故变生姜为干姜,表阳不足,加入桂枝,因为胸胁满微结,用柴胡、黄芩清解郁热,疏通三焦的同时加上牡蛎散结,此外又可与瓜蒌根配合止渴(金匮瓜蒌牡蛎散)这样如此郁热清,津液通,阳气复,才能病愈!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有不到之处尽请批评指正!)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李华歆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 赵景州 资质认证

    讲解的比较详细,很好理解。

    2021-06-13 03:57 评论数 0 0
  • 唐国庆 资质认证

    一般认为柴桂姜是小柴胡勿汗或勿下引发的变证。

    2021-06-12 04:05 评论数 0 0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十二指肠溃疡案 孙亮

    患者贾某某,男性,52岁,主因"上腹部疼痛不适1年,加重2月余"于2022年05月11日09时31分由门诊以"1.慢性萎缩性胃炎2.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偏头痛"收住我科。西医诊断:1.慢性萎缩性胃炎2.十二指肠球部溃疡HP(+++)3.偏头痛4.痔疮,热烤

  • 白虎加人参汤与四逆散合方加减治疗胃中刺痛 夏耀飞

    白虎加人参汤与四逆散合方加减治疗胃中刺痛陈某某,男,49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玉蝉镇丈北村,2023年11月6日初诊。“口舌干燥,口渴喜冷饮,饮水较多”,这是典型的“白虎加人参汤证”,宜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 难治性咳嗽一则 宁加银

    患者,女,33岁,反复咳嗽不愈,咽痒即咳,每遇冷空气及季节交换则复发,甚则持续三个月,西医治疗效果欠佳,舌质淡,苔薄白,脉弦滑,右寸弱。

  •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不寐 夏耀飞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不寐王某某,女,49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付家庄村,2022年3月15日初诊。

  • 下肢水肿医案一例 王建飞

    主诉:双下肢浮肿多年加重30天现病史:胃纳可,夜寐一般,大便正常。双下肢浮肿,尿白蛋白阳性,小便隐血阳性。既往双下肢浮肿多年,乃肾阳不足,阳虚气化无权致水湿停聚,日久造成尿蛋白及尿隐血阳性。复查尿液分析:尿白蛋白+1,隐血+1.双下肢浮肿减轻。

  • 感冒后咳嗽胸闷4天,中药6剂愈 宗琪

    患者:金某某性别:女年龄:56岁初诊日期:2023年11月27日主诉:咳嗽、咽堵4天余,加重2天。《伤寒论》397条: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

  • 做好产后休整,慢性盆腔炎完全可以避免 谢江强

    做好产后休整,慢性盆腔炎完全可以避免郎女士刚坐完月子后的三个月之内,腰部酸痛一直反复出现,白带量特别多,质地清稀,也没有臭味,西医大夫诊断为慢性盆腔炎。将这些药煎出药液200毫升,趁热坐下,待水温下降后,用药汤清洗外阴。每2日清洗一次即可。

  • 桃核承气汤 李华歆

    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桃核承气汤桃仁(去皮尖)五十个大黄四两桂枝(去皮)二两甘草(炙)二两芒硝二两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温服五合,日三服,当微利。

  • 气血足则百病无 谢江强

    气血足则百病无痛经患者不可不知的调养方我的一位患者靳女士,因为贪凉饮冷,经常痛经,饮食也不是很规律。另外,靳女士的面色非常晦暗,这正是贫血的征兆。另外,有胃食管反流、消化道溃疡病史者,需去掉阿胶,并将水煎药的煎煮时间延长2至3小时。

  • 防治糖尿病,这样给自己的血糖做减法 谢江强

    防治糖尿病,这样给自己的血糖做减法糖尿病患者多为40岁以上中年男女,但近年来糖尿病患病人群有年轻化的趋势。功夫不负苦心人,孙先生的血糖终于趋于正常值了。另外,糖尿病患者平素一定要注意控制饮食,坚持锻炼,使血糖值一直控制在正常范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