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新冠肺炎防治方——健脾护肺止咳方推荐

2022.04.09 1283阅读 评论数 2 7
“‘从肺论治’是一种先证而治的思想,即掌握疾病发展过程的变化规律,知其预后,领先一步,在其证出现以前拟定治疗措施。”

新冠肺炎同样需要先证而治,在热性病中“截断疗法”是有一定的市场的,虽然赵绍琴老先生主张的是见证而治,不能过治“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方可清气。入营尤可透热转气,入血直须凉血散血”。但先证而至的理念,在热性病治疗上,姜春华教授、朱良春教授等都有论述,肯定是有一定道理的,我们也不能囤于一家之言。
放在新冠上,阳性感染者相当多,但真正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的是一少部分,出现肺部影像学改变的又是一小部分,进展为重症危症的则更少。我们排外掉存在重大基础病的那部分人群,对平素身体健康,无特殊不适的人群而言,促进他们尽快转阴,减少他们出现症状的可能,减少轻症转重症的几率,那就是中医药目前的意义。正因为在很多地方,中医药已经证实了以上作用,所以现在国家乃至世卫组织对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的作用才表示了充分的肯定。

中医药是个笼统的概念,各地区各医院都有自己对中药抗击新冠的理解。1有幸作为直接接触病人的中医医生,自然也希望能在抗疫中发挥一点中医药的作用。目前我在用的是这个方子。

辛夷10g 玄参10g 板蓝根10g 黄芩6g

太子参10g 茯苓10g 白术10g 炙甘草6g

陈皮6g 葛根10g 紫菀10g 前胡10g

升麻10g 焦三仙各10g 鸡内金10g 枇杷叶10g

——————————————————————————————————

不管怎么样,作为医生还是希望自己有用,看的了病。之前解释过方义了,因为药房药物库存的变化,方子也有调整。但宗旨,以健脾为中心,护肺为目的,开胃进食是佐助,止咳是救急也是疗效的见证。

中医脏腑理论或者“五脏相关”理论,或者“五行生克”关系来讲,人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中医治疗也是以整体调节为手段,而达到治疗局部病证的目的。从传统理论上讲,肺脾之间的关系密切,是毋庸置疑的。从新冠肺炎上来看肺脾关系的话,也没法讲先后顺序,先脾虚再肺病,还是先肺病再脾虚,这个没法说,现在病毒的传播不分男女老幼的,我们的感染者也有青壮年,也有老弱病残,所以没法判断。只好讲“肺脾同病”,有理论基础的,肺主气,司呼吸,肺呼吸的天之清气和脾运化的水谷之气,生成宗气,宗气是“贯心脉,行呼吸”。营卫之气是出于中焦的,生于脾胃,但卫气防御的作用是靠的肺,肺主宣发,卫气才能达到体表产生防御作用。在五行生克上,讲肺脾关系是土生金,脾胃是后天之本,其他四脏均赖后天水谷精微的滋养,即脾胃之气健壮,肺的功能才能正常,肺才能主气司呼吸,才能朝百脉主治节。所以治疗上,讲培土生金法。最通俗的道理,就是民以食为天,吃不饱,讲什么都没有用。

故而健脾为先,为治本,经常讲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参苓术草陈,是异功散。光异功散,健运脾气,不太够,脾主运化,讲起来是脾好了自然乐意进食,但是这个发挥效果太慢,我们得想办法保持病人是食欲和胃口。所以加开胃进食,用焦三仙、鸡内金。首先,病人在症状是存在胃口不好,食欲不振的;另外隔离环境饭菜不那么尽如人意,又没有工作量,没有运动量,不想吃东西很正常。不好说是疾病因素多,还是心理因素多,但确实是讲不想吃饭,硬塞,把饭扔了点外卖的也有,讲大便带食物残渣的也有几个。只好用点外在的药物促消化,促进食欲。健脾和开胃一起。

再谈治肺问题。目前来讲,新冠的症状,以什么为主。发热,低的37.5℃,高的39℃也有,畏寒怕冷不明显,咳嗽,有的咳的厉害有的轻一点,咳起来连着三五声的,重的讲咳的胸口疼,轻的没什么感觉,偶尔咳一两下;痰最起码是不多,黄痰、白痰都有,比较少;嗓子疼的有,不是最常见;鼻子干、喉咙干、口干的有一些,比较多。总的来看,是呼吸系统症状,从中医上,讲风寒风热,实际上判断起来比较困难,我看了几例舌苔(病房尽量不让病人摘口罩,看的不多),谈不上舌质红的实热之像,算舌淡红,苔黄白都有,略厚,总的印象不是大实大热,要说阳虚寒盛,也谈不上,中性吧。但从症状上,偏热的表现。所以我选的止咳药也就是通用药,没有特别清热或温阳的意思,紫菀、枇杷叶,其实可以加款冬、百部什么的,也行。要镇咳,患者就讲咳嗽厉害了,你不止咳他会讲吃这药吃那药都不管用,所以我讲,咳嗽好不好,对于病人来讲就是判断你这个方子好不好使的关键。另外前胡、葛根、升麻,有点类似参苏饮了,其实我看一些网上的防疫方就是参苏饮的加减方,这里也是一样的意思,解表,辛凉辛温都有,宣肺止咳。黄芩、玄参、板蓝根,有清热,针对嗓子痛的,针对咽干的意思,但没有大寒的药在里面,不会把整个方子变寒。“形寒饮冷则伤肺”,肺喜凉不喜寒,所以运气方里用的都是钟乳石补肺,桑白皮、地骨皮泻肺,没有大寒药。

仅供参考。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于长振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 杨兆荣 资质认证

    学习一下

    2022-06-09 05:49 评论数 0 0
  • 于长振 资质认证

    个人临床在用,所以推荐出来供大家参考。

    2022-04-09 10:39 评论数 0 0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胃痛、痞证、嘈杂、泛酸、噎膈医案整理5 谢江强

    胃痛、痞证、嘈杂、泛酸、噎膈医案整理5医案48王某,女,63岁。主诉:胃痛吐酸3个月。医案49冯某,女,28岁。现病史:患者7年来胃脘胀痛间歇发作,得食可减,嗳气不泛酸,大便调,多梦。方中木香、陈皮、檀香理气疏肝解郁,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理气健胃。

  • 暑病后调养性的 谢江强

    暑病后调养夏天感受暑热邪气而发生的多种急性热病,统称为“暑病”。暑病之后,人体气津大伤,湿邪留滞,故应抓紧进一步调理,以促进机体早日康复。故暑病后期多表现为气津两伤、湿邪阻滞之证,适宜用膏方益气养阴、健脾除湿。

  • 浅谈经方之小青龙汤 王飞

    小青龙汤来源于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论》。小青龙汤主治太阳表里俱寒,名曰青龙,取东方木神伏邪之义。小青龙所治疗的咳嗽肯定是有表证。

  • 论升降散方解与体会 高立坚

    升降散乃清代杨栗山所创制,由僵蚕、蝉蜕、姜黄、大黄组成,功在升清降浊、表里双解、寒温并调。本证的表现虽然种种,但归根结底,是寒凉外遏,火热内郁,故用宣泄郁火的升降散治疗。

  • 现代视角下的桃核承气汤 张宝华

    一、简介桃核承气汤是一种中医方剂,主要用于治疗多种与瘀血有关的疾病。

  • 斑秃就是肾虚了吗? 王晨阳

    斑秃,俗称“鬼剃头”,是一种常见的非瘢痕性脱发,目前多认为与自身免疫,遗传,情绪紧张和内分泌等因素有关。完全是一个气血阳都损伤的一个脉象。辨证选取真武汤治疗。所以用真武汤中的白术固护脾胃。又选取桂附地黄丸善后服用。。。。。。

  • 慢慢调慢慢养,松桂通脉活肩颈 谢江强

    慢慢调慢慢养,松桂通脉活肩颈白领们从早至晚在办公桌前处理事务,用电脑办公就同睡觉一般平常。常规治疗肩颈酸痛的主要方式是活血祛风,活血以疏通经脉、舒活脉络,祛除风邪以止酸痛。

  • 咳嗽 罗沿印

    咳嗽,是肺系疾病的主要症候之一。通常有声无痰叫咳,有痰无声谓嗽,但临床上往往痰声并见,所以多以咳嗽并称。后随访,未再咳嗽。

  • 病毒性感冒 张宝华

    董某某,女36岁。早上起来嘴巴苦,腰酸痛。舌齿痕,苔白厚。

  • 小建中汤小记 张宝华

    小建中汤一、定义小建中汤是一种中药方剂,首见于《伤寒杂病论》,具有温中补虚、缓急止痛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