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卢扶阳医学医案第13篇:胁痛伴脘痞(厥阴太阴合病)

2025.09.26 0阅读 评论数 0 3
患者一般情况和诊疗过程

刘某某,男,44岁,项目经理。2024年7月18日初诊。主诉:右胁隐痛伴脘腹胀满2年,加重1个月。患者长期工作压力大,饮食不规律,近2年来右胁部隐痛不适,脘腹胀满,情绪波动时加重,伴有食欲不振、体倦乏力、大便时干时稀。近1月症状明显加重,虽自行服用疏肝理气中药未效。舌淡红,边有齿痕,苔薄白微腻,脉象:右关弦细滞,尺沉细;左关弦细带劲,寸细弱,尺沉细略紧。

辨证分析与立法

四诊合参,此属厥阴太阴合病,气机郁滞,阳用不及。患者厥阴肝气不舒(左关弦细带劲),疏泄失司;太阴脾运失健(右关弦细滞),湿浊内停。郑卢医学强调"阳主运化",此案关键在于气机郁滞,阳用不展。治当疏肝运脾,温阳化湿。遵循"祛邪、建中、填精"次第,分步治疗。

处方与调护

初诊(2024-07-18)

立法:疏肝和胃,化湿运中。

处方:桂枝法加减

桂枝尖20g,苍术15g,茯神15g,法半夏12g,陈皮10g,炙甘草8g,生姜40g,西砂仁12g(后下),生麦芽25g。3剂。

服药后脘胀稍减,胁痛略轻。脉象:右关滞象稍缓。

二诊(2024-07-22)

脉象:左关仍弦细,右关细滞。

立法:温阳疏肝,和胃降逆。

处方:附子桂枝法加减

制附片35g(先煎),桂枝尖18g,贡术15g,西砂仁12g(后下),炙甘草8g,干姜20g,川楝子10g,延胡索12g,生麦芽25g。4剂。

服药后胁痛明显减轻,脘腹舒畅,食欲渐启。

三诊(2024-07-27)

脉象:右关转缓,左关弦象渐柔。

立法:建中益气,调和肝脾。

处方:附子理中法加减

制附片50g(先煎),贡术15g,党参18g,干姜25g,炙甘草8g,西砂仁12g(后下),炒白术15g,茯苓15g,生麦芽25g。4剂。

服药后精神转佳,胁痛基本消失,大便调畅。

四诊(2024-08-02)

脉象:双关调和,尺部渐起。

立法:温固下元,填精补髓。

处方:附子填精法加减

制附片60g(先煎),贡术15g,西砂仁12g(后下),菟丝子18g,补骨脂15g,鹿角胶10g(烊化),炙甘草8g,生姜60g。5剂。

服药后体力增强,腰膝有力,诸症平稳。

五诊(2024-08-10)

脉象:六脉调和,从容和缓。

立法:巩固根本,调和气血。

处方:扶阳巩固方

制附片50g(先煎),贡术15g,西砂仁10g(后下),党参15g,炒白术12g,茯苓12g,炙甘草6g,生姜50g。7剂,隔日1剂。

患者实际感受:患者表示:"两年胁痛腹胀终于缓解,现在腹部舒适,食欲正常,情绪平稳,体力明显改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体会

本案体现了郑卢扶阳医学 "阳主运化,气机调达" 的理论思想。患者虽表现为胁痛脘痞,其本在于阳气不展,气机郁滞。首诊桂枝法化湿运中,旨在祛邪建中;二诊加入附子、川楝子温阳疏肝;三诊理中法健运中州;四诊填精补髓,巩固根本;五诊调和巩固,完全契合郑卢医学治病次第。郑卢医学治胁痛脘痞,重在辨清气机,阳用不展必温阳化气,使气机调达,则胁痛自除。

(医案撰写:郑卢扶阳医学传承人杨允执)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杨医生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五苓散合防己黄芪汤治疗全身水肿医案 高颖

    防己黄芪汤中防己祛风利水,黄芪益气固表、利水消肿,白术、甘草健脾益气,生姜、大枣调和营卫。两方合用,标本兼治,共奏温阳健脾、利水消肿之效。

  • 伤寒论第十二条(八) 张宝华

    葱白能通阳,这个阳就是津液,从这也能看出一二了,汗是阳加于阴变化尔来,这个阴不就是津液嘛,辛动于津液出血管而变汗。我个人认为它能通阳化气,否则怎么实现调和营卫呢?因此用桂枝、生姜这么两个相对温和的发汗药,而不取麻黄、葱白这样的了。

  • 幼儿高热医案一则 魏勇涛

    看到这些,瞬间就想到了仲景伤寒论第38条:“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此例虽是常见的外感发热病,但是以小见大,在具体辨证及用方用药的时候蕴含有很深的中医医理。

  • 伤寒论第八十九条(二) 张宝华

    这几条情况各有不同的,我们可以总结一下,概而言之呢,就是津虚、血虚、里热,这类的都不可发汗。

  • 伤寒论第七十七条(一) 张宝华

    七十七条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本义是阻塞,不通。临证上,食道炎,食管反流,食道憩室的人常遭遇这个证侯,病人常挖掘食道狭窄。那么这个不能说来个食道憇室咱们就给栀子豉汤,咱们还是要辩证的,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嘛。

  • 中医治疗痤疮临床用药经验分析 崔国宁

    中医治疗痤疮的方法包括中药内服、外用、针灸、推拿等,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等优点。继续治疗两个月后,面部痤疮基本消失,皮肤恢复光滑。随访半年,痤疮未复发。

  • 从“子午流注”谈养生、疾病的诊断及治疗10-酉时(肾经当令) 张训景

    酉时:肾经当令酉时是指17点到19点,这个时候是肾经当令。肾中精气是机体生命活动之本,足少阴肾经的旺盛,对机体各方面的生理功能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肾功能有问题的人而言,在这个时候按摩足少阴肾经的穴位,效果最为明显。酉时气血流注于肾经。

  • 伤寒论第七十条(四) 张宝华

    调胃承气汤共计三味药:大黄、芒硝、甘草,它是泻下的方。调胃承气汤是调和胃气的,它泻下力量有两下子的,有力量。大黄苦寒泻下,它能增强肠道的蠕动,动力加强了,肠道蠕动的快,推动大便向下走。

  • 精血不足,男人虚、女人衰,秋冬补精血,你得这么做! 林庆峰

    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提起“精血不足“,大家都会认为是中老年人的专利,跟年轻人关系不大。事实上,随着生存环境的改变、工作压力的增大、生活节奏的加快,精血不足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有些甚至还不到30岁。男人精血不足则虚,女人精血不足则衰。因此,无论男女,都要对精血不足

  • 回乡偶书 张宝华

    出门无所见,葱葱郁满山。不觉人语响,但闻犬吠声。回乡偶书—张宝华于祖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