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心烦热令人烦

2025.08.15 446阅读 评论数 1 2
五心烦热证,本文认为两手、两足之心及头之心触之热感而体温为常,归为五心烦热,但在古代则将手足及心胸之位以五心论之。从临床实际出发,病家每述孩子头部前额或后枕触之热感,以及孩子手足心热等症,时而多处,时而少处,时而全部,其中任何部位触之有热均可以五心烦热论治。此前,传统的书文诸刊谈五心烦热有之,但列为专证系统者不多。本文鉴于五心烦热之至,乃形体阴阳失调之信号,至少是体内之热外达,形成生理与病理交织状态。据病家所述,“孩子有火了”。望早医除烦去热以求平和。病案:五心烦热,乳食积滞伤阴。李某,女,14个月。1990年3月20日就诊。病史:病儿足月顺生,生后形体不足,常有外感,平时乳食无度,但有规律。发现其手足心,尤其头部触之热感,病将临近,如感冒、咳嗽、消化不良等多数准成。此次就诊想去内火,以杜起病之源。现症:病儿五心又热2日,除情绪稍烦而外未见其他异常。不过诊前1日夜间汗比常时多。睡觉不稳,大便好,小便赤少。家有太极丸未用而诊,顺求用法。查体:神乏面 ,头部触之热感,耳赤,唇干红。舌质红赤,苔白厚,咽不红肿,心肺及腹部均未见异常。手足心较温,脉数无力。诊治:诊为五心烦热。治用养阴除烦之法。处方:银柴胡4g,灯心草3g,枳子3g,白芍5g,天冬5g,麦冬5g,麦芽5g,淡豆豉2g。水煎服,1日3次。治疗4日烦热解,继服4日,一般状态好。病家意见上方备用4日,作预防性服药。医者:善。但太极丸服之不宜,如用应取极小量,视大便干稀而定。讨论:本例病儿证治意义殊大。病家观察周密,知其儿,知其烦,知其病,备药见五心烦热服之,防感他病于未然,此治病防疾之及早措施,在疾病前驱阶段以药干预较病时治疗更为宜。中医历来倡导儿疾大病速治,小病早治。对烦热之治在唐代的《备急千金要方》用鳖甲丸(鳖甲、白芍、大黄、茯苓、柴胡、干姜、桂心、 虫、蛴螬)治小儿五心烦热。此方与太极丸相类,大便稀者不宜。《普济方》告诫:“烦热多病。”清代儿科医者,每言烦热,脏腑多气实。还有饱食生内热,外达而心烦,以及烦热生于内,病变在阴分。本文认为,小儿五心烦热,伤在胃脾,乳食不当居其首,故脾胃康宁,奠安一身。凡育儿者当思五心烦热,乃雨前成阴,早发现早干预,免酿疫疾。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谢江强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当归芍药散加味治疗痛经医案一则 高颖

    当归芍药散作为中医经典方剂,在妇科疾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当归芍药散除主治妇人妊娠腹中痛外,因其养血疏肝、健脾利湿的功效,在其他疾病中也有广泛应用。

  • 伤寒论第十一条(四) 张宝华

    老怕伤寒的“伤寒”,就是《伤寒论》上说的伤寒,一般的感冒也囊括在内了。《伤寒论》这本书,古人写作这本书啊!伤寒的病邪都在体表,而中风的病邪在肌肉。这样一来《伤寒论》就省了很多的文句,这都是心血智慧的结晶!

  • 伤寒论第七条(三) 张宝华

    他还说:“这是个约略之词。真正的伤寒病,我也得过,六七天的时候是个要紧的关头,病好不好在这个时候很关键。老太太们都知道,这几天是憋汗的时候,好,大约在这个时候;不好,在这个时候也减轻。那么在六七天的时候减轻,这个病就没问题了。那么这个数呢,也是约略之词。”

  • 咳嗽(肺阴亏耗证)医案 吴春水

    自述咳嗽次数明显减少,咽干口燥症状有所缓解,声音嘶哑也有减轻。午后潮热、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均为阴虚内热之象。

  • 反复咳嗽3年的医案,谈谈痰热常用方 黄阁

    咳嗽3年余,少痰,夜寐加重。予青黛10蒲公英15桑白皮12地骨皮12炙甘草9山药20盐补骨脂12前胡12射干9茯苓20桃仁6,7贴肺热咳嗽,且为小儿、老年肺气虚弱咳嗽,或气虚久咳,则常用泻白散。常用清气化痰丸为痰重热轻之方。以咳嗽痰多黄稠为主。

  • 中医下乡工作纪要 马亮

    于高新医院中医科工作2年,任副主任。于唐都医院工作期间主要从事各种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累计接触各类肿瘤患者近万人次。除了日常门诊开方,在治疗室进行中医治疗,中医还参与急重症患者的抢救工作,且发挥了主要作用。马医生则进行中医急救,检查病人。

  • 伤寒论第八十三条(二) 张宝华

    那么咽喉干燥这个证侯都是伴着咽喉肿痛发生,新冠不就咽干咽痛如刀割嘛,西医认为咽喉肿痛、干燥这样的多是有炎性证候,他们自有他们的办法,咱们对咽痛诸病,后面有,在少阴篇里要细讲。

  • 伤寒论第八十三条(一) 张宝华

    八十三条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但这个绝不是全部,“咽喉干燥”一律不能发汗,不能视为铁律,只是普遍存在而已,它就是有特殊的嘛,你也不得不知晓。

  • 反复发热中药一剂愈 蔡根深

    2024-11-05朋友介绍其一朋友网诊,诉最近两天反复发热,可高到39°,口服西药退热药可恢复正常,但出现反复,全身酸痛、乏力,平素怕热,无畏寒感,无汗,饮水不多,大便干,舌长瘦,苔中白。

  • 伤寒论第七十条(三) 张宝华

    调理胃的方法那多了,先生举了一个例子,“与调胃承气汤”。虽说“与”之,但临证上这样的占比也不少,用调胃承气汤的机会还是多,“与调胃承气汤”,有用它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