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络补管汤加减治疗妇女崩漏验案录。
补络补管汤加减治疗妇女崩漏验案录。
病例概述
患者,某英,女,年龄43岁,彩塘人。月经量异常增多,周期紊乱,出现崩漏症状已多年,经中西药多方治疗均未能治愈,近三个月来,每次月经期都伴随大出血,都需要到医院住院输液才能暂时止血。患者深受其苦,妇科B超报告为子宫内膜增厚。经亲戚介绍,患者于2024年7月29日到我处就诊。
症见:形体消瘦,少气懒言,头晕心悸,睡眠欠佳,肢倦腰疼,面色晦黯,经色暗红,量多,挟有血块,小腹隐痛坠胀,舌质淡红,舌苔薄白略黄,脉沉细。本证由于冲任损伤,不能约制经血而成崩漏。治以固摄冲任,祛瘀止血。
拟采用补络补管汤加减进行治疗。
处方:龙骨10克,牡蛎30克,山茱萸10克,仙鹤草30克,白芨6克,槐花10克,地榆10克,白芍10克,甘草6克,百合15克,紫苏10克,淮山15克,茯苓10克,陈皮6克。以上药物每日一剂,水煎服。取五剂。
初诊时逢患者月经期,服用五天后出血量明显减少,无需再住院输液。继续原方治疗,经过连续四周的治疗,患者崩漏症状得到明显改善。随后三个月的持续调理,患者月经周期逐渐规律,经血量基本恢复正常。最终以补中益气汤加减(加仙鹤草30克,白芨6克,海螵蛸10克)固本善后。
讨论:
妇女崩漏,又称“经血妄行”,是妇科常见病之一,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经血量多或淋漓不尽。其病因多与气虚、血热、血瘀等有关,治疗上需要根据个体差异,辨证施治。
补络补管汤是中医治疗崩漏的经典方剂之一,具有固冲止血、益气养阴的功效。加减治疗则是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病情进行药物调整,以增强治疗效果。以上处方以龙骨、牡蛎为君药,收敛固涩,止崩漏之血。山茱萸、仙鹤草助其收敛之功,加强止血效果。白芨、地榆为血分药,能止血并促进血液凝固。白芍、甘草调和气血,缓解因失血过多而致的虚弱。百合、紫苏润肺养阴,调和肝气。淮山、茯苓、陈皮则能健脾益肾,固本培元。诸药合用,共奏止血固本之效。
本验案表明,采用补络补管汤加减治疗妇女崩漏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在正确辩证施治的前提下,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药物的加减调整,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病情。同时,该治疗方法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久咳不愈伴吭嗓半年,4剂经方痊愈。 宗琪
患者:毕某某性别:女年龄:6岁初诊:2025年8月17日主诉:久咳不愈伴吭嗓半年余。诊断:咳嗽处方:桂枝加厚朴杏仁汤加减4剂方组:桂枝45g白芍45g生姜45g大枣12个炙甘草30g苦杏仁15g厚朴30g生黄芩20g甜叶菊4g煎服方法:冷水1200毫升左右 -
舌诊显功:从瘀阻脑络论治顽固偏头痛兼肢麻一例 彭幽
某男,47岁,2022年7月24日初诊。夜间因头痛严重影响睡眠,必须垫高枕方觉舒畅。无头晕头胀,无呕吐,神清,体质壮实。瘀阻脑窍,故头痛拒按,不能近手,络脉阻塞不通,则见右手麻木。三服都尽,诸症大减,头痛几平,服药以来右手仅麻木过一次,夜晚安然入睡。 -
250812 陈鹏
-
月经延后9天,4剂经方痊愈。 宗琪
患者:王某性别:女年龄:34岁初诊:2025年8月3日主诉:月经延后9天。8月9日回访:月经已净。当以温经汤主之。 -
腹泻输液4天不效 清热利湿半剂泻止 张洪海
患者男,35岁2025.03我调派发热门诊支援,患者因腹泻发热来院,由我接诊。本次就诊记录如下:主诉:左侧腹痛3月现病史:左侧腹痛反复发作,大便不成型,日行1次,身体畏风,腹部畏寒,余正常。 -
经方实验录—论“痹症”的治疗 宗琪
患者:王某性别:女年龄:62岁初诊日期:2025年7月8日主诉:右膝关节疼痛10余年,加重伴右下肢疼痛、行走困难半月余。 -
谢海洲先生医案解析 黄世清
医者如斯,乃患者之幸、医林之楷模! -
医学衷中参西录 李华歆
中医第一可法之书——读《医学衷中参西录》小感心怀凄怆天下济,追本寻源展宏图。先生恪守古训,博采众长,一生致力于中医临床和教学事业,其著《医学衷中参西录》被后人称为“中医第一可法之书”。先生书名“衷中参西”实属无奈,彼时西学东渐,西医引进,中医渐衰。 -
膝关节炎反复发作?试试通阳泄肺行水法 刘冲
患者,女,37岁,体型偏胖,双膝关节疼痛1年余,辗转多家医院治疗无效,西医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自诉膝关节疼痛,每逢天气变化,阴雨天时症状明显加重,余无特殊不适。 -
益气养阴法治疗呕吐案 张洪海
舌红无苔,脉沉弦病机:阳明胃热,气阴两虚治法:清热益气养阴竹叶12,生石膏30,西洋参10,麦冬15炙草10,姜半夏10,生地黄15,干姜8桂枝10,火麻仁20,大枣10,玄参15服药2天,反馈精神状态明显转佳,家属诉呕吐未作,大便通畅,且患者说话声音明显
最新文章
-
伤寒论第九十四条(二) 张宝华
浮缓浮弱的脉还是在表,就是桂枝汤证。“先汗出而解”,这个阴阳未和,不是自愈的样子,大夫得想法子让他先出汗,脉证应桂枝汤,就用桂枝汤。这是不言而意了,用桂枝汤,我建议大家真正的静下心来,让我们的智慧觉醒起来,虔诚地与先生心心相映一下,自有所悟所得的。
-
五脏皆令人咳-心 高燕宇
五脏皆令人咳,对于咳嗽的治疗,也不能一股脑的止咳化痰药堆砌成方。书上亦无咳嗽的五脏辩证。“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痒属心,心属火,为热,酸甘化阴清热。
-
萎缩性胃炎有奇功 刘艳兵
:1;食管裂孔疝2;反流性食管炎3;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4;食管部溃疡。嘱咐患者坚持服药,王先生非常配合治疗症状一次比一次减轻,在连续服药五个月后,医院检查发现萎缩性胃炎已逆转,肠化生,糜烂已痊愈,食管裂孔疝孔也缩小。治疗脾胃病就找刘主任。
-
中医治疗阴疮临床经验 崔国宁
中医在治疗阴疮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具有独特的优势。治疗10天后,患者形寒肢冷、神疲乏力等症状明显改善,阴户肿胀减轻。继续治疗20天,阴户肿胀完全消退,疼痛消失。总之,中医治疗阴疮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内治与外治相结合,辨证论治,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
伤寒论第六十四条(二) 张宝华
就是骤然间发生了高度的气上冲,这个气上冲,人体也会有悸动的反应,对不。因此这个叉手自冒心的缘故就是这个这些啦!咱们这个方主要还是用它降气冲,也治心悸,四两桂枝嘛,这个量不可谓小啦!他也没补充阴津的作用呀!
-
伤寒论第六十二条 张宝华
《伤寒论》第六十二条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得先看看《伤寒论》第五十条:“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
伤寒论之第五十九条(一) 张宝华
《伤寒论》第五十九条大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巴豆这类的下剂那可是相当的猛,再牛的好汉,再厉害的英雄,三泼稀屎他也得是龙得盘着,是虎得卧着啦!可不能再用麻黄汤啦。那么言外之意呢,也就是说这个复发汗用的应该是麻黄汤。
-
伤寒论之第五十八条 张宝华
《伤寒论》第五十八条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凡病”二字无所具指,这就是范论啦!这是治疗疾病的三大法。这三大法,无论我们用来治疗什么病,适用的都是实的,目的就是攻实祛病,好恢复人体的健康。
-
善持堂近期医案摘录(六十五)婴儿食物过敏 钱开达
西医认为过敏病症系饮食药物疾病和环境引起的非正常免疫反应,其结果是人体组织细胞损伤,造成各种过敏病症。善持堂十月底接诊过一个患过敏症的婴儿。善持堂根据传统中医理论以自拟的健脾消食新过敏煎施治。半月后随访,患儿饮食正常,食物过敏已不存在。
-
善持堂近期医案摘录(六十四)儿童腸系膜淋巴结肿大腹痛 钱开达
儿童腹痛患者,B超检查常有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善持堂近日接诊的腹痛患儿男7岁即属此例。西医一般配服抗生素治疗肠系膜淋巴肿大。善持堂认为该病本虚标实,其治本当健脾补肾,其治标当化痰散结。淋巴结肿大为痰凝。半月后复诊,腹痛大为减轻;续服半月,腹痛基本不再。
学习了
学习
学习
学习
学习
经期止血为主,请问老师这位患者非经期子宫内膜增厚的问题是怎么治疗的?
非经期经过用仙鹤草,白芨,海螵蛸合补中益气汤二个月后,子宫内膜增厚比原来已经明显改善。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