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以经解经”释伤寒之第189条

2021.02.21 326阅读 评论数 13 40
 众所周知,我们研究伤寒的方法有很多,有从重点条文入手,有逐条解释,有从方证、药证反推……虽然研究方法不同,但是我始终认为熟读伤寒才是最重要的一步,以我个人的研究经验就是在边背诵边理解的同时,运用“以经解经”的方式研究伤寒,这种研究方法让我大受裨益,所以特向广大同仁作以介绍。


 “以经解经”的理论依据
  首先,我要说明一个重要概念,我用所谓“以经解经”的“经”只局限于《伤寒论》、《金匮要略》,脉证方面我只参考王叔和的《脉经》,药证方面则依托《神农本草经》,仅此而已,之所以这么定的原因是我要尽可能的遵守仲景的本意,用仲景自己说的话来解释自己的条文,而王叔和在整理伤寒的时候把自己《脉经》很多思想都加了进去,鉴于伤寒、金匮里很多涉及到脉法的条文都可能出自王叔和之手,所以我索性就把《脉经》当作研究伤寒脉证方面的重要理论依据,而至于药证方面,业内公认《神农本草经》的成书年代最接近伤寒,所以我也就顺其自然把它作为研究伤寒药证的理论支持,也许这里大家会问我为什么不把《黄帝内经》加入进去,而且张仲景也在自己的序里也提到了伤寒的一部分理论来自《素问》,而我之所以没有把《内经》作为研究伤寒的理论依据的原因是内经和伤寒完全是两种医疗体系,很多情况同样一个病名都不是一个意义,可以参考,但是绝对不能作为解释伤寒的绝对依据,比如伤寒的六经与内经的六经就有着本质的区别!
  “以经解经”研究方法举隅
  前几天我在跟一个同道探讨伤寒189条时产生了一些分歧,我在这里就索性拿这条来试着演示一下“以经解经”的研究方法!


  先让我们熟悉一下条文:189.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也。
  这个条文在阳明病篇,从篇幅上属于中等长度,不含方药,可以说是一个理论性的条文,也可以说它就是一个小病历。
  首先,我们先说什么是阳明中风,很难得也很幸运,仲景在接下来的条文就直截了当的告诉我们了:190.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乍眼一看,很简单的条文,提到阳明病,我们会首先想到180条: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这条又被称为阳明病提纲证的条文很简明的告诉我们阳明病就是胃家实,那什么是胃家实?胃在这里应该理解为胃肠,胃肠属腑,以通降为顺,应该是更虚更实,如果只是充实了就是不通,不通造成了积滞就成了阳明病,纵观阳明病篇其实都是在研究这个问题。而从190条我们被告知造成“胃家实”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中风,一种是中寒,这里要把中风、中寒区别于太阳表证的“中风”、“伤寒”,从中风能食,中寒不能食来解释,阳明中风的患者的消化功能得到了暂时的亢进,而中寒则反之,我形象的把这个现象理解为“热胀冷缩”,中风就是热胀,一个原本不大的气球被吹大了,胃也变大了,所以就多吃一点,而中寒就是冷缩,胃变小了,吃不下了。
 接着我们继续看条文,“口苦咽干”,说实话,我第一次看到这个条文马上想到的是263条: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而我也在很长的一段时间认为这条就是阳明和少阳合病,其实这里我们的误区在于见到口苦、咽干就一定是少阳吗?答案是否定的。首先,口苦代表身体热重,苦是火之味,咽干代表津液亏,这点参考83条: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就可以知道咽干说明的人体津液亏虚,那么口苦、咽干合在一起就只能提示出身体此时处于热盛津亏的一个状态,并不代表就是少阳证。


 让我们继续研究,见到“腹满而喘”,我们一定不能把它人为的拆分为“腹满”和“喘”,在这里的“而”是表示递进关系,正如34条葛根黄芩黄连汤的“喘而汗出”和35条麻黄汤的“无汗而喘”,这些都是一个用法,这里我联想到了一个相似条文,208条: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鞕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一法与桂枝汤),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这里同样是阳明病,也出现的“腹满而喘”,我们知道阳明病是胃家实,积滞不能去除,腑气不通就会出现腹满,而如果胃中积滞过多上顶胸隔就会造成的肺气郁闭造成呼吸困难,这种情况就类似于喘,联系生活实际,我们吃了一顿大餐后可能会出现叹气、呼吸困难的感觉,也是这个道理,这里腹满是因,喘是果,综上所述,我们就可以明确知道这里描述的症状完全符合阳明胃家实的特点。


 而我在金匮里发现这个条文:趺阳脉浮而数,浮即为气,数即消谷而大坚。这里的消谷似乎跟阳明中风的“能食”很像,但是不管怎么来说,同样是功能亢进,此时的脉数应该是符合症状的,问题来了,脉应该是见数呀,而后面的条文却反而说: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这八个字马上把我们之前的推论都推翻了,应该是热证,却反而见了寒证寒脉,似乎是不能理解的,不要慌张,让我们继续跟随仲景的脚步,首先我们看182条: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这条告诉我们的是病情在阳明的时候就不会出现恶寒的症状,而根据仲景脉法,脉浮主表,紧属于寒,结合发热恶寒说明这个症状并不是之前的阳明病热证造成的,反而是外来风寒之邪造成的,这么一解释就显得很通畅,阳明中风引发胃家实遇上了外感的风寒邪气,条文的最后提到了: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也。仲景治病有个原则就是表里相兼的时候,且未出现需要急下的情况,一般都要先解表,然后再攻里,亦或是表里兼顾,这里如果不顾表邪直接攻下,风寒之邪从表入里可能会直接损伤里阳(可参151条)造成太阴病,湿气不运则腹满,同时下法造成津亏的结果就是小便难。这样一条完整的189条就被完美的解释了。
 以上就是我运用“以经解经”的方法研究伤寒论条文的一个案例,通过“以经解经”能够做到把伤寒的每个看似独立条文尽量的联系起来,以点带面,编织出一张系统的知识网,这样理解伤寒起来似乎更全面。
  有不到之处尽请批评指正。(支持原创,留下您的赞)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李华歆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 郑强 资质认证

    可以好好

    2022-06-06 11:21 评论数 0 0
  • 卢斌 资质认证

    学习

    2022-05-03 06:08 评论数 0 0
  • 杨兆荣 资质认证

    经方值得研究

    2022-04-06 10:31 评论数 0 0
  • 马嘉 资质认证

    👍👍👍

    2022-03-22 07:13 评论数 0 0
  • 李超鹏 资质认证

    学习了

    2022-03-02 03:32 评论数 0 0
  • 王兴 资质认证

    看来以经解经这个方法我也要学学,然后再读伤寒,明确一些概念和定义,联想发挥,进行推理,可能有新的体悟

    2021-02-28 05:09 评论数 1 0
    1. 李华歆 资质认证 作者 回复    王兴

      是的,读熟了才能读懂

      2021-02-28 05:12 评论数 0 0
  • 张宇 资质认证

    这样理解原文,不仅是一种思路,也是一种能力,佩服

    2021-02-22 08:55 评论数 1 0
    1. 李华歆 资质认证 作者 回复    张宇

      过奖啦,可以看一下我的上一篇文章,经方三证思维

      2021-02-22 09:29 评论数 0 2
  • 谭海灯 资质认证

    结合临床,分析得很透彻,非常棒!

    2021-02-21 05:11 评论数 1 0
    1. 李华歆 资质认证 作者 回复    谭海灯

      过奖啦,老师

      2021-02-21 05:13 评论数 0 0
  • 李超鹏 资质认证

    伤寒论比较精炼,很多原文需要揣摩作者的意思,通过经文相互补充,可以了解相互意思,挺棒的

    2021-02-21 06:50 评论数 1 0
    1. 李华歆 资质认证 作者 回复    李超鹏

      ✌(̿▀̿ ̿Ĺ̯̿̿▀̿ ̿)✌

      2021-02-21 09:30 评论数 0 0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咳、哮、喘医案整理6 谢江强

    咳、哮、喘医案整理6医案18徐某,男,81岁。医案19朱某,女,7岁。配5剂,每剂两煎,每煎取药液100mL,以冰糖化服,每6小时服50mL。儿童感冒咳嗽,常少量配用,效果显著。医案20张某,女,74岁。故以百合固金汤加味,滋养肺肾,润金止咳。

  • 骨质疏松症防治 张宝华

    骨质疏松症可影响全身骨骼,但最常见于脊柱、髋部和手腕等部位。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 叶子黄了 陈鹏

    叶子黄了文/陈医生2023.12.14叶子黄了是生命的尽头的挣扎如同轮回每一片叶子都是一颗时空的胶囊也许曾经装满了希望可如今只剩下悲凉叶子黄了已功成身退/功德圆满我感激/我赞叹

  • 晓小半夏汤两味,姜夏一遇饮自消 张宝华

    概述小半夏汤出自《金匮要略》,主要用于治疗痰饮呕吐和胃寒呕吐等病症。功效与主治小半夏汤具有化痰止呕、散寒降逆的功效。注意事项与禁忌注意事项:1.小半夏汤的剂量和使用方法应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禁忌:1.对半夏或生姜过敏者禁用。

  • 黄芪桂枝五物汤 张宝华

    总之,黄芪桂枝五物汤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但使用时需注意个体差异和遵循医嘱。

  • 感冒如何自治 许春杰

    一般来说,感冒会有五个阶段,下面就具体说说这五个阶段都如何治疗。好,这就是感冒第二阶段,记住这个阶段一定要重视,一定要及时治疗,别傻傻的等七天感冒自己好,也别傻傻的只知道喝水,喝水不治感冒。

  • 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腹泻 夏耀飞

    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腹泻唐某某,女,58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甘峪口村,2023年9月27日初诊。

  • 心悸一证 于桂荣

    患者心悸一证是一个长期劳累导致的阴血不足,又因长期工作上的压力导致肝郁化火而灼阴血,而至心悸不宁,心烦失眠,心神失养,长时间的肝郁导致淤血阻脉而出现心悸以及胸痛、痛如针刺,肝郁导致脾虚,故大便不调。

  • 月经过少 张宝华

    况夫竞先后达于六次之多,纵沃如黑土,亦乏于恣意破损,是故经来日渐减少。

  • 我心中的独活寄生汤 张宝华

    独活寄生汤《备急千金要方》(唐•孙思邈)独活(三两)桑寄生(二两)杜仲(二两)牛膝(二两)人参(二两)茯苓(二两)甘草(二两)干地黄(二两)当归(二两)芍药(二两)川芎(二两)防风(二两)细辛(二两)秦艽(二两)桂心(二两)上十五味,㕮咀,以水一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