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小案几则
主诉:面颈部皮下出血1年余。
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脸部及颈部皮下出血,重时双上肢亦可见皮下出血,面部有灼热感。纳可,入睡困难,吃凉容易腹泻,二便正常。检查血常规,血小板均正常。舌质淡,苔白厚腻,脉涩,给予处方侧柏叶汤。
干姜15g 侧伯叶15g 艾叶10g 10付
二诊:服用上药三付后皮肤紫斑明显减轻,仍有面部灼热,入睡困难,需服用安眠药才可入睡,怕冷。手足凉,舌质红,苔白厚腻,脉涩。原方加清半夏12g 15付
三诊:已无皮下出血,舌红苔白厚,脉沉。上方续服15付
案二:袁某,女,47岁,
初诊主诉:晨起眼郁肿4月余。患者面目虚浮,双眼肿,下肢肿,纳可,大小便可,平素怕冷。舌质淡红苔白水润脉涩。
处方:茯苓泽泻汤:
茯苓30g 泽泻20g 桂枝15g 生白术15g 炙甘草10g 生姜8片切为引
七副,水煎服,分三次饭后温服。
二诊:患者服药后效佳,眼郁肿消失,下肢水肿好转,纳可,大小便可。舌质淡红苔白水润脉涩。
效不更方,守上方续服一周。
三诊:患者服药后眼郁肿消失,下肢肿消失,纳可,大小便可。舌质淡红苔白水润脉涩。
上方加半夏20g ,以加强化湿之力,续服10副巩固疗效。<素问·经脉别论篇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入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
从上面的条文可以看到水液代谢需要我们人体整体协调,各司其职,才能保证水道通畅。任何一个地方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水液的代谢。
该患者面黄虚浮,眼睑水肿,舌质淡红苔白水润有齿痕,怕冷。此脾阳虚之象,脾主运化,中央土以灌四旁,主运化水液,脾阳虚弱,水湿不化,泛溢肌肤,故而出现眼睑肿,湿性趋下,则表现为下肢水肿。故选用茯苓泽泻汤,健脾温阳化湿。茯苓泽泻汤出自《金匮要略》:"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茯苓泽泻汤主之。"因水饮内停导致呕吐,用茯苓泽泻汤温阳化饮,饮去则吐可止。
案三:郭某 男 6岁
主诉:磨牙月余。
患儿平素反复磨牙,时腹痛, 5个月前因在我处治疗咳嗽,磨牙亦好转。近日又出现磨牙,观之前所开处方,为柴胡桂枝加加减,故仍处以小柴胡加麦芽、内金等消积化食,服药十余天,患儿仍有磨牙,有痰,喜挤眼,观患儿面色黄,体瘦,纳食可,大便1 次/ 天,小便可,舌质淡红苔白脉滑。此为脾虚有积,一味消导,而不健脾,恐难速已。故处方外台《茯苓饮》,健脾消积。
茯苓15g 党参 15g 白术15g 炒枳实 10g
陈皮12g 生姜5片为引。
5 付,日一付,分两次饭后温服
二诊:患者服药后磨牙、挤眼明显减轻,时腹痛,干咳。纳食可,大便1次/ 天,小便可。
舌质淡红苔白脉滑。
守方续服10付。后随访磨牙消失。
按语:《外台》茯苓饮出自《金匮要略》附方:治心胸中有停痰宿水,自吐出水后,心胸间虚气,满不能食,消痰气,令能食。
茯苓 人参 白术各三两 枳实二两 橘皮二两半 生姜四两 上六味,水六升,煮取一升八合,分温三服,如人行八九里进之。从上面的条文可以看出,病人宿有痰饮,吐出水后,脾喜燥恶湿,出现了心胸间虚气,闷不能食,因此要健脾化饮消痰气,恢复脾胃的功能。原方用人参茯苓白术健脾气,枳实陈皮生姜健胃祛痰。从药物用量来看,人参白术茯苓各用三两,所以本方重在健脾补虚为主,辅以化痰消食,用于胃虚停食停饮所致的胃胀、打嗝、胃疼等等,确有佳效。脾胃为后天之本,对人体至关重要,脾胃功能失调,出现胃胀纳差等症状时,不可一味理气消导,理气则耗气,如半夏泻心汤,小柴胡汤等,重在调理脾胃之气机,而外台《茯苓饮》更重于健脾胃之气。"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临证之时,切莫犯虚虚实实之戒!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闲词其一 张宝华
危楼昨夜又西风,落叶知多少。春蝉丝网好过冬,人已四十上老下有小。浊酒清月相顾,悠悠秋千索支影。身客梦里谁为主?山水程程惟天地容平。甲辰年壬申月乙丑日张宝华于客居。 -
温故而知新——温经汤再笔 张宝华
遂曰“当以温经汤主之。”历千年,温经汤一直为临床调理月经有效之方剂,实广大妇女之福祉耳。日汉方者,若大塚敬节、史数道明者,曾以温经汤疗女性手掌皲裂甚效,故而美其名“美手汤”。其认为温经汤能调经,可美容,为中药之“雌激素”。 -
也曾悟我 张宝华
华驹嬉我,不惑四十,潘鬓希希,升东山之赤子,行将天命之躯,秋水殷殷兮,孟春冰融。圣梦无凤兮,慨时命难违,糅淬水火兮,不怨天,不由人。圣贤寂寞,饮者留名,春花畔,秋月旁,歌舞楼榭,燕雁飞去复还,今夜酒醒何处,五蕴和合非我。 -
经方实验录之考前综合征 张宝华
张某某,女,17岁。本案驹子便是其中之一也,压力山大纷至沓来,区区少女何以为解,纵观脉证,皆是木土失合所致,肝郁化热,脾虚生湿。 -
针刺偏头痛选穴思路及体会 王健
仔细询问,患者因去年春节期间丈夫突然脑梗去世,后出现左侧头部疼痛,伴失眠。患者侧头痛,属少阳,因丈夫突发离世,悲伤,思虑,故使肝气郁结,头部经脉不通,不通则痛。疼痛局部、输穴用泻法,余用补发,留针30分钟,期间行针一次。 -
天坑 陈鹏
天坑文/陈鹏医生2024.3.29时间他挂在了树梢幽深的古遂道里钟乳石在静静望着你一年万眼百里烟霞附近几乎不生草苍凉的如同你的心不得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那是大地半睁开的眼睛就这样痴情地仰望星空我也曾这样痴痴望着你昔日王质伐木未归我心也停滞不前你的灵魂渐行 -
《伤寒论》经方之男人的“痛” 郭文龙
丁某,男,35岁。随年龄增长上述症状逐渐加重,伴性生活后少腹胀痛,同时勃起障碍2年余。病情出现反复,复诊嘱其服药期间禁欲。《伤寒论》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 -
盗汗怎么处理 谢江强
汗证多属虚证,自汗以气虚、阳虚为主;盗汗以阴虚、血虚为主。自汗、盗汗以腠理不固、津液外泄为共同病变,治疗当以固护卫外功能为主,补虚是其基本治疗原则。 -
进补用膏方心得 谢江强
、进补用膏方过去是“吃饱求生存”,如今是“吃好求安康”,只有健康的体魄,才有强壮的身体,身体虚弱,当补益气血阴阳。必要时可在祛邪药中加入补益之品,以达到扶正祛邪、攻补兼施的目的,待外邪祛除、恢复健康后再用膏方调理。 -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调理 谢江强
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小儿常见的疾病,不同年龄的儿童诊断标准不同。中医认为,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大多是由于先天小儿体内正气不足,在脏腑中以肺、脾、肾三脏不足为主。治疗上若在急性呼吸道感染发作期间,应按不同的病症及时给予对症治疗。
最新文章
-
经方加减治愈“感冒后咳嗽1周”案 宗琪
患者:王某某性别:女年龄:9岁初诊日期:2023年11月15日主诉:感冒后咳嗽1周。
-
除烦去躁,先养心神 谢江强
近两周,翟先生工作略有忙碌,心慌胸闷的感觉也越来越频繁,这让他越来越容易紧张、不知所措。
-
头疼咳黄痰案 李高勤
2023年11月就诊[主诉]:感冒后头疼,眼眶疼,咽喉疼1周。咳嗽咳痰,咳黄痰,咳不出,小便黄,大便2天未上。可以考虑用苇茎汤,清肺化痰。
-
【李绍武医案医话】中医再除顽疾 治愈4例瘿瘤病 李绍武
余以中医辨证论治4例甲亢治愈后甲状腺腺体肿大病例,皆获得临床治愈。目前黄女士、梁女士、冯女士仍然接受后续诊疗。中医认为瘿瘤的病机多是因机体出现气滞、血瘀、痰凝等致病因素所致,病位主要涉及肝、脾两脏。
-
杂谈 曹雪盼
近段时间的治疗多以舌诊为主脏腑辨证结合六经辨证自拟方剂不拘各家之方效果参差不齐但自乐在其中。
-
厚朴麻黄汤 李华歆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厚朴麻黄汤厚朴五两麻黄四两石膏如鸡子大杏仁半升半夏半升干姜二两细辛二两小麦一升五味子半升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小麦熟,去滓,内诸药,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
喑哑 张宝华
张某某,女56岁。
-
一味麦芽,催乳回奶两相 谢江强
一味麦芽,催乳回奶两相宜惊蛰过后的一日上午,患者小徐走进我的诊室。小徐说她还坚持母乳喂养,毕竟对孩子有好处,但是母乳好像不够吃。小徐吃了一个月的膏药后,脾气也缓和了,腹胀也消失了,奶水也充足了,没事的时候她自己还会做做瑜伽,身材也渐渐恢复了。
-
经典方辨证论治病例2则 姚金虎
主要症状口干口苦,双侧颈部肌肉僵硬疼痛,予以龙胆泻肝汤原方,服用4付后觉头晕头胀明显改善,血压也正常了。
-
杂病诊治(二十八)头痛,自汗,高血压等 张宝华
乔某某,女,69岁。右侧头痛数月,以太阳穴部位为著,且此部位易汗出,汗出范围在太阳穴、耳后,枕部周围。
每一个病案,无论大小,都是我们一生的劳动成果,当然也是我们的经验教训
👍👍👍
学习了
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