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卢扶阳医学医案第11篇:脘痞纳呆

2025.09.25 1阅读 评论数 0 2
患者一般情况和诊疗过程

冯某某,男,49岁,企业高管。2024年10月22日初诊。主诉:脘腹痞满、纳呆食少伴体倦3年,加重2月。患者长期工作压力大,饮食不规律,近3年来脘腹胀满,食欲不振,食后痞闷,伴有体倦乏力、四肢沉重、大便时溏时结、夜寐多梦。近2月症状加重,虽感饥饿却纳食无味,口中黏腻。曾服健脾消食、清热化湿中药未效。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厚腻,脉象:右关沉缓滞,尺沉细;左寸细弱,关弦细,尺沉而无力。

辨证分析与立法

四诊合参,此属太阴失运,湿浊中阻。患者太阴脾运失健(右关沉缓滞),湿浊内蕴,升降失司;虽未见明显寒象,然脾运久怠,气化不及,已有阳用不足之渐。郑卢医学重视“阳化气,阴成形”,此案关键在于运化失权,清浊混淆。治当温运中宫,化浊醒脾。遵循“祛邪、建中、填精”次第,首诊化湿运中;次诊温运醒脾;三诊建中益气;四诊调燮阴阳;末诊巩固根本。

处方与调护

初诊(2024-10-22)

立法:化湿浊,运中州。

处方:桂枝法加减

桂枝尖20g,苍术18g,厚朴12g,炙甘草10g,生姜45g,西砂仁15g(后下),茯苓20g,陈皮15g,生麦芽30g。3剂。

服药后脘痞稍减,苔腻略化。脉象:右关滞象稍缓。

二诊(2024-10-26)

脉象:右关仍缓滞,尺沉细。

立法:温运醒脾,升清降浊。

处方:桂枝综合法加减

桂枝尖25g,苍术15g,西砂仁15g(后下),炙甘草10g,干姜20g,白豆蔻12g(后下),茯苓20g,生麦芽30g,荷叶10g。4剂。

服药后食欲渐启,脘胀减轻,肢体沉重感稍减。

三诊(2024-10-31)

脉象:右关转缓,稍有神。

立法:建中益气,扶土荣木。

处方:附子理中法轻剂加减

制附片30g(先煎),党参18g,炒白术15g,干姜15g,炙甘草10g,西砂仁12g(后下),茯苓20g,生麦芽30g。4剂。

服药后食量增,大便渐调,精神转佳。

四诊(2024-11-05)

脉象:六脉渐调,尺部稍起。

立法:调燮阴阳,益火生土。

处方:扶阳运中法加减

制附片25g(先煎),党参15g,炒白术15g,西砂仁12g(后下),茯苓15g,炙甘草8g,生姜30g,生麦芽20g。5剂。

服药后纳谷香,脘腹舒,体倦大为改善。

五诊(2024-11-12)

脉象:六脉调和,从容和缓。

立法:巩固根本,健脾助运。

处方:扶阳巩固方

制附片20g(先煎),党参15g,炒白术15g,茯苓15g,炙甘草6g,生姜25g。7剂,隔日1剂。

患者实际感受:患者表示:“服药后最明显的感觉是腹部变得轻松,有了食欲,吃饭香甜。身体不再那么沉重乏力,精神状态好了很多,工作效率也提高了。”

体会

本案体现了郑卢扶阳医学 “阳主运化” 的思想。患者虽未见典型虚寒外象,然脉右关沉缓滞,提示太阴运化不及,阳用已怠。首诊桂枝法化湿运中,旨在祛邪建中;次诊加强温运醒脾;三诊轻投附子理中,扶土荣木;四诊调燮阴阳;末诊巩固根本。全案未刻意温阳,而着眼于“运”与“化”,使阳用复常,脾运得健,诸症自除。郑卢医学治病,重在凭脉辨证,把握气化枢纽,此案可为佐证。

(医案撰写:郑卢扶阳医学传承人杨允执)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杨医生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中医治疗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的临床应用体会 崔国宁

    四、临床应用体会在临床应用中,中医治疗多发性神经纤维瘤注重整体调节和个体化治疗。

  • 国医大师李佃贵浊毒论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 高帆

    国医大师李佃贵教授提出的“浊毒论”,是中医理论在现代临床中的重要创新与发展。以下将探讨浊毒论在中医临床中的具体应用。浊毒论在中医临床中的辨证施治浊毒论强调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个体化治疗。未来,随着研究的深入,浊毒论在临床中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 伤寒论第九十一条(一) 张宝华

    九十一条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九十一条就是承着这一条,说“汗下先后”的问题。前面咱们先生早就说的够清楚不过了,太阳伤寒得发汗,就没有下之法嘛,所以九十条说“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

  • 伤寒论第七十一条(五) 张宝华

    《金匮要略》上有猪苓散,由猪苓、茯苓、白术这三味药组成,方名叫猪苓散。这个倒也能解渴,但它不是五苓散。泽泻这味药利尿作用也挺强的,《本经》上说它味甘寒,主风寒湿痹,乳难,消水,养五脏,益气力,肥健。

  • 伤寒论第七十一条(二) 张宝华

    水下去后这个干的胃不就得到滋养了嘛!那么这个胃已经干了,人得自救呀!这个“少少与饮之”可不要小觑了,这个很关键的。要是没个度,一个劲地猛喝,非坏不可,那人会喘的。像这种情况他向上的概率大,向上他就会恶心啦!

  • 经方实验录之子宫肌瘤 张宝华

    患者素来无恙,一年之中感冒亦少见,近两月来领来有血块,小腹凉感,遂入某医院检查,彩超示子宫肌瘤。患者本无不适之感,药后色脉观之,其效已显,肌瘤者,有形之物也,其来也渐,其消亦缓,纵方药对证亦不能一蹴而就,宜尺子以恒,缓缓图之方不失其道,再议首诊方。

  • 闲诗其三 张宝华

    清风予我览山河,悠然低首梦是昨。半江渭渭半江泾,月朗星稀移时觉。甲辰年壬申月丙寅日张宝华于药所。

  • 孩子肺气虚、肾气不足会出现哪些问题? 谢江强

    孩子肺气虚、肾气不足会出现哪些问题a.睡眠不安稳,不好好吃饭这个孩子的家长说,孩子马上就要4岁了,总是反复长霰粒肿,晚上不睡觉,爱踢被子,有时候还会说梦话,吃饭也不好好吃。当脾胃有积滞,气被堵住了,身体的气机循环不起来了,就会出现问题。

  • 中医临床治疗胆结石用药经验 崔国宁

    **六、注意事项**1.中药治疗胆结石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用药。综上所述,中医在治疗胆结石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辨证论治,合理选用中药和方剂,并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加减,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

  • 寒温之争 李华歆

    小编今天想通过一则医案为大家讲一讲所谓的“寒温”之争!这样再一看你会发现其实患者的病还是那个“病”,理论还是运用了“伤寒”的道理,而药却比伤寒更加拓展,所以“寒温”之争本不应该,大家都是师出同门,本应该互相学习,相煎何太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