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第一百一十九条(一)

2025.06.06 0阅读 评论数 0 0
一百一十九 太阳伤寒者,加温针必惊也。

这条他说“太阳伤寒者,加温针必惊也”,这里用个“必”字。前面的一百一十二条说“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他这是“必惊狂”。这个伤寒脉浮,就是表不解,和这个“太阳伤寒者”是一样的。凡是无汗的伤寒的证候,就是太阳伤寒。温针就是烧针,太阳伤寒如果用温针,这个烧针能迫使大汗出,那个汗要是出得厉害了就会亡阳,汗多则亡阳,亡阳就是亡津液了,那一定是要发惊狂的。前面说过这个惊狂,夺津液就是夺血液,血虚不能养心,心虚则惊;由于大汗出而导致气上冲,气上冲则不但热往上冲,也导致水往上来,影响脑系,也使得人发惊。发惊狂就是这么个缘故。那么这个一百一十九条不只是血液在心脏而出了问题,而是由于大汗出而气上冲得厉害,气上冲,表又不解,冲气夹热影响脑系而作惊。总之是脑系的关系。伤寒证加温针是必发惊的。

那么这是什么缘故呢?前面他说太阳中风用火针不惊狂。太阳中风本来是津液虚,能够造成“焦骨伤筋、血难复也”,第一百一十六条就这么说的。太阳中风火后导致焦骨伤筋、血难复,而不造成惊狂。一百一十条说“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这个不得了,能致人死,他说“小便利者,其人可治”。言外之意,若小便不利,津液虚竭到家了,这人可以死亡的,也就是说到这个程度上是治不了的了。

那么咱们前后系统的看,伤寒用温针亡阳而造成惊狂,心脏会受到影响,但主要还是影响到了脑系。像这个惊狂都是神志方面的问题,咱们《内经》说心主藏神、心主神志,这方面都归属于心,那么现代医学就不这么说了,是在脑上,这个肯定与大脑有关系都。那有人就说咱们中医不科学了,明明是大脑的事,却放心脏上去,这不科学,总之吧,这个问题也是复杂,你看中西翻译这个心,就成心脏,这就是个问题,那西医中的心脏就是个泵血的器官,哪像咱们中医的心那么丰富呢,咱们不仅说心主血脉,心还藏神,主神志,这是个系统,心系,拿局部解剖来定位这个事本身就是错误的,只是对了一部分嘛。你像王清任,他是清代的医家,他呢爱专研,就去乱坟岗找过世的人作解剖,也不知他解剖了多少大人小孩的尸体,最终得出一个结论,心脑共主神志,这就是咱们中医的发展嘛!可别只认为王清任只有那几个逐瘀汤,他对中医在这个方面贡献更大的。因此咱们在遇到抬杠这方面的,咱们中医也是有依据的。而且我们的认知更全面。话说回来,要是血液受伤明显而影响心脏上来看,太阳中风影响得更加厉害,你看太阳中风各节没有这个情况,都不说惊狂。这个脑系惊狂只说太阳伤寒,因为太阳伤寒为表实,实以虚治,用温针的治法,使大汗亡阳,气上冲得厉害,实热也重,所以容易波及头脑,脑系惊狂这方面的问题多。与心脏肯定也有关系的,血脉通于心嘛,血液虚影响心气自然也出现这种情况。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张宝华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颈椎病(肝肾亏虚型)医案 吴春水

    同时告知患者可适当进行一些如太极拳、八段锦等较为舒缓的运动,以增强体质,防止颈椎病复发。

  • 通魄汤治疗便秘案 高颖

    二诊时,遂处以吴雄志通魄汤枳实30生白术50升麻6川牛膝30瓜蒌仁30白芍30肉苁蓉30三剂,水煎服,每日一剂。不论是王自立运脾汤,或是吴雄志通魄汤,均重用枳实,白术,健脾运脾之中,又能导气下行,对于脾虚不运的便秘,乃对症之品。肛门亦称为魄门,故本方称之为

  • 生脉散的临床用药经验分享 崔国宁

    生脉散在其中可起到益气养阴、敛汗安神的作用,有助于缓解心慌、多汗等不适,调节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功能,配合夏枯草、浙贝母等治疗甲亢的药物,能更好地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伤寒论第九十七条(二) 张宝华

    “正邪分争,往来寒热”,那么正邪交战之地就在胁下。那么正邪分争于胁下,争时,一阵儿冷一阵儿热,不争时就不见往来寒热。热激水饮,水饮动撞于上,人要呕得,“邪高痛下,故使呕也”。无论在表也好,在半表半里也罢,只要治疗得当相应,都能使这个病逐步减轻。

  • 伤寒论第九十条(一) 张宝华

    九十条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若先发汗,治不为逆。如果把“下”改成“温”,则为探讨“汗、下、温”三法治疗的次第问题。根据前面讲的,这段先生为了阐释这个汗、下治病的先后次第及所宜。这都是依据治疗疾病的实质所需,它有宜汗的,有宜下的。

  • 伤寒论第八十二条(二) 张宝华

    真武汤也是利小便的方药,它利于阴虚证,这条就是阴证之中的虚证。这条的真武汤就是小便不利,里有停水,误发汗,遂虚而入阴寒,这样的一个阴证中的虚证。真武汤方中有茯苓、芍药、生姜、白术、附子这几味药。用芍药来治腹痛,中虚有寒腹挛急,用芍药能治。

  • 下乡病例:腰痛,口苦 马亮

    2024/11昨日腰痛的病人来复诊,说是好多了,继续来治疗。张书册,男,71岁,主诉:腰痛2年余,加重1周。腰痛病,下焦,与督脉、太阳经相关。另一男性病人,60余岁,口苦、口干明显2周,在白家村卫生室开了药,是龙胆泻肝片,但是吃了无效。患者症状典型,疗效可

  • 中医治疗痰核用药经验总结 崔国宁

    中医对痰核的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以下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用药经验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总之,中医治疗痰核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优势。

  • 伤寒论七十三条(一) 张宝华

    七十二条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他这个本来是无汗的伤寒证,经过发汗现“汗出而渴者”,也就是表不解而烦渴这个症候,这都是一脉相承下来的,就是有小便不利嘛,所以还得用这个五苓散来治,“五苓散主之”嘛。

  • 伤寒论第六十九条(一) 张宝华

    六十九条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咱们先看看这个第三百八十五条,这是霍乱篇的一条,这一篇是辨霍乱病脉证并治,就针对这个霍乱展开的,他说“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亡血也,四逆加人参汤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