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内伤咳嗽的病因病机和病理因素

2022.04.26 1013阅读 评论数 2 14

病因病机:肺脏自病,或他脏有病及肺,导致肺失宣肃,肺气上逆。

病位在肺,与肝、脾、肾密切相关。

1.肺脏自病:肺主气,司呼吸,上连气道喉咙,开窍于鼻,外合皮毛,为五脏六腑之华盖,其气贯百脉而通他脏。由于肺体清虚,不耐寒热,故称娇脏。内外之邪侵袭后易于为病,病则宣肃失司,以致肺气上逆冲击声门而为咳嗽。

2.他脏有病及肺:

《素问·咳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2.1饮食不节,嗜酒过度,过食辛辣肥甘,或过度劳倦,损伤脾胃。脾主运化,脾为肺之母,“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若脾运不健,痰浊内生,上渍犯肺,则肺失清肃,上逆为咳。

2.2肝主疏泄,喜条达恶抑郁,七情内伤,气机不畅,导致肝郁化火。“肝脉布两胁上注于肺”。木火偏旺,金不制木,木反侮金,则气火上逆犯肺而咳。

2.3“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呼气,肾主纳气,若房劳过度,损伤肾阴则虚火上炎,损伤肾阳则阳虚内寒。肾的纳气功能失司,则影响肺的宣肃功能。若久咳肺虚,金不生水,肺病及肾,肺肾俱虚,气逆为咳为喘。

病势:既可由肺及脾肾,又可由脾肾及肺。

病机转化:虚实寒热的转化。内伤有痰有火,痰有寒热之别,火有虚实之分,痰郁而化火,火炼液灼津为痰。

由他脏及肺者,多为因实致虚,如肝火犯肺,炼液为痰,耗伤肺津。痰湿犯肺,多由脾失健运,聚湿酿痰,上贮于肺。若久延不愈,可致肺脾气虚,甚则病延及肾,由咳致喘。如痰湿蕴肺,遇外感引触,痰从热化,痰热郁久,又可耗伤肺阴。

肺脏自病者,多为因虚致实,若肺阴不足,每致虚火上炎,灼津为痰,肺气亏虚,气不化津,则津化为饮。

内伤咳嗽,发病多缓慢,病机虚实夹杂,颇为复杂。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王贝贝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抵抗力下降医案整理 谢江强

    医案140曾某,女,23岁。火降则气生,气生则阳气足,阳气温煦机体,则冬季无畏寒怕冷。医案141朱某,女,80岁。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

  • 颈椎病的膏方调理心得 谢江强

    以上这些由于颈椎病而引起的心血管损害,统称为“颈心综合征”。颈心综合征常易被误诊为冠心病。但颈心综合征的心绞痛与冠心病中的心绞痛是有区别的。颈椎病可发于任何年龄,以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为多。

  • 少阳阳明合病伤阴证病例诊疗分享 郭文龙

    现病史:患者1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胁肋部胀满不适,逐渐加重。少阳阳明合病火热伤阴,津液亏虚出现自觉发热,两颧潮红,小便少色黄。舌红苔黄腻是阳明证的象,脉细数是阴虚证的象。此病例分享与同僚们共同学习讨论,并批评指正,感谢

  • 帕金森 潘洪波

    古今医家多认为帕金森病的病位主要在肝肾。因此,肾阳亏虚,肾精失和,无以发挥生髓之功,骨髓、脑髓失养,进而出现帕金森病的临床症状。故肝血不足无力温养于筋,皆可使筋拘搐挛,从而出现帕金森病的相关症状。

  • 泄泻、便秘、肠风医案整理1 谢江强

    泄泻、便秘、肠风医案整理1泄泻、便秘、肠风医案63周某,女,53岁。复诊诉,服药一半病瘳。理、法、方、药一线贯穿,故药服两剂病瘳。医案64唐某,女,65岁。现病史:大便溏而排便不爽3年,排便1天3次。

  • 真武汤 李华歆

    今天利用午休时间,好好为大家掰一掰“真武汤”!此时仲景告诉你用“真武汤”来补救……所以温阳化饮制水的“真武汤”就形成了!

  • 经方治疗感冒后全身不自主痉挛一例。 袁振兴

    李某某,女82岁。一周前感冒,后出现乏力,纳差,眠差,近两天出现不自主全身痉挛,阵发性。病人不愿麻烦子女,拒绝住院治疗,考虑到这种外感后出现的西医也检查不出什么问题来,就门诊用中药治疗了。

  • 胃痛、痞证、嘈杂、泛酸、噎膈医案整理5 谢江强

    胃痛、痞证、嘈杂、泛酸、噎膈医案整理5医案48王某,女,63岁。主诉:胃痛吐酸3个月。医案49冯某,女,28岁。现病史:患者7年来胃脘胀痛间歇发作,得食可减,嗳气不泛酸,大便调,多梦。方中木香、陈皮、檀香理气疏肝解郁,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理气健胃。

  • 经方实验录 张宝华

    此乃厥阴病,气血不足,寒热错杂兼血淤,重用吴茱萸破阴寒,他药扶正祛邪襄助之。桂枝10克、茯苓10克、赤芍10克、桃仁10克、牡丹皮10克、吴茱萸15克、人参10克、干姜10克、大枣10克、半夏15克、黄芩10克、炙甘草10克五剂,日一剂,水煎服。

  • 发热伴咳嗽咽痛乏力汗出4天案 宗琪

    患者:刘某某性别:男年龄:24岁初诊日期:2023年12月6日主诉:发热伴咳嗽、咳痰、咽痛4天。《伤寒论》63条: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伤寒论》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