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饮案一则

2025.09.24 621阅读 评论数 2 2

主诉:自汗、气短、口干伴腰困、眼睛干、乏力等症月余。
现病史:患者近1月来,常自汗出,动则尤甚,且感气短,似气不得续;口干但不欲多饮,腰际酸楚困重,双眼干涩不适,全身乏力,精神萎靡。食欲欠佳,进食量少,夜寐欠安,睡眠质量差。同时伴有耳鸣,时轻时重,偶有头晕之感,小便量少。
舌脉:舌体胖大,边有明显齿痕,舌苔白而滑腻,脉濡缓。
病机分析:观患者舌胖大、有齿痕、苔白滑腻,此为水湿内停之征。水湿困脾,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不足,且水湿阻碍气机,故见气短、乏力、食欲不佳;水湿上泛,清窍失养,故致口干、眼睛干、耳鸣、头晕;水湿下注,阻滞腰府及膀胱气化,遂有腰困、小便少;水湿不化,阳气被遏,不能固护肌表,发为自汗。综合而言,此乃水湿内盛,困阻中、下二焦,兼及肌表,气机不畅,清阳不升,津液布散失常之证。
治则:燥湿运脾,利水渗湿,兼以益卫固表。
处方:
半夏9g、陈皮15g、茯苓30g、甘草6g
苍术9g、厚朴9g、防己15g、黄芪15g
桂枝8g、泽泻30g、白术15g、猪苓15g
麻黄8g、杏仁10g
七剂,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分服。

方解:方中半夏、陈皮、苍术、厚朴为二陈平胃散之意,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苍术燥湿运脾、祛风散寒,厚朴燥湿消痰、下气除满,共奏燥湿运脾、畅利中焦之功,以绝水湿生成之源;桂枝、泽泻、白术、猪苓乃五苓散之核心配伍,桂枝通阳化气,泽泻、猪苓利水渗湿,白术健脾燥湿,合力去下焦水邪,使水湿从小便而去;防己、黄芪组成防己黄芪汤,防己祛风行水,黄芪益气固表、行水消肿,可去肌表水湿邪气,且黄芪能补一身之气,助卫气固表止汗;麻黄、杏仁宣肺平喘,肺主一身之气,宣肺可助气机调畅,且肺为水之上源,宣肺有助于水液代谢。诸药合用,共奏燥湿运脾、利水渗湿、益卫固表之效。

方解
 
方中半夏、陈皮、苍术、厚朴,是二陈汤与平胃散的核心配伍。二陈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主治湿痰证,症见咳嗽痰多,色白易咯,恶心呕吐,胸膈痞闷,肢体困重等;平胃散亦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主治湿滞脾胃证,症见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恶心呕吐,嗳气吞酸,肢体沉重等。二者合用,共奏燥湿运脾、畅利中焦之功,可杜绝水湿生成之源。
 
桂枝、泽泻、白术、猪苓为五苓散的组方,五苓散出自《伤寒论》,主治蓄水证,症见小便不利,头痛微热,烦渴欲饮,甚则水入即吐;或痰饮,脐下动悸,吐涎沫而头眩;或水湿内停所致的水肿,泄泻等,能起到去下焦水邪,使水湿从小便排出的作用。
 
防己、黄芪组成防己黄芪汤,该方出自《金匮要略》,主治表虚不固之风水或风湿证,症见汗出恶风,身重微肿,或肢节疼痛,小便不利等,可去肌表水湿邪气,且黄芪能补一身之气,助卫气固表止汗。
 
麻黄、杏仁可宣肺平喘,肺主一身之气,宣肺有助于气机调畅,同时肺为水之上源,宣肺也利于水液代谢。诸药合用,共达燥湿运脾、利水渗湿、益卫固表之效。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高颖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伤寒第23条 李华歆

    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 小柴胡汤加减治肺癌临床治验实录 陈锦辉

    结合其病史和症状,认为应以少阳病为主,并选用小柴胡汤作为治疗基础方进行加减治疗。上述该例患者多次诊查中,经过持续的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患者症状有所改善。综上所述,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肺癌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和实践意义。

  • 伤寒论第八十一条 张宝华

    八十一条凡用栀子汤,“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病人旧微溏”,他有老毛病,平常就大便溏泄,且是经常性的,“旧”嘛,不是新得的,这样的都是久寒啦!久寒,栀子万万用不得。这一条简单,简单之中有深意,大家可以揣摩揣摩先生的心意。

  • 伤寒论第七十四条 张宝华

    七十四条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水逆依然是五苓散证的继续,自然还得用五苓散。

  • 《梅蓉一日游》 陈鹏

    《梅蓉一日游》文/陈医生良田数顷绕山藏,稻桂飘香梅蓉乡。春水流东消爱恨,熟人结账热心肠。

  • 脑出血后遗症的精细化治疗 崔乐

    曾急就诊于当地区人民医院,诊断"脑出血",给予外科开颅手术治疗后好转出院。最后,也是脑出血后遗症的普遍性治疗,即针灸配合康复功能锻炼治疗。

  •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治疗湿疹治验案 吴春水

    采用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进行加减治疗。患者服用四剂后,湿疹渗出减少,瘙痒减轻。又因有表邪未解,故用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方中麻黄、杏仁、生姜宣肺解连翘使在表之邪从外而解;连翘、赤小豆、桑白皮清热利湿;生甘草调苦参药;大枣顾护胃气。

  • 3剂中药治愈“感冒后咳喘胸闷乏力”案 宗琪

    现病史:患者既往感冒后咳嗽病史20余年。近1周来感冒后咳嗽迟迟不愈,有痰不易咳,喜吭嗓,伴胸闷、乏力,口中异味,口黏,后背凉,一凉即咳,舌质略暗,苔偏厚腻,边液线,舌中裂,左脉:沉缓有力,右脉:沉偏无力。

  • 经方实验录之杂症 张宝华

    某成年女性患者。刻下偶尔口渴,口苦,口干;视物模糊;心烦;睡觉打呼噜;精神疲倦;面部晦暗,黄褐斑,黑眼圈;烦躁;月经周期正常;周期4-5天;经色暗,有血块,量少;芒果过敏,既往有乳腺增生,子宫肌瘤,过敏性鼻炎等病病史。

  • "火郁发之"浅谈 陈虹

    火郁发之,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火郁,是指热邪伏于体内;发,是因势利导、发泄之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有曰,“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然调其气。过者折之,以其畏也,所谓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