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之大黄附子汤
主诉:右侧胁肋部疼痛1月余 。
现病史:患者1月前活动过程中出现右侧斜肋部疼痛,初起疼痛可忍受。夜间疼痛逐渐加重 ,起床、翻身等动作会出现抽痛,活动受限。伴有动则汗出,头汗多;胃反酸,怕食凉。饮纳可,夜寐可,小便少色黄,大便干燥 (自服香丹清),三四日一行。唇舌色紫暗,舌淡白苔薄黄。脉沉弦。
中医诊断:胁痛---寒凝血瘀证
中医治法:散寒活血止痛
治疗方药:大黄附子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
具体方药如下:
酒大黄10g(后下)淡附片15g(先煎)细辛10g,伸筋草20g,木瓜30g,甘草10g ,地黄20g,桃仁10g,杏仁10g,枳实10g,赤芍15g,柴胡10g,川芎10g,桔梗10g,牛膝10g
5剂 水煎服
辩证分析:患者右侧胁肋部疼痛,根据《金匮要略》描述胁下偏痛,此为寒也;患者夜间疼痛较重,唇舌色紫暗,结合舌、脉象,诊断为寒凝血瘀症 。遂用大黄附子汤以温里散寒,通络止痛;血府逐瘀汤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加伸筋草、木瓜以柔筋活络之功。
疗效分析:5剂后疼痛明显减轻,自汗出明显减少,大便干好转 。遂原方再进5剂,诸证已愈。
《金匮要略》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
本医案为个例,不作为治疗参考依据。分享给大家共同学习讨论一下,感谢大家!!!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郑卢扶阳医学医案第14篇:虚寒郁滞证(太阴少阴合病) 杨医生
辨证分析与立法四诊合参,此乃虚寒郁滞证。郑卢医学强调"阳主运化",此案根本在于脾肾阳虚,寒凝气滞。"体会本案体现了郑卢扶阳医学"阳运四旁,火暖中土"的理论思想。郑卢医学治脘腹胀满,重在辨清阴阳,阳虚寒凝必温阳化气,使火生土旺,则胀满自除。 -
小儿尿的常与异如何分界 谢江强
对于小儿排尿,家长往往疏于关注,而小儿的排尿却与小儿的健康关系密切,那么,小儿排尿的正常与否又该如何判断呢?昼夜尿量之比为2~4∶1,而小儿的尿量个体差异较大,按体重计算较成人多3~4倍。此类在外界因素正常影响下的尿量可视为正常尿。 -
伤寒论第一百四十七条(七) 张宝华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的病人不似小柴胡汤证那样的虚,所以不用人参;也没有呕,因此不用半夏、生姜。这两方共有的药是柴胡、黄芩、炙甘草。我经常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疗效显著。 -
腹胀医案一则 李华歆
医案面诊患者男年41岁,现居广东深圳2025年05月20日初诊以“口苦数月”为主诉就诊。现病史:患者述其数月前因进食油腻后出现口苦,并伴腹胀,时有嗳气、打嗝,平素,大便稀溏,平均每天排稀便至少3-4次,上述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故来诊求治! -
腰腿剧烈疼痛下不了床2周,住院治疗无效,拒绝手术,中药4剂能 邓慧龙
2025.4.23,男,70岁主诉:腰痛伴右下肢疼痛、活动受限2周。下不了床,无口干口苦,食欲差,无手脚冰凉,无怕风怕冷,大便少,但是能拉。因疼痛淤血明显,合用活络效灵丹增强活血化瘀止痛之功。 -
伤寒论第一百零三条(五) 张宝华
所以我们在临床上用大、小柴胡汤也是这个样的。阳明病的病实,一攻就会好,这是一般情况下的阳明病。 -
劳动节:假期日常 张训景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患者的信任,是我前进最大的动力 -
调频收音机与中医诊脉的对比分析 徐延勇
基于调频收音机与中医诊脉的对比分析:一、信息捕捉方式的类比-调频收音机:通过天线接收电磁波信号,需从复杂电磁环境中筛选特定频率,依赖高频放大、混频、鉴频等技术分离信号,同时需排除地形、建筑物等物理干扰。 -
伤寒论第四十八条(五) 张宝华
二阳并病,它是太阳病与阳明病的并病。 -
伤寒论第四十八条(一) 张宝华
四十八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这条条文很长,那么到这它是一段,这一段主要在说二阳并病。这个“并”,就是兼并的并,前面一个病并于后面的病而发病,先后兼并的病理状态,叫作并病。
最新文章
-
伤寒论第一条(一) 张宝华
从今天开始,我们大家一起来和先生学习《伤寒论》。我们研学太阳病,这第一条先生说:“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脉浮”,轻手即得,你手一摸这人的脉就感知得到,表浅的很,泛泛然如水飘木,说明人体的气血趋向于体表呀!
-
伤寒论第九十八条(一) 张宝华
九十八条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者,与柴胡汤,后必下重。“手足温”,手足温与四肢厥冷相对应,四肢厥冷、逆冷,为里虚有寒。阳明病不仅手足温,还有身热、汗出,甚至手足濈然汗出,这是阳明病。
-
伤寒论第九十一条(一) 张宝华
九十一条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九十一条就是承着这一条,说“汗下先后”的问题。前面咱们先生早就说的够清楚不过了,太阳伤寒得发汗,就没有下之法嘛,所以九十条说“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
-
伤寒论第七十一条(七) 张宝华
基于这个上面说的,这个五苓散,聚诸多利尿药,加小量桂枝,他能利尿,可解渴,还能解热,那么这个相关的治头晕也是能力认的,这个方利尿药里种类用得是比较全的。为什么叫五苓散呢?
-
从“子午流注”谈养生、疾病的诊断及治疗9—申时(膀胱经当令) 张训景
膀胱经最旺,有利于排毒。申时气血流注于膀胱经。膀胱经是很重要的经脉,在中医里号称是太阳。所以膀胱经千万别理解为储尿器的问题。申时阳气继续衰减,阴气逐渐增加,膀胱经最盛。膀胱经负责人体尿液和汗液的排出,是人体最大的排毒系统。
-
儿科食积案(杨文豪原创医案) 杨文豪
李**,男,6岁荆州市沙市区首诊2024-08-20挑食,夜寐时汗出多,40斤/108cm,舌质淡润,舌苔薄白腻,大便稍干结,1日一行,扁桃体二度肿大,后咽壁色泽可,近几日有咳嗽,精神可。
-
临证医案 胡松岩
患者张娜,女,38岁。既往体健青霉素过敏。患者张伟航,男,40岁。否认有口服药物病史。
-
经方实验录张宝华治抑郁症之生逢盛世衣食足,心意弗逆郁郁生。 张宝华
一张姓某,年三十,浑身不适两年余。既往抑郁两年,尿路感染一年余,否认过敏史。时代更迭,环境变换,人之体适境应运而变,抑郁一症与日俱增,常理中事。故而虽显效于一时,若不能心体和合,灵肉抱一,念念动乎意识,既扁鹊仓公之属,亦无计也。
-
孩子受惊吓,特别是受家庭暴力的惊吓,带来的后果非常严重。 谢江强
孩子受惊吓,特别是受家庭暴力的惊吓,带来的后果非常严重我经常看到这样的病例,孩子的病看了很多医生,吃了很多药也治不好。通常,孩子受惊吓分为三种情况。一般前两种惊吓对孩子的影响是比较轻的,第三种给孩子带来的惊吓是非常严重的。
-
对照条文 李华歆
今天让我们继续探讨仲景“对照条文”!《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176条: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这两个条文对比的意义不同的“脉证”却用了同一个“方”,其中奥妙确实值得挖掘!所以我大胆推测第176条的“寒”与此是一个用法,应该代表的是一种实
学习
学习了
像岔气肋间肌损伤,在临床中诊治过多例。
感谢,邓老师在临床中这样的病例你常用有效的治疗方法能简单介绍一下嘛!!
客气了,这种病来的时候,我一般也要先检查B超胸片这些,排出肝胆胸膜肋骨的问题,然后问患者深呼吸或者是咳嗽的时候是不是也要牵扯那里痛,以及胸廓挤压试验局部触诊,然后判断是岔气,也就是肋间肌损,主要是理气活血方法,血府逐瘀汤,复元活血汤,顺气活血汤,用得多,有的局部拔罐也可取得效果!
感谢,不吝赐教!!
客气了
学习了
学习
感谢分享
学习了
学习了
好的
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