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类方+大黄甘草汤治疗伤寒外感剧烈呕吐(二)

2022.10.01 983阅读 评论数 4 14

续上编

此时我一头雾水,感觉没办法了。但表证还在,考虑太阳阳明太阴合,是胃有停饮,也就是伤寒论说的心下,此心下水饮不一定非得上逆犯肺,也会犯逆于胃。又思考病人舌淡胖边齿痕苔厚腻,又太阴主腹满时吐,一定要把太阴重视为主角,即此症是太阴病为主症,正是因为太阴的存在导致表解不透,寒邪滞留。所以根据伤寒论条文: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宜小青龙汤。

麻黄(二两,去节) 芍药(二两)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细辛(二两) 五味子(半升) 半夏(半升,洗) 干姜(三两)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属小青龙汤证。

处方:小青龙汤

麻黄18g 桂枝18g 芍药18g 细辛18g 干姜18g 半夏24g 五味子24g 

1剂,水煎服

用水800ml,煮成600ml,去渣,分三次服,煮药时间30分钟,服药后盖被发汗。

 

四诊:病人服一次药后盖被发汗,也是吃药后不久就吐了。这次感觉这方虽然喝下去之后不久就吐,发汗感觉来劲些,要比前两方舒服些,就是不久就吐了大部分,导致发不透。

到这里,对我来说,几乎等于无解了,如果搞不定病人的呕吐,想必病人的发烧也好不了,很是无奈。产生过很多次叫病人去医院的想法,但是既然病到如此,病人也没提出要去医院,我还是不提了吧,病人的精力感觉不是很差。

病人不停强调自己喝水后或吃点食物后不久就吐,使我突然想到了:食已即吐,大黄甘草汤主之。我自问,能用吗?病人是太阴寒湿症,大黄甘草汤是里实热的阳明证。条文如是说,但证不符!于是我先百度一下,果然有医家说,大黄甘草汤不分寒热皆可用。即处大黃甘草汤方

大黄24g 炙草12g 

1剂,水煎服。

病人当即去抓方回来煮,一服后不久,吐得翻江倒海。病人告诉我,终于感到那团恶物吐出来了,恶心感顿然消失。我嘱咐,还可服小青龙汤发下汗。病人第二天说终于感觉恢复正常了,折腾了三天,下次再也不敢暴饮暴食了,也不敢冬泳了,更加不敢暴食加冬泳了。

启示:食毒入胃,与胃气(液)绞结附着,黏在胃口,恶心欲吐不停,大黄甘草汤荡涤五脏六腑,除留饮宿食,可通腑降浊。那一团东西经大黄甘草汤荡散之后,即可顺利吐出来,是有翻江倒海之吐。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韦秋凤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辩证论治慢性尿路感染 张宝华

    中医认为,慢性尿路感染多与湿热、肾虚、气滞等因素有关,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采用辩证论治的方法,从调理脏腑功能、改善体质等方面入手,以提高治疗效果。

  • 少阳阳明合病伤阴证病例诊疗分享 郭文龙

    现病史:患者1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胁肋部胀满不适,逐渐加重。少阳阳明合病火热伤阴,津液亏虚出现自觉发热,两颧潮红,小便少色黄。舌红苔黄腻是阳明证的象,脉细数是阴虚证的象。此病例分享与同僚们共同学习讨论,并批评指正,感谢

  • 心悸的医案整理1 谢江强

    医案100韩某,女,75岁。配7剂,每剂两煎,每煎取药液200mL,早晚各服1煎。以归脾汤补气养血,健脾养心。医案101朱某,女,62岁。数月后,又至省城某三甲医院复查,双侧颈动脉未见斑块。

  • 胃痛、痞证、嘈杂、泛酸、噎膈医案整理7 谢江强

    胃痛、痞证、嘈杂、泛酸、噎膈医案整理7医案52朱某,女,25岁。健胃消食口服液,1次服10mL,1日服3次,连服20天。故以归脾丸健脾养心治本,健胃消食口服液消胀治标。医案53陈某,女,71岁。医案54严某,女,35岁。疏其肝,则胃气和,而嘈杂释。

  • 胃痛、痞证、嘈杂、泛酸、噎膈医案整理5 谢江强

    胃痛、痞证、嘈杂、泛酸、噎膈医案整理5医案48王某,女,63岁。主诉:胃痛吐酸3个月。医案49冯某,女,28岁。现病史:患者7年来胃脘胀痛间歇发作,得食可减,嗳气不泛酸,大便调,多梦。方中木香、陈皮、檀香理气疏肝解郁,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理气健胃。

  • 汗证、潮热医案整理6 谢江强

    汗证、潮热医案整理6医案35傅某,女,72岁。医案36王某,男,63岁。痰热内蕴,蒸腾于上,则腰半以上颈胸盗汗,口干口黏;苔腻、脉滑,痰热之征。

  • 咳、哮、喘医案整理2 谢江强

    咳、哮、喘医案整理2医案7卞某,男,75岁。方中紫苏叶、干姜、柴胡、麻黄疏散风寒,杏仁、桔梗、甘草宣肺化痰止咳,陈皮、枳壳、半夏、白茯苓理气燥湿化痰,太子参扶助正气。医案9张某,女,57岁。咳为肺病症状,然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 小青龙汤 李华歆

    ——李奥贝纳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小青龙汤!“小青龙汤”方中出现几个仲景常用药对,让我们一一去分析。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妇人吐涎沫,医反下之,心下即痞,当先治其吐涎沫,小青龙汤主之。

  • 轻松应对百病之源 谢江强

    轻松应对百病之源免疫力低下的调养方法患儿元元(化名)自从上幼儿园之后,只要园里一有孩子感冒,他就肯定会被传染。随访3个月,孩子都没有再因幼儿园中其他孩子的传染而患上感冒。此为一个月左右的膏滋量。

  • 发热伴咳嗽咽痛乏力汗出4天案 宗琪

    患者:刘某某性别:男年龄:24岁初诊日期:2023年12月6日主诉:发热伴咳嗽、咳痰、咽痛4天。《伤寒论》63条: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伤寒论》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