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国医大师何任教授临证医案解析

2025.07.14 447阅读 评论数 2 5

何任教授辨治痰饮咳喘医案精要解析

一、紧扣主症,直断病机 
患者主诉“形寒咳喘痰或稠或稀,时令入冬即剧”,何老抓住三个核心症候:  
1. 形寒(阳虚失温)  
2. 咳喘痰多(痰饮阻肺)  
3. 冬季加重(寒饮遇冷则发)  
据此直断“此痰饮也”,呼应《金匮要略》“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经典病机,舍脉从症,直指阳虚寒饮为根本。
二、经方为基,复方增效
何老以 苓桂术甘汤(茯苓、桂枝、白术、炙甘草)温阳化饮为君,融合 小青龙汤核心药对(麻黄、细辛、半夏)解表散寒、温肺化饮,更独创性加入苏子梗 与 橘红:  
桂枝+炙麻黄(6g+4g)  
 → 温通卫阳,微汗解表,量轻防过汗伤正  
细辛+姜半夏(1.5g+9g)  
 → 辛通涤痰,开窍利咽,细辛量小力专  
炒苏子梗各6g
 → 苏子降气化痰,苏梗宽胸理气,一药双效,气顺则痰消  
橘红+茯苓(6g+10g)  
 → 燥湿化痰,健脾杜生痰之源  
三、用药精妙,独辟蹊径 
1. 温而不燥:  
  桂枝配炙甘草(6g+5g)辛甘化阳,避姜、附之燥烈,契合“和之”宗旨。  
2. 攻补兼施:  
  白术健脾固本(9g),茯苓渗湿利水(10g),从源截断痰饮生成。  
3. 升降相因:  
  麻黄宣肺升散,苏子降气肃肺,恢复肺之宣肃功能。  
四、法遵仲景,方随症变  
未机械套用小青龙汤全方(去芍药、五味之敛,免碍痰邪外透)  
 未用甘遂、芫花等峻剂,以“和”代“攻”,护正祛邪  
 五剂即效,彰显“方证相应,效如桴鼓”的经方魅力  
 何氏辨治精髓总结  
以症为纲,经方为刃;温化巧施,复方增效;药量精当,攻守得宜。 
此案尽显何老“有其症,用其方”的临床智慧:从痰饮主症切入,活用经方而不泥古,以轻灵配伍破沉寒痼疾,终达“方药随影,药到病除”之化境。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黄世清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伤寒论第八十八条 张宝华

    八十八条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疼,与禹余粮丸。(伤寒贯珠集*太阳篇上》徐大椿:与禹余粮丸,疑即此(赤石脂禹余粮汤)为丸。

  • 伤寒论第八十三条(一) 张宝华

    八十三条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但这个绝不是全部,“咽喉干燥”一律不能发汗,不能视为铁律,只是普遍存在而已,它就是有特殊的嘛,你也不得不知晓。

  • 下乡网诊:小儿咳嗽,成人多梦脱发 马亮

    患者:段某某,女,5岁诊断时间:2024-11-0516:53病情主诉:孩子5岁11个月了,支气管支原体肺炎,阿奇耐药性现在吃的西环,易坦静吃了两瓶了,现在孩子还是咳嗽有痰,有时候能把痰吐出来是白色的。服用上方后,患儿症状已消失,调理身体状况。中药颗粒7分

  • 伤寒论第七十八条 张宝华

    七十八条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伤寒五六日”,伤寒在五六天这个当口,传少阳为其常,依法要是表未解,可发汗解表,要是有少阳证了,那就是少阳病了,依法当和解,给吃了泻药,这啥大夫呀,这明显给错治了嘛。

  • 反复发热中药一剂愈 蔡根深

    2024-11-05朋友介绍其一朋友网诊,诉最近两天反复发热,可高到39°,口服西药退热药可恢复正常,但出现反复,全身酸痛、乏力,平素怕热,无畏寒感,无汗,饮水不多,大便干,舌长瘦,苔中白。

  • 梅蓉一日游 陈鹏

    《梅蓉一日游》文/陈鹏医生20241104梅蓉的秋天很黄到处是漂黄的银杏叶黄澄澄的稻田偷得浮生半日闲携上好友绕村转良田数顷勤垦的农人在劳作天空是那么的蓝仿佛没有什么忧伤无名的暗香在浮动那是桂花的味道这淡雅清香洗却我灵魂的微尘和肮脏富春江的水在村外环绕带走了

  • 伤寒论第七十条(三) 张宝华

    调理胃的方法那多了,先生举了一个例子,“与调胃承气汤”。虽说“与”之,但临证上这样的占比也不少,用调胃承气汤的机会还是多,“与调胃承气汤”,有用它的机会。

  • 阴毒汤治愈“肺结节”案 宗琪

    患者:何某某性别:男年龄:70岁初诊日期:2024年9月14日主诉:咳嗽2月伴肺结节病史1年余。10月24日复查:肺结节消失,咳嗽痊愈。

  • 大柴胡汤合厚朴半夏人参甘草汤治疗胁痛腹胀医案 张训景

    大便日1次,不成形。大柴胡汤和解少阳,通下热结。本方是小柴胡汤去人参、炙甘草,加芍药、枳实、大黄组成。

  • 伤寒论第六十七条(三) 张宝华

    表没解还得解表,但此时你得利水治这个气冲,小便得利,水去了,这个表自然也就解了。你像这个李可老中医,《伤寒论》是枕边书,出去讲学包包里也带着,这样的多了去了,咱们得向他们学习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