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3味药,是尿蛋白的克星!

2025.03.11 691阅读 评论数 0 6
 在医学的漫长发展历程中,古代虽无"蛋白尿"之名,却早已洞悉其内在病机。中医认为肾主封藏,当尿中出现蛋白,多从固肾补脾入手。仅用三味看似平淡无奇的中药,精准扣住病机,往往就能收获显著疗效。这充分彰显了中医的智慧,只要我们深入理解现代医学中微观物质的生命机理,运用中医学独特的思维方式,同样能辨析其本质,进而处方遣药,有效解决临床难题。生命的道理,无论中医西医,最终都指向同一个目标,可谓殊途同归。

一位13岁的少年牛XX被带到了中医面前。患儿母亲代述,孩子去年患上肾炎,头面四肢皆出现浮肿,在某医院确诊为慢性肾炎。经过四个月的治疗,水肿虽已消失,但尿蛋白依旧存在。出院时尿检蛋白(++),还有少量脓球,后续又服用了两个多月的激素,才逐渐减量停服。可近来孩子饭量突然减少,颜面苍淡,再次尿检,蛋白竟达到(+++)甚至(++++),好在脓球消失了。医生仔细为孩子诊脉,脉象沉缓,舌苔薄白微腻。孩子行动活跃,除了颜面苍淡和食欲不振外,并无其他明显症状。但尿蛋白的存在,表明疾病尚未痊愈。从中医角度分析,这是肾气不敛,脾湿内著的表现,所以才会出现沉缓的脉象和薄白微腻的舌苔。于是,医生决定采用收敛元气、健脾固涩的方法进行治疗。

开出的药方名为固肾除湿汤,仅由三味药组成:山萸肉6克,白扁豆15克,黄柏2克。每日一剂,水煎后分两次服用。

到了二诊,孩子已经连续服用了三十剂药。几次尿液检验结果显示,蛋白及其他项目均变为阴性,食欲也逐渐增加,颜面渐渐恢复红润。医生嘱咐继续服药巩固疗效。

三诊时,又服用了二十多剂药,近日连续三次尿检均为阴性。孩子饮食和活动都恢复到病前状态,是否停药,希望医生诊断决定。医生再次为孩子诊脉,脉象和缓,看着精力充沛的孩子,便嘱咐可以停药观察。1月随访得知,孩子的病已经彻底痊愈。

肾炎在祖国医籍中被归为水肿病。以往中医治疗,水肿消退、精力充沛便算治愈。但现代医学表明,只要尿蛋白存在,就意味着肾脏仍有损伤,血浆蛋白随尿渗漏,疾病尚未痊愈。只有肾功能恢复正常,尿蛋白消失,才是真正的痊愈。古人认为肾主封藏,肾虚则封藏失职,脾精渗漏,这与现代医学中血浆蛋白随尿渗漏的原理,虽然名称不同,但实质是一样的。方中山萸肉收敛元气,固涩滑脱;白扁豆和胃健脾,化湿调中;黄柏燥湿益阴,清泻相火。三味药相互配合,共同达到收敛元气、健脾固涩的效果。

不过,中医讲究辨证论治,一人一方。自行购药服用存在风险,务必在专业中医指导下,根据个人自身症状辩证加减开方,切不可盲目使用。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赵阳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结肠Ca根治术后寒湿体质治疗案(杨文豪原创医案) 杨文豪

    现患者贫血已纠正。另患者诉既往有过敏性鼻炎多年,现晨起流清涕,鼻塞。患者气虚已基本纠正,正需温补全身阳气,再兼顾驱除寒湿。北方现气温急剧下降,患者自觉四肢怕冷麻木感较往年显著减轻。乌梅丸继续服用。

  • 中元节 陈鹏

    晚上出门带个小香囊里面装点盐糯米硬币桃枝之类

  • 经方实验录——满嘴疮痍不忍视,经方七剂归本初 张宝华

    褚某某,男,年三十九。刻下散在口疮侵目,溃处疼痛不已,妨碍食饮,甚是痛楚。是故病苦经年而不得愈也。观其脉证,木土失德,肝脾不和,湿热相杂,先师主以甘草泻心汤,余随其脉证加生石膏观之。足见经方效用多是如此。

  • 痰湿体质之人的保养方 谢江强

    痰湿体质之人的保养方用千年祛湿化痰古方“温胆汤”来泡脚配方:茯苓30克、陈皮6克、法半夏6克、竹茹6克、枳实6克、炙甘草6克。如果你在自己或家人的舌象上看到了痰湿的情况,也可以用“温胆汤”来调理,用上十副八副泡脚,之后身体就会觉得很舒服。

  • 舒肝明目汤 潘洪波

    舒肝明目汤出自《张怀安眼科临床经验集》,方中柴胡疏肝解郁,和解表里,为君药。牡丹皮活血散瘀,桑椹、决明子、桑寄生、首乌藤养肝明目,共为佐助药。诸药合用,共奏疏肝解郁,健脾明目之功。

  • 孩子起了汗疱疹怎么办?  谢江强

    汗疱疹的表现有哪些?③汗疱疹也有可能累及指甲和甲周的皮肤,引起甲沟炎。怎么区分孩子得的是不是汗疱疹?另外,手足癣一般发生在单侧手足,两侧分布不对称,而汗疱疹多数呈两侧手足对称分布。

  • 中药一剂退热案 宗琪

    禁忌:水果,饮料、绿豆类,石膏类,辛辣、油腻、鱼腥等5月19日:家属告知患者突发高热,体温达39℃,遂予以住院治疗,询问中药是否续服,嘱其继续服用,并注意大便次数。5月27日回访:家属述19日续服中药后,出现腹泻,而无不适,当天体温即恢复正常,后一直未在发

  • 消渴病 谢江强

    消渴病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复因情志失调、饮食不节等原因所导致的以阴虚燥热为基本病机,以多尿、多饮、多食、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典型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消渴病变的脏腑主要在肺、胃、肾,尤以肾为关键。本节之消渴病与西医学的糖尿病基本一致。

  • 门诊医案记录 胡松岩

    杜某,女,65岁主诉:间断喘憋、气短10年余,加重伴呼吸困难10余天。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四肢活动自如。

  • 经方实验录之郁证 张宝华

    既往有慢性胃炎,抑郁症等病史。观其舌症乃肝郁脾虚,痰湿郁滞之证,宜于此处求治。方药对证,再议前法。医嘱:1)调畅情志,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2)规律生活,适量运动;3)清淡易消化饮食;4)病情变化随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