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节︱五苓散合麻黄汤治疗外感兼二便不利医案
患者因外感后出现呼吸不畅,二便不利症状前来就诊。刻下见患者舌胖大,舌苔白腻
根据患者症状及舌象,综合判断为水湿内停之证,外感之邪诱发肺气失宣,水液代谢失常。遂以五苓散合麻黄汤进行治疗,
处方如下:
白术30g 、泽泻15g 、猪苓10g 、茯苓20g 、
桂枝9g 、麻黄9g 、杏仁10g 、桔梗8g 、
甘草6g ,
五付,水煎服。
三、治疗效果
患者服用完五付药后,呼吸不畅明显缓解,二便逐渐恢复正常,舌象也有所改善,舌胖大减轻,苔白腻变薄。
四、按语
(一)病因病机分析
患者外感邪气,肺卫首当其冲。肺主气司呼吸,外邪侵袭,肺气失于宣畅,故而出现呼吸不畅。肺为水之上源,肺气宣降失常,水液代谢的通道受阻,导致水湿内停。同时,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失宣也会影响大肠的传导功能,进而出现二便不利。舌胖大、苔白腻均为水湿内盛的典型表现。水湿之邪停滞于体内,阻碍气机的运行,进一步加重了肺的宣降失常和二便不通的症状。这种因外感引发的肺失宣降与水湿内停相互影响,形成了恶性循环,是导致患者当前病症的主要病机。
(二)方药分析
1. 麻黄汤宣发肺气,提壶揭盖:麻黄汤由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组成。其中麻黄为君药,其味辛、微苦,性温,主入肺与膀胱经,善于宣发肺气,开腠理,散风寒。在本病例中,麻黄通过宣发肺气,恢复肺的宣降功能,使得肺能够正常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从而改善二便不利的症状,此即“提壶揭盖”之法。正如《素问·灵兰秘典论》所言:“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肺气宣畅,则全身气机得以条达,水液代谢也能恢复正常。桂枝为臣药,解肌发表,助麻黄发汗解表,二者相须为用,增强宣散风寒、开宣肺气之力。杏仁为佐药,降利肺气,与麻黄配伍,一宣一降,恢复肺的宣降功能。甘草为使药,调和诸药,缓和麻黄、桂枝的峻烈之性。
2. 五苓散重用白术,通利二便:五苓散由白术、泽泻、猪苓、茯苓、桂枝组成。方中重用白术,取其健脾燥湿之功。脾主运化水湿,白术能增强脾的运化功能,使水湿得以运化。在利小便方面,白术与泽泻、猪苓、茯苓配伍,加强利水渗湿之力,使水湿从小便而出。同时,白术还有通大便的作用。脾与大肠在生理功能上密切相关,脾的运化正常,则大肠传导有序。白术健脾燥湿,能促进大肠的传导功能,从而达到通大便的效果。桂枝在五苓散中不仅能解表邪,还能温通阳气,助膀胱气化,使水液代谢恢复正常。 麻黄汤与五苓散合用,一方宣发肺气,一方利水渗湿,肺气得宣,水湿得去,气机通畅,二便自然通利,从而有效地治疗了患者外感后呼吸不畅、二便不利的病症。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厥阴病案一例 吴志平
我的初步判断是邪在厥阴,阳气升发不利。故治疗需要祛除厥阴之邪气,恢复胸中阳气的升降与出入。中药起初用了乌梅汤,后改吴茱萸汤,后气上冲胸感基本消失后患者出现自汗等证,又改桂枝汤,中间有因汗多吹到风导致感冒,又紧急解决外感的问题。 -
仲景教你如何治疗假期综合征 李华歆
看过《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可能会记得这几个条文,它们都有“假期综合征”的影子!所以“假期综合征”的患者其实并不是真的没有问题,而是他们平时忽略了! -
春天注意可能会出现玄冥反应 吴志平
瞑眩反应是中医在治疗疾病过程中出现的特有的一种现象,外观看似病情加重,实际是正邪交争到某一阶段,随着药物对人体正气的辅助,正气逐渐恢复,有力驱邪外出,使邪有出路的反应,常预示病情即将好转或者痊愈。 -
伤寒论第四十条(一) 张宝华
四十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三十九条借着大青龙汤的延伸,拓展到水气,第四十条继续来谈这个水气相关。伤寒嘛,依始是无汗。这条有众多“或”的证侯便是其表现。 -
五苓散合柴芩温胆汤治疗耳鸣案 谢江强
五苓散合柴芩温胆汤治疗耳鸣案辛某,男,78岁。主诉:耳鸣近3个月。2025年2月13日患者因腰酸来诊,诉由于比较难挂到号,自行照上方在外面抓药服用一个多月后耳鸣已除,余症皆明显减轻。由于手足少阳经皆会于耳中,故《内经》所指乃耳鸣之实证。 -
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减治验案 宗琪
患者:荆某性别:女年龄:46岁初诊日期:2025年3月9日主诉:月经后见红4天(鲜红色)伴面部瘙痒起红疹。 -
伤寒论第三十五条(二) 张宝华
麻黄汤发汗的力量是相当强的,不像桂枝汤那样温和了,我们使用它时一定要观其脉证,知犯太阳伤寒而现麻黄汤证,方可不误。 -
伤寒论第三十条(五) 张宝华
丧失津液的状态下再给予发汗是一大忌,这个是使不得的。先生说过“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这就是辩证论治呀!临床上我们就得辩证论治,但辨证不能片面地看问题,必须做到全面分析,整体的来看待实际问题。 -
伤寒论第二十九条(九) 张宝华
它本来是太阳伤寒,不该出汗,缘于胃虚不能制水,所以小便频数,小便数的影响而使汗出,可见“小便数”在这段是个主要的证侯。 -
发热抽筋,不是做得越多越好 谢江强
所谓的发热抽筋,医学上称为热性惊厥,是指由发热引发的抽搐,以前认为是高热引发的,所以称为高热惊厥。如果孩子1岁以内每次发热都抽搐,那可能不是简单的热性惊厥,需要找专业的儿科神经专科医生看看。
最新文章
-
对照条文 李华歆
以上是关于“苓桂术甘汤”和“茯苓甘草汤”的相关条文!碍于篇幅所限,这里我们对这条不再展开去讲,只是记得类似“身瞤”、“身摇”的症状是跟“伏饮”有关的!
-
中医治疗肺癌案例分析 崔国宁
以下将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深入分析中医治疗肺癌的思路和方法。但需要指出的是,中医治疗肺癌应在专业中医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同时结合现代医学的治疗手段,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
衡门 陈鹏
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洋洋,可以乐饥。
-
中药3剂治“咳嗽、流涕伴鼻塞5天”案 宗琪
患者:许某性别:女年龄:48岁初诊日期:2024年5月10日主诉:咳嗽,头痛,伴流涕5天。
-
中医“塞因塞用”之补中益气汤 郭文龙
王某,女,73岁。遂用补中益气汤以补脾胃气虚,升阳举陷。综上补脾胃气虚兼温补元阳达到脾胃升降功能恢复故大便排除正常,再不会出现乍难乍易的情况,从而体现了中医“塞因塞用”的理论之妙用。
-
经方实验录之考前综合征 张宝华
张某某,女,17岁。本案驹子便是其中之一也,压力山大纷至沓来,区区少女何以为解,纵观脉证,皆是木土失合所致,肝郁化热,脾虚生湿。
-
痛风 潘洪波
痛风在过去被称之为富贵病,古代的帝王将相、达官显贵,终日山珍海味,痛风的发生率很高,而普通百姓的发病率很低。痛风严重的叫白虎厉节,像被老虎咬住一样,可见这种疼痛是很可怕的。我给他写了个方子,是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创立的,这个方子叫上中下通用痛风方。
-
伤寒论中桂枝用法 高群
桂枝是《伤寒论》中第一个出现的药,算上加减,一共有44个方子涉及到。上冲、悸动主要是“上虚不能制下”,治疗就是要温“上”的阳,也就是桂枝。这几种情况都可以灵活应用桂枝。
-
坐骨神经性麻木,针药并施,为了患者能睡成觉 于军
女,46岁,主诉:双下肢后侧、脚掌麻木2月。按摩,口服天麻胶囊,均无效。吃头疼粉,晚上才能睡成觉。扎针,臀部,一针治麻,麻木减半。患者说,这样晚上就能睡成觉了。开7付中药口服,针药并施,效果更佳。让患者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花费,享受到最优的治疗效果。
-
门诊医案记录 胡松岩
患者,男,31岁。舌淡红,脉弦,符合肝胃不和。其二李某,女,45岁。
感谢分享
感谢分享学习
感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