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阴少阳合病兼气滞湿阻案例
患者诉10余年前出现不知饥饿,不思饮食,进食腹胀,进食冰冷寒凉食物后出现腹部不适,大便稀烂,自觉乏力、疲倦,情绪焦虑,睡眠不佳,时有口苦,肢端冰冷,大便每日约5次,粘腻,小便量少,舌淡暗,苔白,湿滑舌,脉细滑。
太阴脾虚为本:脾属太阴,主运化,长期脾虚则运化失权~~水谷不化故“不知饥饿、不思饮食”,湿邪内生故“进食腹胀、大便稀烂粘腻(日5次)、舌淡暗苔白湿滑”;脾主四肢,脾虚阳气不能布达四末,故“肢端冰冷”;气血生化不足,故“乏力疲倦”;食冷则伤脾阳,加重寒湿,故“食冰冷后腹部不适”。
少阳枢机不利为标:情志焦虑致肝胆疏泄失常(少阳主枢机,司疏泄),少阳郁滞则“口苦、睡眠不佳”;肝胆疏泄受阻又进一步影响脾的运化(肝木克脾土),加重腹胀、纳差,形成“脾虚~湿盛~气滞~枢机不利”的恶性循环。
兼夹气滞血瘀:长期湿阻、枢机不利致气机郁滞,血行不畅,故“舌淡暗、脉细滑”(细为气血不足,滑为湿盛)。
核心治则:和解少阳、温运太阴(温脾阳、健脾湿)、理气活血、佐以升清。
具体对应:少阳枢机不利:和解少阳、疏肝疏泄;太阴脾虚湿盛:温运脾阳、健脾祛湿;兼夹气滞血瘀:理气行滞、活血通脉;脾虚清气下陷(长期便溏、乏力):少量升提清气,助脾运化。
原方以“少阳病方”与“太阴病方”为核心,兼顾理气活血,精准对应“太阴少阳合病”病机,方义:
和解少阳、疏肝疏泄(少阳病)北柴胡15g:核心药,入少阳经,疏解少阳郁滞、调畅枢机,改善“口苦、焦虑、睡眠不佳”(少阳郁热扰神);白芍12g:柔肝缓急,与柴胡配伍(柴芍配),一疏一柔,防柴胡疏泄太过伤阴,同时缓解气滞所致的腹胀;川楝子6g、郁金10g:川楝子疏肝泄热(用量仅6g,防其苦寒伤脾阳,适配太阴寒湿),郁金疏肝理气、活血通络,二者助柴胡疏解少阳、行滞活血,改善“情绪焦虑、舌淡暗”。
温运太阴、健脾祛湿(太阴病)党参10g、白术10g、茯苓30g、炙甘草12g:仿“四君子汤”,党参、白术健脾益气,茯苓健脾祛湿(用量30g,增强利水湿、止便溏之力,改善“大便稀烂粘腻、小便量少”),炙甘草补中益气、调和诸药,四药共补太阴脾之虚,复其运化;桂枝10g:入太阴、少阴经,温阳化气,助脾运化寒湿(脾阳得温则湿邪易化),改善“肢端冰冷、食冷不适”(温通阳气达四末);升麻5g:升提太阴清气,因长期脾虚易致清气下陷(见便溏、乏力),升麻少量用可举陷,助脾升清降浊,改善“大便次数多”。
理气行滞、导滞消食(兼夹气滞)陈皮12g、枳壳12g、香附15g:陈皮理气健脾、燥湿,枳壳行气导滞(降气),香附疏肝理气(“气病之总司”),三药合用“疏肝+理脾+行滞”,改善“进食腹胀”;槟榔12g:行气导滞、祛湿通便,治疗大便粘腻、次数多;
山楂10g:消食化积,助脾运化,改善“不思饮食”(脾虚食积轻微,山楂轻消不伤脾)。
活血通络(兼夹血瘀)川芎10g:活血行气、通脉,与郁金配伍,改善“舌淡暗”(血瘀),同时川芎入少阳经,助柴胡疏解少阳郁滞(血行则气行)。炙甘草12g:既补中益气(助太阴脾),又调和方中寒热(如桂枝温、川楝子微寒)、升降(如升麻升、枳壳槟榔降),使全方补而不滞、疏而不伤。
疗效逻辑
紧扣“太阴少阳合病”核心,未单纯治脾(如仅用四君子)或单疏肝(如仅用柴胡疏肝散),而是“和解少阳+温运太阴”并举,切中“肝脾同病”的长期病机;兼顾“湿、滞、瘀”兼夹证,用茯苓、槟榔祛湿,陈皮、香附行滞,川芎、郁金活血,避免“虚不受补、滞而不通”;体现“治太阴顾护脾阳、治少阳不伐脾土”的原则。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孩子血热常见何证 谢江强
心主血,血热主要与心密切相关。血热可见于心火亢盛证。肺朝百脉,主治节,贯心脉以行气血,故血热亦可见于痰热壅肺证。故孩子血热,可由多种原因所致,不要拘泥于一二种。医生在治疗时应纵观全局,整体审查孩子病情,因证施治,方可取效。 -
湘水流 陈鹏
湘水流文/五阿哥陈半仙(百江诗社)湘水向北流,风流几度秋。青山留不住,仙客惹新愁。 -
小谈太阴厥阴合病案一例 王井清
服后患者反馈诸症悉除.病情痊愈。 -
胃痛莫忘肝,病因须细看 张洪海
用药后其舌象变化尤为明显,从舌红,苔花剥,变为淡红舌,白腻苔,脾胃虚弱之本已现,予香砂六君健脾化痰善后。 -
伤寒论第一百四十一条(三) 张宝华
在《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上有“渴欲饮水不止者,文蛤散主之”,欲饮水不止,这个人是怎么喝也不止渴,这真成消渴了。由此可见“得水而贪饮”是文蛤散证,在《金匮要略》里“文蛤汤”应该是“文蛤散”。,而本条这一段的“文蛤散”应该是“文蛤汤”。 -
减肥原理 李华歆
只有知道了“肥胖”的原理,才能对症下药!前面我们花了很大篇幅来说“肥胖”的中医原理,那么治疗也就简单了,其实就是六个字——管住嘴,迈开腿!而中医减肥就是利用辨证论治后因人而异的采用对症的方法来帮助人体祛湿除积,继而达到减肥的目的! -
补气升提法一剂治愈“痔疮下坠”案 宗琪
诊断:痔疮处方:柴胡桂枝汤加减3剂方组:柴胡60g清半夏20g炙甘草20g生黄芩20g桂枝20g党参20g赤芍20g生姜20g大枣6个制附片15g仙鹤草60g生薏苡仁60g甜叶菊4g煎服方法:冷水1200毫升泡透,水开煮到600毫升,分三次饭后热服。 -
参苓白术散合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盗汗 李晓华
参苓白术散合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盗汗基本信息:申某,女,39岁,安阳人。盗汗是中医特有的病证名称,指在夜间入睡后异常出汗,醒后汗液即止的现象。五天后来诊诉汗出减少一半,又服五剂巩固疗效,后未再汗。 -
叶石膏汤中粳米不可或缺 周家霁
结语竹叶石膏汤中粳米的功效,既是传统中医“顾护胃气”理论的体现,也蕴含现代科学关于物质相互作用的规律。 -
脾胃虚弱,气机不畅 谢江强
脾胃虚弱,气机不畅段某,男,6岁。脾胃虚弱,气机不畅吴某,女,7岁。岁小囡,面色不华,腹痛时作,纳谷一般,舌苔薄净,二便尚调,此脾胃虚弱,肝气来侮,调当健脾柔肝。全方合之,使脾胃气壮,肾气充实,肝脾调和,则腹痛之证自愈也。
最新文章
-
中医治疗肢端动脉痉挛病的临床应用体会 崔国宁
肢端动脉痉挛病又称雷诺综合征,是由于支配周围血管的交感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肢端小动脉痉挛性疾病。中医在治疗肢端动脉痉挛病方面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中医诊断为肢端动脉痉挛病,证属阳虚寒凝。
-
五苓散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临床应用 高帆
五苓散主要适用于水湿内停型慢性肾炎,临床表现为蛋白尿、水肿、尿少、腹胀、便溏等症状。另一项研究也发现,五苓散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通过辨证施治,五苓散能够有效改善慢性肾炎蛋白尿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蛋白尿的排出,保护肾功能。
-
恶性肿瘤抄方体会 焦一鸣
恶性肿瘤抄方体会焦一鸣恶性肿瘤是常见病,多发病。笔者临床40余年,应病友要求抄过无数张治疗恶性肿瘤的处方。我们抄方的目的是对恶性肿瘤的治疗感兴趣,也是为了观察学习别人治疗恶性肿瘤的经验。
-
胆囊手术术后体质感受 李华歆
从上周在医院做了胆囊切除手术后现在已经差不多十天,以小编自身感受来说总体上身体肯定是越来越好,从刚做完手术的只敢慢慢挪步走路到现在的基本上可以正常步速走路,身体几乎每天都在发生变化!
-
从验案探讨初次服用中药为何产生惊人效果 翟争
此次腰酸最为困扰,所以温补脾肾是此次治疗重点,方仍延用理中汤,加桂附地黄丸,脾肾同补。10月24日患者反馈:服用一顿后,相关症状改善,要求药停后服用膏方继续调补。从未服用过中药的患者,初次服用中药时,辨证无偏差的情况下,效果一般都比较好,甚至于超过医患预期
-
伤寒论第九十三条 张宝华
九十三条太阳病,先下而不愈,因复发汗,以此表里俱虚,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愈。汗下失法,一时的津液不足,血液则虚,眩冒一过性的发作,如果病人要是出汗了,说明津液已恢复了,表和了。
-
经方+针灸治“右膝关节扭伤20余天”案 宗琪
患者:吕某某性别:女年龄:56岁初诊日期:2024年10月22日主诉:右膝关节扭伤20余天。
-
夫妻双方备孕需要的检查和饮食方案 张娟
夫妻双方备孕需要的检查和饮食方案备孕是每个想要孩子的夫妻都要面临的重要环节。备孕的男女双方都需要做一些检查和准备,以确保身体健康,为怀孕做好充分准备。同时男性还需要避免过量的咖啡因摄入量。
-
伤寒论第六十八条(二) 张宝华
那么这个反恶寒,他是反倒增加其恶寒了,也就是说之前太阳病的恶寒没有这么厉害,那么经过发汗后,反倒这个恶寒加甚了,说明这个病是由浅入深,加重了。
-
更年期发热 何聪
患者为55岁女性,近一年来表现为白天心神不宁,夜间易惊醒,醒后出现心悸,伴有骨蒸潮热、盗汗,并时有大便秘结。经多方诊治,初期以清热泻火、通便为主,后期转为补益气血,但患者反应治疗后期出现上火现象,疗效不佳。治疗应以清除虚热、除骨蒸、安神定惊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