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2025.09.30 2阅读 评论数 0 1
张某,男,72岁 。

主诉:左侧胁肋部及髋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2月余。

现病史:患者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胁肋部至髋部区域出现成簇带状疱疹,于院外个人门诊经外敷药物(具体药物不详)治疗后皮肤疱疹逐渐结痂。但原皮区遗留持续性疼痛,迁延不愈,现疼痛主要位于左侧臀部及髋部,自觉局部有紧束压迫感,并每日发作数次电击样痛,疼痛剧烈同时伴有左下肢弥漫性的麻木、酸胀感。遂来我科就诊,现症见:除麻痛外伴有口干,口苦,牙痛,口中流涎,怕冷,少腹胀满不适。饮纳可,夜寐差,小便黄,大便调。水滑舌淡红,苔黄腻,脉结、滑有力。

中医诊断:蛇串疮后遗痛-痰热瘀阻症

中医治则:清热化痰,活血化瘀,疏肝通络 

中医治法:火针局部点刺加口服桃核承气汤合黄连汤合升降散加减 

具体方药如下: 

桃仁10g,桂枝10g,大黄10g(后下)芒硝10g(溶化),炙甘草10g,黄连10g,法半夏20g,肉桂5g,干姜5g,人参5g,蝉蜕10g,僵蚕15g ,姜黄15g ,牛膝20g,柴胡10g,升麻10g 

3剂  水煎服 

辩证分析:患者病程两个月,疼痛呈电击样,此为久病入络,瘀血阻滞导致气机经络闭塞不通的典型表现;口干,口苦,牙痛,流口水,小便黄,舌苔黄腻,提示上焦有湿热或瘀热的火郁之象;少腹胀满不适,怕冷,脉结提示下焦气血凝滞,兼有虚寒的表现。遂用桃核承气汤以攻逐瘀热,通络止痛;用黄连汤以交通上下,平调寒热;用升降散以升清降浊,疏通气血 。加柴胡、升麻加强升阳散火之功。加牛膝以引火下行。

疗效分析:3剂后口干,口苦,牙痛明显减轻;原方6剂后脉结滑变脉缓有力;原方9剂后麻痛明显减轻 。

《伤寒论》
第106条  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 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
第173条  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 。

  本一案为个案,不作为临床治疗方案,分享出来与各同僚们共同学习并批评指正,感谢大家 !!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郭文龙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伤寒论》中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经方解析 高帆

    四大神兽汤剂在《伤寒论》中各具特色,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和阴阳五行思想的运用。

  • 伤寒论第十五条(二) 张宝华

    要是良能不济了,未现气上冲,说明生理机能不足以保持原有的抗病机制了,这个病变了,这个不合法的“下”变证多端呀,这里他没具体说现什么病证,后面有,届时咱们一一来看。

  • 瓜蒌瞿麦丸 李华歆

    《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小便不利者,有水气,其人若渴,用栝蒌瞿麦丸主之。栝蒌瞿麦丸栝蒌根二两茯苓三两薯蓣三两附子(炮)一枚瞿麦一两上五味,末之,炼蜜丸梧子大,饮服三丸,日三服,不知,增至七八丸,以小便利,腹中温为知。

  • 中医治疗发热证案例分析 赵阳

    经中医望闻问切,诊断为发热,证型为内热外寒。此案例充分彰显了中医辨证论治在治疗发热及相关病症方面的独特优势与良好疗效。

  • 痹证(风寒湿痹证)医案 吴春水

    遇寒加重,得温则减,肢体沉重,麻木不仁,舌苔白腻,脉濡缓均为风寒湿痹之象。调整后的方剂加强温经散寒和舒筋活络的作用,以更好地缓解痹证症状。

  • 伤寒论第六条(六) 张宝华

    咱们这本书叫《伤寒论》,有人就说了,这是治伤寒的,它治不了温病。你看《伤寒论》这里讲的不就是温病嘛。所谓提纲,是太阳病的起码的脉症,它必须具备这些条件,尤其是这个恶寒。

  • 伤寒论第四条(四) 张宝华

    “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少阳喜呕,心烦喜呕,如果病人“颇欲吐,若躁烦”,是内传少阳的情况,少阳病尤其是柴胡证,心烦喜呕。那么这个证侯的出现是传了,由表内传半表半里了。这你得要注意了,尤其是留到病房里的,你要勤看一看,这肯定是要传的。

  • 伤寒论第四条(一) 张宝华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伤寒病,依始全发生太阳病,所以说太阳受之。那么伤寒是表伤于寒,太阳就是表了,伤寒依始侵犯人体,它的侵入地就是在表嘛,人体的外表这块儿,发作太阳病,呈现的就是太阳表证。

  • 右归丸治疗骨性关节炎1例 李格铬

    1月余前就诊红会医院,诊断为更年期骨性关节炎,口服白芍总苷胶囊、盘龙七片配合中药泡手治疗,效果不佳。10剂后,患者告知晨僵已10余天未见,无其他不适。腰为肾之府,故患者补肾后腰疾先除,随肾阳渐升,肾阴渐长,关节得濡,血脉得通,晨僵肿胀皆消。

  • 中医治疗肺结核的临床辨证治疗思路 崔国宁

    在中医中,肺结核属于“肺痨”范畴,对其有着独特的辨证治疗思路。总之,中医治疗肺结核有着独特的辨证治疗思路,通过抗痨杀虫、补虚培元、辨证论治等方法,结合针灸、饮食等疗法,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