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膝关节病案解析

2025.08.14 588阅读 评论数 7 18
老年膝关节病临证治疗医案解析:
温阳益肾疏筋活血汤:
黄芪30克,当归10克,川芎6克,酒白芍12克,生地10克,炮附子10克,桂枝10克,白术9克,杜仲10克,牛膝10克,木瓜10克,骨碎补10克,防风6克,羌活6克,威灵仙10克,茯苓10克,生姜10克,补骨脂10克,炙甘草6克。
典型病例:
邓某,女,68岁,下肢疼痛二年余,遇寒凉疼痛加重,服用止痛药疼痛缓解,近期下肢双膝关节疼痛加重,下肢麻木,经当地医院检查:双膝关节滑膜炎症,右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关节囊内有少量积液。经西医治疗,疼痛麻木时轻时重,前来中医诊治。患者行走右下肢膝关节疼痛,双下肢时有麻木,右膝关节肿胀,舌质淡,舌边有齿痕,舌苔薄白,脉沉缓。中医诊断:肝肾不足,寒湿痹阻。用温阳益肾疏筋活血汤5剂水煎服用,忌食凉饮,注意关节保暖。一周后复诊:患者行走姿态正常,告之疼痛麻木明显好转,守方继续服用一个星期(7剂),三诊:下肢疼痛麻木消退,舌脉基本复常。嘱用上方加党参20克,鸡血藤15克,桑寄生10克,陈皮10克,5剂加工制作浓缩丸剂,每天2次,每次9克。巩固治疗效果。回访患者三年来没有发作。
温阳益肾疏筋活血汤治疗老年膝关节病解析  
核心病机与老年生理特点 
老年膝关节退化性病变以肝肾亏虚为本,寒湿痹阻为标,符合“肾主骨、肝主筋”理论。老年人肾阳渐衰(夕阳温煦不足),气血亏虚,筋骨失养,寒湿乘虚侵袭,导致气血凝滞、关节肿痛麻木。  
辨证要点与组方思路 
1. 温阳益肾固本 
  炮附子、桂枝、杜仲、补骨脂、骨碎补:温肾助阳,强健筋骨,针对“肾虚骨弱”本质。  
  黄芪、白术、茯苓、炙甘草:健脾益气,助气血生化,缓解“气血渐衰”。  
2. 养肝疏筋活血  
  当归、川芎、酒白芍、生地、牛膝:养血柔肝,活血通络,契合“肝主筋”理论。  
  木瓜、威灵仙:专舒筋活络,缓解拘急麻木。  
3. 祛寒湿通痹阻, 
  羌活、防风、生姜:散寒除湿,驱外邪;茯苓利湿消肿,针对关节积液。  
治疗路径解析  
1. 急则治标(初诊):  
  5剂汤剂速效止痛——温阳散寒、活血通络,改善寒湿痹阻急性症状。  
  疗效:疼痛麻木显著减轻,行走复常。  
2. 标本兼顾(二诊):  
  守方7剂巩固——持续温补肝肾、活血化湿,防复发。  
3. 缓则培本(三诊):  
  加党参20g(补气)、鸡血藤15g(养血通络)、桑寄生10g(补肝肾)、陈皮10g(理气防滞):  
   转为丸剂缓图,强化益气养血、滋补肝肾,修复筋骨退变。  
  丸剂特点:药力持久,契合老年慢性病需长期调养特点。  
疗效机制与老年病特色
肾阳得温,筋骨得养:附子、桂枝、杜仲等激活肾气,促进骨骼代谢(现代研究:改善骨密度、软骨修复)。  
肝血充足,筋脉舒缓:当归、白芍、牛膝等改善血供,缓解肌腱退化性损伤(如半月板病变)。  
气血双补,抵御外邪:黄芪、白术提升正气,减少寒湿复发(免疫调节)。  
精准辨证关键 
舌脉佐证:舌淡齿痕(脾肾阳虚)、苔白脉沉缓(寒湿内盛),锁定“阳虚湿痹”。  
症状鉴别:遇寒加重、肿胀积液——寒湿痹阻;麻木隐痛——气血不荣筋脉。  
总结:本方以“温肾阳、养肝血、通经络”为轴,紧扣老年“本虚标实”病机,急则攻邪、缓则固本,实现三年未复发的持久疗效。老年退行性关节病需长期调补肝肾气血,丸剂缓图尤为适宜。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黄世清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伤寒论第九十六条(七) 张宝华

    祖宗在天之灵都不得安稳,岂不无颜以面。

  • 马家湾刘二郎读《金匮》第七篇心得体会 刘仲书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篇,共十五条条文,方十首,附方六首,肺痿,肺痈,上气,本篇所论,皆呼吸系统疾病也。我们学金匮的主要目的是用于指导临床,而不是过多地去玩文字游戏。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 伤寒论第八十八条 张宝华

    八十八条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疼,与禹余粮丸。(伤寒贯珠集*太阳篇上》徐大椿:与禹余粮丸,疑即此(赤石脂禹余粮汤)为丸。

  • 下乡网诊:小儿咳嗽,成人多梦脱发 马亮

    患者:段某某,女,5岁诊断时间:2024-11-0516:53病情主诉:孩子5岁11个月了,支气管支原体肺炎,阿奇耐药性现在吃的西环,易坦静吃了两瓶了,现在孩子还是咳嗽有痰,有时候能把痰吐出来是白色的。服用上方后,患儿症状已消失,调理身体状况。中药颗粒7分

  • 梅蓉一日游 陈鹏

    《梅蓉一日游》文/陈鹏医生20241104梅蓉的秋天很黄到处是漂黄的银杏叶黄澄澄的稻田偷得浮生半日闲携上好友绕村转良田数顷勤垦的农人在劳作天空是那么的蓝仿佛没有什么忧伤无名的暗香在浮动那是桂花的味道这淡雅清香洗却我灵魂的微尘和肮脏富春江的水在村外环绕带走了

  • 伤寒论第七十条(三) 张宝华

    调理胃的方法那多了,先生举了一个例子,“与调胃承气汤”。虽说“与”之,但临证上这样的占比也不少,用调胃承气汤的机会还是多,“与调胃承气汤”,有用它的机会。

  • 中医治疗阴疮临床经验 崔国宁

    中医在治疗阴疮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具有独特的优势。治疗10天后,患者形寒肢冷、神疲乏力等症状明显改善,阴户肿胀减轻。继续治疗20天,阴户肿胀完全消退,疼痛消失。总之,中医治疗阴疮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内治与外治相结合,辨证论治,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 伤寒论第六十七条(三) 张宝华

    表没解还得解表,但此时你得利水治这个气冲,小便得利,水去了,这个表自然也就解了。你像这个李可老中医,《伤寒论》是枕边书,出去讲学包包里也带着,这样的多了去了,咱们得向他们学习呀!

  • 伤寒论第六十四条(二) 张宝华

    就是骤然间发生了高度的气上冲,这个气上冲,人体也会有悸动的反应,对不。因此这个叉手自冒心的缘故就是这个这些啦!咱们这个方主要还是用它降气冲,也治心悸,四两桂枝嘛,这个量不可谓小啦!他也没补充阴津的作用呀!

  • 伤寒论之第五十八条 张宝华

    《伤寒论》第五十八条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凡病”二字无所具指,这就是范论啦!这是治疗疾病的三大法。这三大法,无论我们用来治疗什么病,适用的都是实的,目的就是攻实祛病,好恢复人体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