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虚兼积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伤寒论第五十四条(二) 张宝华
通过这条的研学,我们回忆一下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为什么二者里搁桂枝汤呢?为什么用麻黄桂枝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就是由于桂枝汤这个方药能治定时发热而汗出,这条就说了嘛。 -
厥阴病案一例 吴志平
我的初步判断是邪在厥阴,阳气升发不利。故治疗需要祛除厥阴之邪气,恢复胸中阳气的升降与出入。中药起初用了乌梅汤,后改吴茱萸汤,后气上冲胸感基本消失后患者出现自汗等证,又改桂枝汤,中间有因汗多吹到风导致感冒,又紧急解决外感的问题。 -
荨麻疹 罗志琴
患者男10岁左右于2024年5月就诊主诉:荨麻疹1周现病史:患者现出荨麻疹,全身散在,局部发白,余正常。患者喝药第二天出荨麻疹图片如下: -
伤寒论第五十一条 张宝华
五十一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这凭一个脉浮就说用麻黄汤?这绝不一定,这就是个简文,之前关于桂枝汤、麻黄汤反复地说很多了,前面都有。 -
湿邪缠绵致病解 —— 以三焦为径的化湿要诀 刘颖
察其掌纹模糊如浸水,断为"湿瘀阻络",取萆薢渗湿汤加地龙12克、桃仁9克,外以苦参30克、黄柏15克煎汤浸泡,十日渗止痂脱。此案正合"湿性氤氲,非风药不能胜"之古训,医者当执三焦为纲,令气化复常,则湿浊自散。 -
伤寒论第四十条(四) 张宝华
泡至10日后,如起白沫时,每半夏100斤加白矾2斤,泡1日后再进行换水,至口尝稍有麻辣感为度,取出略晾。 -
茵陈蒿汤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全身瘙痒黄疸医案续 张训景
中医诊断:瘙痒黄疸肝胆湿热西医诊断:梗阻性黄疸方剂:茵陈蒿汤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2025.02.22四诊症状明显好转。同时,患者应定期复查,以便医生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
手足口病 谢江强
大部分患手足口病的孩子都能自行恢复,但每年都有一部分重症病例住进ICU,甚者死亡。一旦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和普通感冒一样,只能对症治疗。得手足口病5天以内的年龄小于3岁的孩子要特别警惕,因为这是重症病例的高发人群。 -
对甘麦大枣汤的一点探讨 陈杏
甘麦大枣汤治脏燥悲伤欲哭,脏燥乃是胆非子脏。近人对胆作用有忽略和混淆。甘麦大枣汤三味药:甘草、大枣、小麦,非润子脏之药,润胆脏之药。小建中汤乃是治胆,非直接治脾胃之方,亦是明确无疑。 -
从胃脘痞满案谈"气机斡旋" 刘颖
患者徐某,女,38岁,自由职业者,主诉胃脘痞满、嗳气频作三年。患者咽中梅核气与胃脘痞满同现,正是"肝气上逆,胃气不降"之铁证;空腹反舒、食后胀甚,暗合"虚中夹郁"之病机。
最新文章
-
伤寒 李华歆
感谢您的大力支持)《伤寒论.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
“胸闷不适大便粘”—经方1剂知,5剂愈 宗琪
诊断:太阴病处方: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减5剂方组:枳实60g薤白60g瓜蒌60g厚朴60g肉桂15g清半夏60g煎服方法:冷水1800毫升左右泡透(开盖煎),水开煮到600毫升,分三次饭后热服。
-
下乡病例-脚外伤呕吐 马亮
外伤马副院长已给予给予清疮缝合了。出血量不是很大,50ml-100ml。病人的呕吐、冷汗是与低血糖相关的,通病仔细询问病史就可以知道,所以就口服葡萄糖就迅速改善症状了。
-
伤寒论桂枝汤加味 张宝华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第20条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很有可能是没有合理的应用桂枝汤。
-
八珍丸加减治月经过少验案 吴春水
张某,女,38岁。患者近半年来月经量逐渐减少,色淡质稀,伴有头晕乏力,心悸气短,面色萎黄,口唇色淡。诊为气血两虚之月经过少证。药毕,月经恢复正常,诸症悉除。八珍丸具有益气补血之功效,方中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健脾益气;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养血和血。
-
国庆应酬多繁忙,葛花解酲护安康 胡松岩
回家免不了要浅酌几杯,或有贪杯者,不酣畅淋漓不罢休,特此推荐一个中药汤头——葛花解酲汤。葛花解酲汤载于元代李东垣的《脾胃论》。有医家用葛根代替,余以葛花仍为首选,取象比类而言,花味甘入脾,花位于植物顶端,具有舒展意思,体现阳性。
-
脉象漫谈 陈锦辉
脉象漫谈谈到中医脉诊,大多数中医师都能如数家珍,三部九候,二十多种脉象均记于心。该脉如果浮现,则不是正常现象,浮是阳位,肾与膀胱相表里,因此,也暗示着膀胱的异常。这先天原阳也称一条真龙,正常情况下,潜藏于命门之中,所以,诊右尺脉时可见沉而小滑的脉象。
-
结肠Ca根治术后寒湿体质治疗案(杨文豪原创医案) 杨文豪
现患者贫血已纠正。另患者诉既往有过敏性鼻炎多年,现晨起流清涕,鼻塞。患者气虚已基本纠正,正需温补全身阳气,再兼顾驱除寒湿。北方现气温急剧下降,患者自觉四肢怕冷麻木感较往年显著减轻。乌梅丸继续服用。
-
顿咳专方(自拟方) 治百日咳 陈锦辉
顿咳专方(自拟方)治百日咳适应证:适应于百日咳痉咳期。而痉咳期以清肺热,解痉宣肺,降逆止咳为重点。方中以百部,芦根,清热润肺止咳。
-
再观吴茱萸汤 张宝华
吴茱萸汤乃《伤寒论》中方,善治水气冲逆之证,且能健胃。故而主以吴茱萸汤温中化饮,补虚健胃。若服吴茱萸汤症不得缓反加重者,其病不在中焦,非中虚水饮所作,当在上焦耳,药不对证,故而有斯论。吴茱萸汤温中补虚,降逆化饮,止呕止痛,良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