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遂半夏汤

2023.08.13 923阅读 评论数 14 49

  热爱中医的朋友请点击下方页面关注小编公众号,获取更多中医知识!☞☞☞



 “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

                     ——佚名


 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经典名方——甘遂半夏汤!且看条文: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病者脉伏,其人欲自利,利反快,虽利,心下续坚满,此为留饮欲去故也,甘遂半夏汤主之。  

 此条的关键在于何谓“留饮”!同篇首论便道:问曰:夫饮有四,何谓也?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 可知“饮”名虽异,然理大概相同,均为“津”行不畅,因“留”而作“饮”!


 故:留饮者,胁下痛引缺盆,咳嗽则辄已,此为“悬饮”!(可参“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


 又:胸中有留饮,其人短气而渴,四肢历节痛。脉沉者,有留饮。 此为“溢饮”,(可参“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


 今病常欲自利,利反快(总拉肚子,而且很急,“欲”字以示主观之急迫感受),虽利,心下续坚满(拉肚子后主观不适稍微好转,很快“心下”处又变得胀满,此“坚”为医者行腹诊而得,“满”为患者主观感受),“心下”为胸之下,腹之上,此处与“胸胁”处大致相同为,“半表半里”之“少阳”分界,今“饮”留于“少阳”未能行表解,而从“下解”,故月曰“留饮欲去故也”!


  “少阳”主通三焦,外接皮肉,内联脏腑,通行津液,今因故而作“饮”,“饮”不得消而聚于“心下”,法当与药温之,然今病脉见“伏”,“伏”为阴盛,以示“饮”势盛大(可参夫水病人,目下有卧蚕,面目鲜泽,脉伏,其人消渴。病水腹大,小便不利,其脉沉绝者,有水,可下之),而其人此时又常欲自利,观“饮”欲从下解,故恐温法不及,故当烈药急下之以顺承病势!仲师治以“甘遂半夏汤”!


          甘遂半夏汤

 甘遂 (大者) 三枚 半夏 (以水一升,煮取半升,去滓) 十二枚 芍药 五枚 甘草 (炙,如指大) 一枚

 上四味,以水二升,煮取半升,去滓,以蜜半升和药汁,煎取八合,顿服之。


 “甘遂”利水之功大矣,通行十二经络脏腑之水,此为“去饮”,“半夏”生于夏半,性燥辛散可蠲饮除痰,此为少阳之“温”药(温者调和之义),“芍药”通行“血痹”而又可“利小便”(可参《神农本草经》),可使“饮”分消从小便出,以缓大便之急,“甘草”缓和急迫之势,生者可通利小便,又可顾及中气,以防为药气所伤,又方得“蜜”煎,一可缓“甘遂”、“半夏”之急烈,又可以和病势之急!以上四药配合,各行其是,攻补相配,可期“饮”除“利”止!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有不到之处尽请批评指正,看病需要医生具体诊断,切不可以身试药,已开启赞赏模式,支持小编原创文章!欢迎大家点赞、在看、转发及邀请热爱中医朋友加入公众号,感谢大家大力支持!目前公众号粉丝3227人!)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李华歆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咳嗽诸药乏效一月余,经方七剂病几无 张宝华

    于2023年11月27日13:36初诊症状简述(刻诊):咳嗽一月余,咽痛两月,曾服用双黄连、头孢类,罗红霉素以及其他止咳药物等均乏效,延诊于余。病已月余,且夫旧恙缠身,非一诊可全功耳。

  • 半夏泻心汤小记 张宝华

    功效与主治半夏泻心汤具有调和肝脾、寒热平调、消痞散结的功效。注意事项使用半夏泻心汤时需注意,如果患者有口干、口苦、大便干燥等症状时不宜使用。总结半夏泻心汤是一种经典中药方剂,对消化道疾病具有很好的疗效。

  • 中医治疗盗汗的临床用药经验总结 崔国宁

    本文将总结中医治疗盗汗的临床用药经验,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一定的参考。治疗效果:经过2个疗程的中医治疗,患者的盗汗症状明显减轻。六、总结与展望中医治疗盗汗的临床用药经验丰富,通过中药治疗、针灸疗法等手段,可以有效调节人体阴阳平衡,缓解盗汗症状。

  • 阳山畈的桃花 陈鹏

    阳山畈的桃花(投稿)文/陈鹏那一年天空蔚蓝孩子们在山涧嬉闹阳山畈的桃花如你的脸庞娇艳欲滴那一年的桃花被阳光和歌声点燃日子也充满了芬芳急匆匆三月桃花九月寒时光拉开距离让我们越来越陌生香枕无眠弹指一挥容颜散尽梦中人已入空门只剩下那寂寞的桃花盛开云睡了月睡了只有

  • 心悸小记 张宝华

    中医心悸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病症,主要与气血不足、痰浊内蕴、寒热错杂等因素有关。诊断心悸需结合病史、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并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 积食的孩子嘴巴有味儿、肚子疼怎么办 谢江强

    积食的孩子嘴巴有味儿、肚子疼怎么办孩子嘴巴有味儿、肚子疼、舌苔很厚、舌上有红点,可能是积食导致脾胃受伤了我们来看下面两个小朋友的舌象图。孩子嘴里有味儿,是由于他们的胃气上逆,把脾胃中消化食物的酸腐之气带到了嘴里。

  • 过敏性鼻炎的针灸治疗 崔乐

    经过反复查阅书籍及对疾病的进一步认识与思考,发现可以用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并且在临床上逐步去探究治疗思路、寻求治疗心得、通过反复总结巩固治疗经验。

  • 看小孩舌苔 谢江强

    所以孩子出现白色舌苔,也有可能是受寒了。而在中医里,鼻子代表脾胃,鼻头出汗说明脾胃里要么有热,要么有积滞。体内有积食的孩子,舌苔中部会比较厚,颜色也会偏黄。因为积食导致身体内有积滞,就有可能会引起体内发热,这种发热会表现在舌苔上,比如说舌苔发黄。

  • 咏细辛 张宝华

    咏细辛也在深山参天地,常欲低湿乐为家;花开花落无人问,一使辛香透九渊。癸卯年辛酉月戊寅日巳时

  • 杂病诊治(二十九) 张宝华

    李某某,女,67岁。腰酸痛,下肢怕风,酸软乏力数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