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潜法治疗反酸案
主诉:反复反酸烧心1年余
无心烦易怒,无口干口苦,多方服药不效,常年自觉足热不能覆被,夜尿3-4次,受凉小便难忍,食欲好,大便正常,夜寐安。
舌淡,苔薄白,中有裂纹,脉不详

辨证:肾寒火浮,火不归原
治法:温阳伏火,引火归元
方剂:潜阳封髓丹合缩泉丸加减
附子10,茯苓30,白术10,白芍15
生姜8, 桂枝10,益智12,乌药10
黄柏10,砂仁6, 龟甲10,甘草10
5剂水煎服
二诊:服药后反酸烧心基本未作,夜尿减少,自觉脚热稍减轻,余如常。
解析:患者食欲好,大便如常,故未考虑脾胃系统,问诊患者平素情绪舒畅,无事烦心,故未考虑肝脾不调,患者自诉夜尿多,受凉则小便控制力差,结合自觉足热,故考虑为肾中阳气不足,水寒不藏龙以致阴火上冲,舌象所示亦无实火征象,故以潜阳封髓丹加减温阳伏火,引火归元,疗效尚可。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伤寒论第一百二十条 张宝华
一百二十太阳病,当恶寒发热,今自汗出,反不恶寒发热,关上脉细数者,以医吐之过也。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饥,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那么太阳病,吐,也可造成问题,最常见是下面两条。阳明病的外证就是身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 -
伤寒论第一百一十三条(二) 张宝华
所以《伤寒杂病论》这本书啊,随便读读是行不通的。我想伤寒可以读一辈子都不长。这条搁个“形作伤寒”,也是没有汗,“脉不弦紧而弱”。 -
疼痛难忍别硬扛!康元丹助你重拾轻松日常 林庆峰
无论是久站久坐的上班族、受老寒腿困扰的长辈,还是因运动受伤的健身爱好者,康元丹都能为你舒缓不适,重启活力生活! -
便秘 谢江强
11岁小儿,面色萎黄,形体较瘦,纳谷一般,口干喜饮,舌红苔少,便下干结,数天一行,小溲通黄,此肾阴不足,不能壮骨润肠,调当滋养为主。全方合之,共奏滋肾固精、益胃生津、润肠通便之功。 -
伤寒论第四十九条(一) 张宝华
四十九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这个样子就不能吃发汗药了,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要津液逐渐恢复,复归常态后,自然就出汗,这个病就可以好的。 -
伤寒论第120条 李华歆
——高尔基1太阳病,当恶寒发热,今自汗出,反不恶寒发热,关上脉细数者,以医吐之过也。此时你仔细想想,发现《伤寒论》第116条有这样的记载:微数之脉,慎不可灸! -
幼儿急疹—育儿路上的纸老虎 谢江强
幼儿急疹的另外一个特征是皮疹,典型的表现是“热退疹出”,但也可以在发热的时候出现,皮疹一般先出现在躯干上,然后蔓延到颜面和四肢,2~3mm大小,呈淡粉色或玫红色,按压可以退色,可以持续1~3天,也有的仅持续几个小时就消退了,消退后不会留下痕迹。 -
论“小便频伴尿痛,尿不禁,夜尿多”案 宗琪
诊断:淋证、尿频处方: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合猪苓汤加减3剂方组:柴胡60g清半夏20g生黄芩20g枳实20g大枣6个赤芍20g生大黄6g肉桂20g茯苓20g桃仁20g牡丹皮20g猪苓15g泽泻15g滑石15g阿胶珠15g煎服方法:冷水1600毫升左右泡透, -
伤寒论第二十八条(二) 张宝华
但它有“小便不利”,小便不利,一般情况下是由气上冲造成的。因此表证同时还有小便不利证侯时,单纯发汗解表是行不通的,非兼利小便不。我们看到的《伤寒论》不是原貌呀!这个方就是桂枝汤的加减方了。 -
小青龙汤加味治愈寒饮咳喘医案 高颖
治以解表散寒,温肺化饮,方用小青龙汤加味。小青龙汤所治之证,核心在于外寒内饮。在临床应用小青龙汤时,需准确辨证。本案在小青龙汤基础上加用柴胡、黄芩、茯苓、杏仁,是基于患者具体症状的灵活化裁。
最新文章
-
日常坐诊 刘艳兵
灸数次后,文先生自觉遍体轻快,气力充足。时至九月中旬,再次为其开具中药汤剂数剂以巩固疗效,文先生此时体质已获良好改善。至年底新冠大流行,文先生染疫后较他人明显痛苦小、痊愈快。目前,文先生身体素质优异。
-
中医治疗大便干的病案分析 崔国宁
通过辨证论治,采用中药方剂、饮食调理、生活习惯调整等综合治疗手段,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便秘症状。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应注意饮食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预防便秘的发生。
-
不同季节坐月子的注意事项 谢江强
秋季坐月子秋季气候多变,有两个特点:风和燥,因此秋季坐月子的新妈妈要注意防风润燥。冬季坐月子冬季室内外气温均较低,新妈妈要特别注意的就是防风保暖了,但相比夏季,少了一份闷热感,会感觉更为舒适一些。
-
善持堂近期医案摘录(六十二)糖尿病波动症 钱开达
善持堂将这种症状定义为糖尿病波动症。善持堂认为某君无糖尿病家族史,有血糖波动史。眼下血糖升高多属血糖波动,应按血糖波动症来治疗,避免不必要的终身服药。
-
中药加减治愈“双眼干涩”2年案 宗琪
患者:李某某性别:女年龄:31岁初诊日期:2024年4月21日主诉:眼干2年余。
-
医案 李华歆
医案面诊患者女年三十余,现居广东深圳2024年4月16日初诊以“产后疲乏无力感数年”为主诉求诊!患者自诉数年前因产后调养不适出现疲乏无力感,常觉身体困重,精力不济,曾口服补益类中成药效果一般,上述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为求中医治疗故来诊求治!
-
莫道心无尘 陈鹏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河南名医陈五一教授、成都中医药大学博导兼儿科主任刘小凡教授,系肖正安肖小儿徒孙。03年参与了国家十五攻关课题“小儿肺炎中医证治规律”研究,并发表论文4篇。年门诊量万余人次。
-
颅脑手术后左腿剧烈凉痛一月,针刺治凉,针起凉减腿热,立杆见影 于军
前天我查体时,因患者说话不清,仅知左腿剧烈疼痛,以大腿前侧为主,双腿凉,左侧明显。患者家属说,患者吃不下中药,西药也是研末后才能喝下。扎针治凉,前天扎了一针,针起凉减、腿热,立杆见影,患者家属很是兴奋。一人疼痛,全家不宁。
-
门诊医案 胡松岩
患者范某,女,32岁。体型肥胖,腹部膨隆,腹肌软,腹部可见皮下脂肪堆积。
-
伤寒论 李华歆
1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