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蓉一日游》

文/陈医生
梅蓉的秋天很黄
到处是漂黄的银杏叶
黄澄澄的稻田
偷得浮生半日闲
携上好友绕村转
良田数顷
勤垦的农人在劳作
天空是那么的蓝
仿佛没有什么忧伤
富春江的水在村外环绕
带走了多少爱恨情仇
时间真的可以冲淡一切
我以前真的讨厌的那些村鸡土狗
似乎也没有那么堵心
白云随风去
妄念化为空
不错 不错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从六经辨证角度分析癃闭对应方剂 崔国宁
从六经辨证角度分析癃闭,有助于准确判断病情,选择合适的方剂进行治疗。临床治疗癃闭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结合六经辨证,准确选方用药,以提高疗效。 -
为什么亲人与熟人最难调? 张娟
说的是医生给至亲之人治病,思想容易被情感所左右,治疗就会畏首畏尾,错失良机。3)调理身体,它的规律不会因为你的有钱或者没钱,熟与不熟,而有所改变。就像一个人为什么会变得逐步成熟,是因为他已经被现实磨平了棱角,思想不再是刚刚从学校毕业时那么天真了。 -
伤寒论之第五十八条 张宝华
《伤寒论》第五十八条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凡病”二字无所具指,这就是范论啦!这是治疗疾病的三大法。这三大法,无论我们用来治疗什么病,适用的都是实的,目的就是攻实祛病,好恢复人体的健康。 -
伤寒论第一百四十八条之我见(三) 张宝华
这是先师观其脉证的结果。接下来说“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这是虚衰的状态,“脉微细”是其脉应,这是正应。 -
经方加减治“腰椎连及尾骨痛20余天“案 宗琪
患者:宗某性别:女年龄:58岁初诊日期:2024年9月11日主诉:腰4、5椎连及尾骨处疼痛20余天。 -
衡门 陈鹏
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洋洋,可以乐饥。 -
失眠 李华歆
小编日常出门诊时会遇到很多人“失眠”的患者,有的人是入睡很困难,有的人是睡了一会就醒了,醒了就不容易再睡,也有的人是虽然能睡着,睡得时间也够用,但是梦多的跟过电影一样,非常刺激,第二天醒了觉得自己跟没睡一样! -
阳虚体质和血虚体质的症状有点类似 谢江强
阳虚体质和血虚体质的症状有点类似阳虚体质和血虚体质的症状有点类似,那么,我教教大家怎么分辨。受寒、作息不规律、其他脏器虚损,都会伤脾阳、肾阳首先,受寒会引起脾阳、肾阳的不足。 -
经方加减辩治—“布氏杆菌阳性”案 宗琪
患者:李某性别:男年龄:63岁初诊日期:2022年10月27日主诉:干呕,下午至夜间发热,饭后胃里胀满不适半月余。左脉浮滑有力略数略弦,右寸浮而有力,右关弦浮数有力,右尺略弦数有力,舌质略暗,苔黄厚腻。 -
方子越大越有效? 李华歆
是因为小编平时接诊患者时发现他们或多或少的对中医有些误解,有些人会主观的认为中医开方,方子开的越大说明医生越有水准,方子开的越大也预示着疗效越显著,真的是这样吗?到底是不是方子开的越大越有效呢?
最新文章
-
崩漏的中药膏方调理 谢江强
因崩漏严重者为急重病证,故其治疗原则为“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塞流”即止血,在崩漏危急时首先采取止血措施;“澄源”即正本清源,治病求因,为治疗崩漏的重要阶段。
-
口中不适三年案一 王建飞
2023年10月15日戈某,女,47岁,初诊。邪犯阳明则口中不适,月经来时肝阴始亏,邪热上犯则头晕频作。服药后变化不大。服药后症状不改善。口中不适稍微减轻,近两个月经常吃螃蟹,总共吃了约二三十只。
-
肠息肉 潘洪波
余在多年临床中总结出,寒热错杂是生成直肠息肉的主要病机。以本方加减,配合丸药,治疗3个月,复查肠息肉消失,胆囊息肉未变。
-
中医怎么解释便秘 谢江强
相关研究证实,便秘甚至还会增加老年痴呆的发病率。目前西医治疗以泻药、促胃肠动力药等为主要手段,虽然能快速缓解便秘症状,但一经停药,病情易反复,长期服药也会增加副作用或产生药物依赖性,甚至加重便秘。
-
胃痛、痞证、嘈杂、泛酸、噎膈医案整理6 谢江强
胃痛、痞证、嘈杂、泛酸、噎膈医案整理6医案50杨某,男,30岁。治以散寒化湿理气,藿香正气散加减。藿香正气散芳香之品为多,芳香药物不宜久煎,故嘱其煎开后,再煎5分钟即可。医案51侍某,女,51岁。配7剂,每剂两煎,每煎取药液200mL,早晚各服200mL。
-
汗证、潮热医案整理6 谢江强
汗证、潮热医案整理6医案35傅某,女,72岁。医案36王某,男,63岁。痰热内蕴,蒸腾于上,则腰半以上颈胸盗汗,口干口黏;苔腻、脉滑,痰热之征。
-
鼻渊整理1 谢江强
鼻渊医案21倪某,男,16岁。主诉:鼻塞流涕间歇发作10年。故以右归丸温肾养元,肾元气足,肺气充实,宣降有力,鼻渊可愈。
-
茵陈五苓散 李华歆
《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黄疸病,茵陈五苓散主之。患者同样是得了“黄疸病”,此时应该“身目俱黄”,而从后面的用方可以推断,患者此时核心病机应该是“水湿夹热”,且湿偏重于热!一本云茵陈汤及五苓散并主之。
-
标题:助力成长,龙生润和膏——让您的孩子赢在起跑线 陈鹏
文/陈医生标题:助力成长,龙生润和膏——让您的孩子赢在起跑线正文【龙生润和膏,植物精华,药食同源,助力孩子健康成长!不仅如此,龙生润和膏还特别针对现代孩子的成长需求进行科学配方,让您的孩子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赢在起跑线!
-
胶艾汤 李华歆
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芎归胶艾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