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第一百五十三条(二)

2025.09.07 1阅读 评论数 0 2
“太阳病,医发汗,遂发热恶寒,因复下之,心下痞,表里俱虚,阴阳气并竭”中,“因”字的含义是“于是、因此”,表示前后事件的因果或连续关系。这个“因”字咱们说说它。从语境上看前因:太阳病本应发汗解表,但可能因发汗不当(如过汗或误汗),导致“遂发热恶寒”(表证未解或加重)。后果:医见汗后不解,于是(“因”)又用下法,进一步误治,导致“心下痞”“表里俱虚”等变证。

  “因”在此承上启下,强调因前一步误治(发汗未解),而引发下一步错误治疗(下法)。

咱们看看“因”的训诂依据。在汉代医籍中,“因”常作连词,表顺承或因果,相当于“于是”“就”。如:第29条:“伤寒脉浮,自汗出……因与桂枝汤。”此处“因”即“于是”。与“复”(又)连用为“因复”,更强调动作的连续性(“于是又……”)。与其他译法的区别:若解为“因为”(表原因),则句意变为“由于发汗导致发热恶寒,所以用下法”,但原文更强调医者主动连续误治的过程,而非单纯因果。“于是”更贴合医者误治的递进逻辑:先误汗,见病不除,于是再误下。

历代注家观点:成无己《注解伤寒论》未直接释“因”,但通篇按误治顺序解读,隐含“于是”之意。尤在泾《伤寒贯珠集》指出:“发汗虚其表,下之虚其里”,将“因复下之”视为误治的连锁反应,亦支持“因”为顺承。

咱们综上总结一下:此处的“因”是连词,意为“于是、就”,体现医者因前一步治疗无效或加重病情后,紧接着采取下一步错误措施(下法)的连贯过程。这种误治的递进最终导致“阴阳气并竭”的危候,凸显《伤寒论》、张仲景先生对治疗次序与误治后果的警示。因此这个字在此处不能小觑。

“无阳则阴独”,古人的阴阳含义广泛,比如阴气、阳气,正气、邪气等,关于阴阳,《内经》论述最为全面,那么此处的阴阳指什么呢?古人以正叫作阳,不正呢?当然是阴了。看这个“阴阳气并竭”指的是什么呢?总而言之正叫作阳气,不正即阴气。在《内经》上就有论述了,阴阳交即是。阴阳交中的阳就指着精气,而阴就指着邪气。这个也如此。“无阳则阴独”,(阳)正气没了,而(阴)邪气独存叫阴独。“阴阳气并竭”,又紧接着“无阳则阴独”,这不好理解呀!其实先生他这里所指有二:一个指的脉内、脉外其气俱竭,二个指正虚竭而邪独在。这个阴阳随其处而有所指,我们不能固化它,这个得搞清楚,否者掉入文字概念的深渊难以自拔后,便再也不知仲景先生所云了。

无阳则阴独,“无阳”,大夫一看人也虚下来了,“复加烧针”,他又加烧针,这烧针更是错上加错了,这哪对头呀!烧针也还是逼大汗嘛,本来就津液亡失,邪独留,烧针热反助邪,而再逼使大汗出,反伤其正,正益虚而邪益盛,复加烧针,于是才发“胸烦”。这个胸烦里它还含着是心脏,阴阳气并竭,不足以养心,心烦而不安。他搁个“胸”字是有所指的。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张宝华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101条 李华歆

    1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1SPRING2024条文开头说的无论是遇到伤寒还是中风,如果能看到典型“柴胡证”的某个症状,哪怕是只有一个,也可以确认就是“柴胡证”,根本不需要样样具备!

  • 伤寒论第九十二条(二) 张宝华

    九十二条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瘥,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四逆汤方。少阴病也在表呀,那么少阴病始得时以不发热为常,“无热恶寒者”嘛,这都明示过了。

  • 失眠多汗案。 李高勤

    李某,男,20岁。2024-10-31就诊主诉:失眠多汗1周。口干口臭,饮水较多,无怕冷怕风,大便一天一次,小便晨起色黄。忌口辛辣、油腻、烟酒。

  • 3个治失眠方子,睡不着、睡得浅、睡不安,可用 林庆峰

    1、归脾汤这个方所治疗的失眠症状主要是因心脾气血两虚所引起的,如果表现又心虚之症如心悸健忘,或是脾虚之证四肢倦怠乏力、腹胀便溏,或是伴有头晕目眩,就可以选择用归脾汤。

  • 醉了整个秋 陈鹏

    醉了整个秋文/陈医生我抱着一条江醉了一整夜无数个鱼儿在怀里黑云在天空中徘徊如同上帝之眼凝视着芸芸众生那个无助的男人女儿因交不起学费跳了江老婆也跟人跑了唯一的电瓶车被没收了他也想拥抱这条江生命如此之轻一片柳叶落在水里没有惊起一丝涟漪昨日和风艳阳今朝枯骨青苔一

  • 伤寒论第六十三条(三) 张宝华

    麻黄汤他不是三两嘛!有喘的表证得解表定喘,麻黄汤得用,但不是整个的麻黄汤,他有汗嘛!汗是里热的缘故,里热则桂枝不可用,麻黄汤把桂枝去了,我们就得做到量体裁衣,个人量身打造,每个处方都是专人定制,一人一方,严丝合缝才圆满解决疾病。

  • 顽固皮肤病1年余,7剂柴龙显奇效! 宗琪

    诊断:三焦瘀滞,湿毒为患处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7剂方组:柴胡60g清半夏20g党参20g茯苓20g生龙骨20g生牡蛎20g肉桂20g磁石20g生黄芩20g生大黄15g生姜20g(切)大枣6个(擘)土茯苓20g仙鹤草60g制附片15g煎服方法:冷水180

  • 分析《太平圣惠方》中治疗小儿夜啼的方 崔国宁

    以下对其中治疗小儿夜啼的方剂进行分析。总之,《太平圣惠方》中治疗小儿夜啼的方剂具有丰富的组成特点、明确的功效主治和一定的用药规律。

  • 阴毒汤—临证治验案 宗琪

    在加上患者精神差,舌质暗,舌下瘀明显,考虑是瘀血为患,故以升麻鳖甲去雄黄、蜀椒汤治疗,加桔梗以宣肺,利咽,调血脉。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主之。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

  • 临证医案 胡松岩

    患者外邪侵袭,余毒未消,机体正气不足以使其内外消散,邪毒走散,流注于关节热毒蕴结,腐筋蚀骨,故见局部红肿热痛,功能障碍,舌红苔黄俱为佐证中医诊断:关节流注余毒流注证。患者李某,男,3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