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节|中医治疗股骨头坏死医案

2025.03.17 1284阅读 评论数 1 43

姓名:张某某 ,女,65 岁 ,南京人, 2024 年 6 月 3 日初诊


主诉:双侧髋关节疼痛伴活动受限 5 余年,加重并不能行走 1 月。


现病史:患者 30 年前因患类风湿关节炎,服用西药强地松治疗,后逐渐出现双侧髋关节疼痛,于南京某院诊断为 "股骨头坏死",方案于手术置换遭患者拒。多年来四处求医,疗效不佳。近 1 月疼痛加剧,无法行走,由轮椅推入我诊室。刻下症见:双侧髋关节剧痛,活动严重受限,全身怕冷明显,面色苍白,精神萎靡。


望闻问切。望诊:面色苍白,形体消瘦,下肢肌肉萎缩,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腻。闻诊:语音低微,气息稍促。问诊:自述疼痛呈持续性,夜间加重,得温稍缓。饮食尚可,但消化欠佳。切诊:脉沉细弱。


既往史:有类风湿关节炎病史 30 年,长期服用强地松等药物。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


病因病机: 患者久患类风湿关节炎,长期服用强地松,伐伤肝肾。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虚则筋骨失养。又因阳气受损,寒邪乘虚而入,凝滞血脉,气血瘀阻,股骨头局部血运不畅,骨枯髓减,终致股骨头坏死,发为本病,属本虚标实之证。


西医诊断:双侧股骨头坏死(Ⅳ 期,根据患者症状、病史及既往影像学检查)


中医诊断:骨蚀(肝肾亏虚,寒凝血瘀证)


治法:补肾壮骨,散寒通络,益气养血。


处方:全虫10g,蜈蚣 4g,土鳖虫 10g,骨碎补 30g,鹿角片 15g,黄芪 90g,党参 45g,川乌 10g,白术 30g,防己 10g,焦三仙 30g,黄芩 6g,生地 9g,茵陈 15g。30剂。用法用量:每日 1 剂,水煎分 3 次温服。注意事项:川乌需先煎 30分;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食物;避免过度劳累及负重。


方解:盖骨蚀之疾,源起肝肾亏虚,气血不足,复感寒邪,痹阻脉络,血行不畅,骨失所养。方中全虫、蜈蚣、土鳖虫,咸寒走窜,入肝经,搜风剔邪,逐瘀破积,畅达经络,以解久病之瘀滞。骨碎补、鹿角片,性温入肾,补肾填精,壮骨健髓,培补肝肾之根本,以助骨质修复。黄芪、党参,甘温益气,健脾益肺,气足则血行有力,助化瘀通络之效。川乌大辛大热,逐寒止痛,祛经络之寒湿。白术健脾燥湿,运化水谷,以生气血。防己利水消肿,祛风止痛,导湿邪从小便而去。焦三仙消食和胃,防补药滋腻碍胃。黄芩苦寒,清热燥湿,以防诸药温燥太过而生热。生地甘寒,滋阴凉血,既能润燥,又可制约药物之温燥。茵陈清热利湿,兼以保肝,解虫类药之毒性。诸药相伍,补泻兼施,寒温并用,共起补肾壮骨、散寒通络、益气养血、清热润燥、解毒保肝之功,使肝肾充盛,寒邪消散,瘀血蠲除,气血畅行,骨蚀渐愈 。



二诊,患者诉疼痛稍有缓解,仍怕冷,活动较前稍有改善。治法:守上方,加强温阳之力。处方调整:上方加熟附子 10g,以增强温补肾阳,散寒止痛之效。熟附子大辛大热,与川乌相伍,温阳散寒之力倍增,以除深伏之寒邪,30剂。


三诊:疼痛明显减轻,怕冷症状改善,可在搀扶下短距离行走。治法:继续补肾活血,佐以通络。处方调整:去川乌、熟附子,加鸡血藤 30g,以养血活血,通络止痛。寒邪渐去,减少大辛大热之品,以防伤阴。鸡血藤苦甘温,补血行血,舒筋活络,使补而不滞,行而不破。嘱适当进行康复锻炼,如髋关节的屈伸活动,但避免剧烈运动。


四诊:患者可自行缓慢行走,髋关节活动度增大,精神状态良好。治法:侧重补益肝肾,兼以活血通络。处方调整:减全虫、蜈蚣、土鳖虫剂量各半,加桑寄生 30g、杜仲 30g,30剂。增强补肝肾、强筋骨之力。桑寄生、杜仲补肝肾,强腰膝,助骨之坚劲,且药性平和,与诸药配伍,使肝肾得养,筋骨自强。


五诊:患者基本可自由行动,仅在长时间行走后稍有不适。治法:巩固疗效,培补肝肾。处方:骨碎补 30g,鹿角片 15g,黄芪 60g,党参 30g,桑寄生 30g,杜仲 30g,鸡血藤30g,白术 30g,防己 10g,焦三仙 30g。用法用量:改为两日 1 剂,巩固治疗。


观此病患,沉疴三十有载,西医诸般手段罔效。今以中医之法,辨证施治,谨守病机,随症加减。初以峻猛之剂攻坚破积,继以温阳通络之品扶正祛邪,后以培补肝肾之药固本培元。数月之间,患者由轮椅代步至自由行动,其效彰彰。西医之于股骨头坏死,多赖手术置换,虽有速效,然风险相伴,假体寿命亦有限。岂若中医之法,从整体而调,阴阳兼顾,气血并治,标本兼施,使机体自复,病痛渐消。此非中医之所长乎?诚可谓中医之道,博大精深,效如桴鼓,善疗沉疴,福泽病患 。


I更多活动文章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赵阳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伤寒论桂枝汤加味 张宝华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第20条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很有可能是没有合理的应用桂枝汤。

  • 桂枝麻黄各半汤治疗风疹治验案 吴春水

    采用桂枝麻黄各半汤进行加减治疗。患者服用三剂后,风疹发作次数减少,瘙痒程度减轻。桂枝麻黄各半汤中,桂枝解肌发表,调和营卫;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杏仁降气止咳,协助麻黄宣肺;白芍和营敛阴,与桂枝配伍,调和营卫;生姜、大枣、炙甘草荆芥脾胃,增白蒺藜。

  • 国庆应酬多繁忙,葛花解酲护安康 胡松岩

    回家免不了要浅酌几杯,或有贪杯者,不酣畅淋漓不罢休,特此推荐一个中药汤头——葛花解酲汤。葛花解酲汤载于元代李东垣的《脾胃论》。有医家用葛根代替,余以葛花仍为首选,取象比类而言,花味甘入脾,花位于植物顶端,具有舒展意思,体现阳性。

  • 脉象漫谈 陈锦辉

    脉象漫谈谈到中医脉诊,大多数中医师都能如数家珍,三部九候,二十多种脉象均记于心。该脉如果浮现,则不是正常现象,浮是阳位,肾与膀胱相表里,因此,也暗示着膀胱的异常。这先天原阳也称一条真龙,正常情况下,潜藏于命门之中,所以,诊右尺脉时可见沉而小滑的脉象。

  • 结肠Ca根治术后寒湿体质治疗案(杨文豪原创医案) 杨文豪

    现患者贫血已纠正。另患者诉既往有过敏性鼻炎多年,现晨起流清涕,鼻塞。患者气虚已基本纠正,正需温补全身阳气,再兼顾驱除寒湿。北方现气温急剧下降,患者自觉四肢怕冷麻木感较往年显著减轻。乌梅丸继续服用。

  • 再观吴茱萸汤 张宝华

    吴茱萸汤乃《伤寒论》中方,善治水气冲逆之证,且能健胃。故而主以吴茱萸汤温中化饮,补虚健胃。若服吴茱萸汤症不得缓反加重者,其病不在中焦,非中虚水饮所作,当在上焦耳,药不对证,故而有斯论。吴茱萸汤温中补虚,降逆化饮,止呕止痛,良方也。

  • 孩子肝气不舒通常会出什么问题 谢江强

    孩子肝气不舒通常会出什么问题孩子肝气不舒,会有一些比较常见的表现。胃气以下行为顺,当肝气不舒,“肝木横逆克脾土”的时候,就会出现胃气上逆的情况。f.有湿疹等皮肤问题肝气不舒严重的孩子,皮肤更容易出现问题。

  • 孩子鼻炎经常犯怎么办? 谢江强

    患过敏性鼻炎的原因多是孩子脾胃虚弱所致,而患鼻窦炎是感冒过后外邪有残留所致。孩子的过敏性鼻炎与积食和不良情绪有很大关系很多家长经常会问我,孩子的鼻炎是怎么回事?孩子一碰到什么刺激,就会打喷嚏、流鼻涕,流的多数是清鼻涕,经常会感觉鼻子堵,里边不通气。

  • 如山的沉默 陈鹏

    如山的沉默文/陈鹏2024.6.16月光下的蜘蛛山像一个沉默的巨人见证了一辈辈人的悲欢一条弯弯的小河在山脚下环绕那一个粗瓷的大碗从爷爷手中传到父亲手中传下来的还有如山的重担以及责任童年是灰色的饥饿的童年转眼我也白发苍苍麦堆在麦仓里牛在牛棚里我又值了一天的班

  • 中药一剂退热案 宗琪

    禁忌:水果,饮料、绿豆类,石膏类,辛辣、油腻、鱼腥等5月19日:家属告知患者突发高热,体温达39℃,遂予以住院治疗,询问中药是否续服,嘱其继续服用,并注意大便次数。5月27日回访:家属述19日续服中药后,出现腹泻,而无不适,当天体温即恢复正常,后一直未在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