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风论咳(3)——咳嗽的治疗思路总结
这是第三篇关于咳嗽的专题文章,近期咳嗽病人开方不多,但反馈都还可以。我现在也不需要虚假宣传来夸大疗效,真真假假,真正的检验者是患者。在平台分享,主要还是总结思路,自我反思,给自己看的同时,顺便挣点积分兑换点东西而已。包括前面提到乌蛇荣皮汤治疗银屑病案,图片为网上搜寻,疗效可供验证,思路仅供参考。以下正文:
咳嗽的辨证论治
咳嗽,病位在肺。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内伤饮食痰饮水湿瘀血,凡干扰肺之宣肃,肺气上逆则为咳。又曰“五脏六腑皆为咳,非独肺也”,是从脏腑气化功能而言,从脏腑整体观而言,非指实质病位。
风为百病之长,外邪皆从风始,是以划分风寒、风热、风湿;肺为五脏之华盖,人身脏腑之第一防线,肺主皮肤,肺卫为人身之表,是外邪入侵之第一屏障。伤寒言,足太阳主一身之藩篱;不同角度对人体屏障功能之认知而已,其实质为一。 讲肺卫受邪,一般从温病出发,“温邪上受,从口鼻而入”;讲表证之始,“太阳之为病,从皮毛始”。此邪气之入路不通,但其致病则一。
风邪干肺,从风论治,以疏风止咳。风咳之表现阵咳、呛咳、时发时止,咳则不能自已,前已论述。治则从疏风止咳,药如苏叶、荆芥、防风、僵蚕、全蝎、前胡、款冬、紫菀、地龙等。实际临床上,苏黄止咳胶囊常开,但仅以苏黄来讲,恐疗效不是特别妥当。故患者有求中药者,再拟息风止咳,药选全蝎为必选。但因全蝎价格昂贵,一般根据整方价格,选1-3g不等。
祛风止咳作为首选首要之治则,但病之由来千般,非一方所能尽治。故需加减,且有时以其他辨证为主,兼疏风止咳而已。
肺之为病,一般外感之证,如风寒、风温之初期,咳嗽不过功能失常,无肺部之病理变化(CT之感染征象等),故轻浅之方如三拗汤宣散风寒,银翘散、桑菊饮轻宣肺卫,止嗽散疏风润肺之咳皆可。但住院病人,肺部感染、肺结核、肺肿瘤、肺气肿等,均有肺实质损伤,一般药物未必能取效。尤其是住院患者经抗感染、抗结核等,咳嗽症状仍不缓解者,一般苏黄、连花清瘟、肺力咳、枇杷止咳等中成药未必见效。这也是方中用全蝎、地龙、僵蚕、蝉蜕等虫类药外祛风邪,内通经络的原因之一。
风寒者,我选麻黄、杏仁、桔梗、前胡之类;风热者,连翘、银花、僵蚕。事实上,临床见证,以初发咳嗽、辨证外感咳嗽的并不多。相对来说,外感病的诊断相对模糊,发病日期是个参考节点,三五天之内,伴鼻塞、流涕、咽痛症状的可以考虑,实际上,入院患者病程1周甚至1月以上常见。去界定外感病是困难的,尽管可以用麻桂汤、银翘散(本人不太用)之类。比如“有一分恶寒即有一分表证”,实际上去追问患者汗出情况、恶寒、惡热的情况,都会有一定的主观性的引导,导致偏差。脉浮为在表,只能说表证可以是浮脉,不能说浮脉一定是表证。 对于新冠初发患者,发热、咳嗽,夜间咳嗽明显,干咳少痰,肺部有磨玻璃影,我选麻杏石甘汤加苇茎汤加全蝎、地龙之类。治疗一例效果可以。真要拿到字面上去写辨证什么,是“风温犯肺”还是“太阳阳明合病”,有点困难。
外感不易辨,从舌脉分寒热;内伤则多痰、多湿、多瘀。痰有二陈平胃三子养亲汤,瘀有血府逐瘀汤。湿则偏向于水饮犯肺。治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选苓甘五味姜辛夏味加全蝎、地龙之属。
湿痰瘀饮,从体征表现看,均属阴性。痰,指痰多、色白、易咳,胃纳差,舌淡苔白腻;瘀可见舌质暗、瘀斑之类;湿饮指舌淡苔白润,甚至有齿痕,但未必咳嗽痰多,有时是干咳少痰,痰不易咯的情况;有些是咽痒、阵咳,仅从舌上看淡润的;选苓甘五味姜辛夏味;实际上是温肺化饮止咳全放在里面了。茯苓、桂枝、白术、甘草、半夏是温肺化饮,细辛、干姜、五味子是伤寒经典止咳药对,温肺、散寒、敛肺气。
有阴就有阳,有寒则有热。我见热者不多,如热象多者,苇茎汤加鱼腥草、金荞麦、蒲公英之属可选。
虚劳久咳,培补元气,补中益气汤、参蛤散等补肺补脾补肾等均可辨证选。
肺之功用在宣肃、在气化;肺之实质则为一团血。肺循环是人身大循环之基石。肺中所流经无非动静脉血液,肺之结构变化比影响血液循环影响氧气交换。是治肺必须活血。补肺必用黄芪,活血则丹参、赤芍、地龙、水蛭之类皆可选。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闲词其一 张宝华
危楼昨夜又西风,落叶知多少。春蝉丝网好过冬,人已四十上老下有小。浊酒清月相顾,悠悠秋千索支影。身客梦里谁为主?山水程程惟天地容平。甲辰年壬申月乙丑日张宝华于客居。 -
经方之黄连汤 郭文龙
张某,女,60岁。遂用黄连汤以清上温下,和胃降逆;甘麦大枣汤以养心安神兼除烦。《伤寒杂病论》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 -
体内有湿气 谢江强
体内有湿气的孩子,可以多吃点儿萝卜萝卜具有帮助身体通气行气、排湿的作用。还有些孩子体内湿气重,可能是吃了寒凉的药物导致的。c.给孩子外用藿香正气水祛水湿对于孩子体内有积食,脾胃虚弱,水湿重的情况,我还建议家长外用藿香正气水。 -
三伏贴 李华歆
知道了啥是“三伏天”后,我们就知道啥是“三伏贴”了,其实古人真的非常牛,他们很早就提出了“治未病”的先进观念,啥叫“治未病”? -
续抑郁症的初步认识及李可四逆汤之用后 张宝华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甘草有类激素作用,于此处可见中西医之雷同处,于心衰治疗殊途同归。 -
池塘浮荷 陈鹏
池塘浮荷文/陈鹏医生2024.5.17天上的白云云卷云舒可有打工的麻恼那飘荡的模样如离乡之游魂絮丝杨柳摆弄着细腰满城飞舞不觉老池塘小荷清凉了一整个夏天竹林幽静有乡里人在劳作他在山里我在房间一样的锄禾路旁边的无名野草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又迎来了一个轮回蜗牛穷其一 -
医案 李华歆
医案面诊患者男年四十,现居广东深圳2024年4月29日初诊以“咳嗽伴咽痒数天”为主诉求诊!患者自诉数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多以干咳为主,并伴咽痒,夜间症状较重,曾口服中西药物效果欠佳,上述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为求中医治疗故来诊求治! -
中西医结合认识舞蹈病 张宝华
现代医学认为,舞蹈病是由于大脑中某些神经递质的异常分泌和传导所致。 -
想方设法,解除舌咽神经痛患者的苦恼(有更新) 于军
今天的这个患者,来自甘肃平凉,女,62岁,主诉是“右侧舌根疼痛3月”,曾在某顶级医院疼痛科某副教授确诊为“舌咽神经痛”,嘱口服卡马西平,并开具局部麻醉药,让患者家属涂抹患处。中药治疗、针刺治疗都对舌咽神经痛的早期疼痛发作,有确切的治疗效果。 -
崩漏的膏方调理心得 谢江强
崩漏是阴道异常出血的总称,是指妇女非行经期间,经血暴下不止或淋沥不尽,二者常交替出现,故概称崩漏。现代医学的功能性子宫出血、女性生殖器炎症、肿瘤等所出现的阴道出血,皆属“崩漏”范畴。故对于本病的虚证及虚中夹实之证,皆可使用膏方进行调治,多可取得良好效果。
最新文章
-
经方实验录之痹症 张宝华
张某某,男66岁。处方:黑顺片25克、细辛10克、麻黄10克、生桂枝15克、麸白芍30克、炒薏苡仁45克、茯苓20克、麸炒白术15克、川牛膝30克、炙甘草15克5帖,颗粒剂,内服一天2次二诊:手脚凉缓解,小腿肚子疼缓解,口干,经常吐痰,面淡暗,舌淡略大苔白
-
经方实验录 张宝华
邓某某,男71岁。患者既往有股骨头坏死,颈椎病,骨质增生,慢性胃炎等病病史多年,曾就诊于多家医院,诊所,经服多种中西药物未得显效而就诊于余。
-
冬至的夜 陈鹏
冬至的夜文/陈老爷我睁着眼睛等待天明左眼代表太阳右眼代表月亮我的眼中只有你水从高山流下慢慢汇入大海由淡变咸如同你的味道村里面的鸡叫了土狗也莫名其妙的也跟着狂吠不知道这些村鸡土狗在兴奋什么老子默默的退了群大街上有很多禽兽在奔走他们要建一座贞节牌坊我摸了摸自己
-
常人对于《外台秘要》茯苓饮的认识 张宝华
外台茯苓饮概述外台茯苓饮是一种中药方剂,主要用于治疗水湿内停、四肢无力、食欲不振等症状。常见问题解答问:外台茯苓饮有哪些作用?答:外台茯苓饮的配方为:茯苓9克、白术6克、枳实6克、橘皮6克、生姜4片、大枣5枚(擘)。
-
黄芪桂枝五物汤 张宝华
总之,黄芪桂枝五物汤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但使用时需注意个体差异和遵循医嘱。
-
颈肩疼痛难忍,经方治疗效佳 宗琪
患者:张某某性别:女年龄:60岁初诊日期:2023年11月24日主诉:颈肩皱紧不适多年,怕凉,双膝凉。
-
胃胀伴反酸1周余,经方加减5剂愈 宗琪
患者:耿某某性别:男年龄:53岁初诊日期:2023年10月21日主诉:胃胀伴反酸1周余。
-
常见中医妇杂病自编记忆歌诀 姚维新
下面简便记忆歌诀为作者结合《中医妇科学》十三五教材进行编配,解决妇科杂病这一章节方剂众多、一方多证、一证多方的记忆难题。前者称为原发性不孕,后者为继发性不孕。
-
感冒如何自治 许春杰
一般来说,感冒会有五个阶段,下面就具体说说这五个阶段都如何治疗。好,这就是感冒第二阶段,记住这个阶段一定要重视,一定要及时治疗,别傻傻的等七天感冒自己好,也别傻傻的只知道喝水,喝水不治感冒。
-
冬雨夜 陈鹏
文/陈医生冬天来的也太快了一层山一层水瞬时在烟雨间如人生之无常一缕残魂穿窗而飞我看见万家灯火下意识的蜷缩着身子灯火与我无关窗外是匆忙的行人各有各的生活他们是要回家吃热气腾腾的饺子吗苦命人继续值班在等待中蹉跎岁月隔江而望远处是灯火通明的江南近处是昏暗的老城区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