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枕的简易救急法
落枕多由于睡眠时头颈姿势不当、枕头高低不适、颈部外伤、颈肩部感受风寒等原因导致,多表现为突发的颈肩部肌肉组织痉挛疼痛、活动受限。一般早上起来发现脖子动不了,可能就是落枕。
根据我的经验,最简单快速的方法是耳穴,推拿、针灸都也有很好的效果。
小时候落枕,哪有医生可以帮忙?妈妈的土办法是用擀面杖顺着肌肉走向擀一擀,过一会儿颈部疼痛就能部分缓解,更方便操作。顺着肌肉经筋的走向依次按摩,手法理筋,也可较快使颈肌松弛而止痛,如果有推拿医师在身边比较受益,但大多数人没有这个福利,只能自己去医院就诊。针灸医生治疗多取落枕穴,位于手背第2、3掌骨间,指掌关节后5分处,该点与食、中指掌指关节成等边三角形。以拇指或食指点按,待有酸胀感觉时再持续2-3分钟即可。有部分患者疗效不错,我有时也用在颈椎病的治疗上,因为这个穴首手颈五穴之一。
我的体会是,耳穴治落枕最为简便。耳穴是中医的治疗手段之一,简单易记。根据张颖清教授的全息胚学说,耳朵是一个倒立的胎儿,故全身各处在耳朵上都有对应。以食指、拇指端旋转按压健侧耳垂上方外侧找准压痛点(大概在轮4、枕、锁骨一片),同时让患者转动颈部,按压1~2分钟左右,疼痛即可缓解。注意:是按压疼痛的对侧耳朵!若仍有不适可能按压部位稍偏,再寻找最痛点继续按压1~2分钟。我曾用此法治疗落枕多例,疼痛均迅速缓解。曾有一位小朋友落枕后在康复科经热敷、电针等治疗无效,简单按压对侧耳垂上方外侧痛点,并让患者轻轻转动颈部,2分钟左右即见缓解,活动自如。
以上方法十之七八均有效,若是以上方法均不见效,多是颈椎损伤,需完善颈椎CT等检查明确病情。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黄帝内经》学习笔记——《素问·天元纪大论》(四) 张焱
《内经》中所记载的古代先贤总是这样理智清醒,心怀天下而充满智慧,和善亲民而又懂得爱护苍生,总想着把好的东西留传给后世,佑护子孙万代。 -
桂枝加桂解析—从经典原文到临床运用 冯彭盛
高血压患者慎用,因桂枝可能升高血压。结语桂枝加桂汤虽出自《伤寒论》治疗奔豚气,但其"温阳平冲"之法可广泛用于多种现代疾病。 -
中医急救:至阳穴治疗胃肠炎 孙成力
至阳穴,止腹痛、止呕吐、止腹泻,在临床多有奇效,对心绞痛也有很好疗效。至阳穴位于第7胸椎突下凹陷中,正坐低头,于两肩胛骨下缘连线中点取穴。以指代针,按压至阳穴对急性胃痛、胃痉挛,疗效神奇,但按压起来比较痛。 -
中医急救:蜈蚣咬伤 孙成力
蜈蚣咬伤,将公鸡倒控,将手指伸入公鸡咽喉沾取黏液,搽抹伤处,痛立止,严重时可饮鸡血。管氏治疗蜈蚣、蛇蝎毒秘方:蜈蚣蛇蝎毒非常,咬着人时痛莫当;或用姜汁或石灰,洗过伤时撒雄黄。被蜈蚣、蛇、蝎蜇伤,疼痛难忍,先用姜汁或石灰水洗伤,洗后涂上雄黄可治愈。 -
七篇大论学习:《素问•天元纪大论》(三) 张焱
周天气者,六期为一备;终地纪者,五岁为一周。这六者上应于天,主司(管)天气,六年为一个周期循环。 -
素问七篇大论学习系列二 张焱
《天元纪大论》(二)帝曰:愿闻五运之主时也何如?因此可以推测,《太始天元册》应该是《素问》中所引用的上古天文学书籍,虽然已失传,但从引用的内容来看,当是古代研究自然变化规律的专书。 -
素问七篇大论学习系列一 张焱
《素问·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一)黄帝问曰: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论言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余已知之矣。医论中记载五运依次相承而主管一定的时段,周而复始并有规律可循,这些我已经掌握了。 -
熵增定律与量子纠缠的奇妙关联 崔国宁
在物理学的广袤领域中,熵增定律和量子纠缠是两个引人深思且具有深远意义的概念。熵增定律主要关注宏观系统的热力学性质,而量子纠缠则侧重于微观粒子的量子行为。然而,要明确指出熵增定律和量子纠缠之间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或者定量的数学联系目前还面临诸多困难。 -
熵增定律与读书的深度关联 崔国宁
在探讨熵增定律与读书之间的关系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晰熵增定律的内涵。从本质上看,人的成长与发展可以被视为一个与熵增定律不断抗争的过程。总之,熵增定律揭示了事物自然趋向混乱和无序的趋势,而读书则是我们对抗这种趋势的有力武器。 -
量子纠缠与中医阴阳关系的探讨 崔国宁
动态平衡在量子纠缠系统中,粒子的状态处于不断的变化和动态调整之中。
最新文章
-
《伤寒论》漫画版-简单易懂3⃣️ 高越超
-
《伤寒论》漫画版—简单易懂2⃣️ 高越超
-
《伤寒论》漫画版—简单易懂1⃣️ 高越超
-
浅谈《金匮要略》痉病辨证及预后 代民涛
痉病的病位在筋脉,由外感风寒、体内津液不足、筋脉失养所致,以项背强急、口噤甚至角弓反张为特征。尽管误治方式不同,但伤津劫液致痉的机理却完全一致。
-
浅谈《金匮要略》血痹病证治 代民涛
血痹属于中医痹证的一种,两者有所不同但又不能截然分开。由此可知血痹治疗的关键在于通阳行痹。总的来说,血痹病是由体虚感受风邪,阳气痹阻,血脉凝滞,从而导致肌肤麻木不仁,治疗关键在于通阳行痹。在临床上要将血痹与痹证加以鉴别,病在筋骨关节以疼痛为主的是痹证。
-
《金匮要略》百合病诊治探讨 代民涛
百合病的治疗原则为养心润肺、益阴清热。正如《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中“百合病者……意欲食复不能食……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所讲。
-
浅谈《金匮》已病防传,虚实异治 代民涛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篇中,“上工治未病”这一条文,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回归《金匮要略》中这一条文讲到的“治未病”,在这里主要是指治未病的脏腑,即防止疾病传变,以免病情更加错综复杂。
-
无症状性血尿,蛋白尿 崔移明
本病临床症状不明显,部分病人可出现肉眼血尿、腰酸痛,故属于中医学中“尿血”“腰痛”等范畴。西医检查1、尿常规可表现为尿蛋白阳性,并可出现程度不等的血尿。
-
肾病综合征 崔移明
肾素依赖型高血压主要与肾脏基础病变有关。肾脏B超、ECT检查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
IgA肾病 崔移明
西医检查lgA肾病尚缺乏特异性的血清学或实验室诊断性检查。
相关方剂文章
-
神经性尿频 卢某,女,48岁,2020年7月25日初诊。 林文强
考虑患者处于绝经前后,尿路无明显涩痛,加益智仁、乌药、山药、金樱子、桑螵蛸、黄芪以固涩精气,加当归以养血活血,加川芎以助血行气,服药7付后尿路症状明显减轻,故守原方加减续服。为巩固疗效,共诊疗6次,服药40余剂,症状基本消失。
相关医书文章
-
肝郁脾虚症 肝郁脾虚证 肝郁脾虚证,中医病症名。是指肝失疏 林文强
又称肝脾不调证。多发生于女性,多因情志不遂,而致肝气郁结,脏腑功能失调。其疼痛乃由肝失条达,气机不利,疏泄失职所致。日久肝气乘脾,除由胁痛外,尚可由食少纳呆,面目虚浮,肢困无力等症状。此由肝气郁结,脾失健运所致。
您用的王不留行子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