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金匮要略》痉病辨证及预后

2023.04.19 380阅读 评论数 0 3

一、痉病简概

本篇探讨痉湿暍病脉证篇的痉病。它以外感风寒为主,与温病热盛津伤以及内伤所引起的痉厥不同。痉病的病位在筋脉,由外感风寒、体内津液不足、筋脉失养所致,以项背强急、口噤甚至角弓反张为特征。

二、病因病机

《金匮要略》原文云:“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夫风病下之则痉,复发汗,必拘急。”;“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这三条论述误治伤津。即误治的方式有二:一是过汗,包括太阳病过汗和久患疮疡而夹有外感表证的过汗;二是误下,太阳中风本应汗解,反用下法,则为误治。表证过汗或误下,疮家兼外感表证误汗,均可更伤津液,筋脉失养,以致痉病。尽管误治方式不同,但伤津劫液致痉的机理却完全一致。这三条原文就是以误治的形式说明,“感受风寒,津液不足,筋脉失养是痉病的病因病机。

三、证治鉴别

痉病主脉为弦脉。据证论治,风寒表虚兼津液不足的柔痉用栝楼桂枝汤治疗;风寒表实,津液不足,气逆于上的欲作刚痉用葛根汤治疗;邪入阳明、热伤津液的阳明痉病用大承气汤治疗。治疗痉证时,根据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急则舒筋解痉治标,缓则养血滋阴治本。

四、相关医案

黄某,女,3岁。患儿手足抽动、强直间断发作2个月,近半个月加剧,每日发作数次。患儿面色青白,消瘦,四肢冷,诊脉时突发双手强直,双脚交叉,阵阵抽搐,历时数十秒,经用手法点穴而止。家属代诉,此次发作为轻,严重时数分钟方能缓解。入冬以来,每遇气候变冷则加重。曾到多家医院诊治,查脑电图、血常规均正常,诊为“小儿抽动症”。经服用镇静药、钙剂、鱼肝油等,抽动、强直发作仍频。

初诊:患儿形寒畏冷,厌食,腹胀,舌淡,苔薄白腻,脉细而紧。先予点穴外治,以救急解痉。其法以拇指点压内关(双侧)、人中、神门。待其缓解,再予“散寒解痉汤”熏洗外治,以散寒温经、引邪外出。

[诊断]痉病

[辨证]寒湿侵袭,经脉不畅

[治法]散寒除湿,疏通经脉

(1)外用方:紫苏30g,荆芥30g,羌活,独活30g,独活30g,白芷30g,菖蒲30g,陈艾30g,川芎30g,姜100g,葱100g。

同煎浓汁,趁热熏肢关节处,稍温后将手足浸入熏洗,洗后重被避风而卧,以得微汗为佳。

(2)内服方:加减当归四逆汤。当归10g,川芎6g,白芍10g,细辛3g,桂枝3g,大枣10g,苏叶10g,高良姜3g,川木通10g,伸筋草15g(3剂)。

煎浓汁频服,每剂服2天。

1周后复诊。患儿四肢温和,手足抽动强直基本消失,仍用前法治疗。

半个月后再诊。患儿面色红润,饮食增加,活泼如常,手足抽动、强直未复发。

《黄帝内经》云:“诸暴强直,皆属于寒。”寒为凝滞之邪,能收引经脉,闭阻血脉,损伤阳气。此患儿先天阳气虚弱,阴寒内盛,收引经脉,故频见手足抽动,强直不断。阳气不充周身,故形寒畏冷,面色青白。浊阴内聚,脾阳困阻,故见腹胀、厌食。舌淡,苔薄白腻,脉细而紧,皆是虚寒内盛之象。法宜温补阳气,散寒化凝。待阳气足则寒气散,寒气散则经脉气血流动,周身肌肉筋膜无不因阳气充达而柔和。该方以当归四逆汤为主药,方中桂枝、高良姜温阳散寒;细辛启少阴阳气,化凝通结;苏叶、川芎辛温走窜,温气行血;当归、白芍养血解痉;木通、伸筋草通利血脉,疏经活脉。全方以温散为主,活血通脉为辅,配以外治熏洗,辛温散寒,引邪从肌表而出。终使寒邪尽散,气血流通,痉挛自止。

五、痉病预后

痉病是一种发作急剧的证候,如果病人正气虚惫,其预后往往是不良的,所以,在《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篇中原文这样谈道:“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曰痉,为难治。”又云:“痉病有灸疮者难治。”太阳病,脉当浮,今反沉而细者,说明正气亏虚,无力御邪。灸疮多为腧穴所在,长期的腧穴不闭并溃疡流脓血,势必伤及人体的气血阴阳。这两种痉病均为正虚邪实,故曰难治。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代民涛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伤寒论全解(3)2~5条 韦秋凤

    太阳伤寒证,寒邪袭表,无论有没有发热,一定会先出现恶寒、体痛、呕逆、脉浮紧四证并列。寒邪袭表,正气与邪交战需要一定的响应时间,所以一旦得伤寒,未必会马上发热,不同的体质有不同的表现。仲景通过此条和上一条告诉我们伤寒病传变的时间规律。

  • 伤寒论全解1阴阳大论 韦秋凤

    在写《伤寒论》之前,先论阴阳气血津液。阴虚了敛阳的能力下降、平衡代谢热(散热)的能力下降,出现的热象,此热是虚热。人体就是一个溶液系统,阳气提供能量动力,使人体这个生命机器得以按照其生命的规律运转。坎中之阳是指人体是一个含有阳气的水液系统。

  • 金匮一起读第23天|百合狐惑阴阳毒病篇第7条 代民涛

    百合病,渴不差者,栝楼牡蛎散主之。栝蒌牡蛎散方栝蒌根牡蛎(熬)等分右为细木,饮服方寸匕,日三服。方中恬楼根之热以生津止渴;牡蛎咸寒镇潜,引热下行,使热不上炎,津生热降。如此则津液得生,口渴自解。

  • 金匮一起读第22天|百合狐惑阴阳毒病篇第6条 代民涛

    百合病一月不解,变成渴者,百合洗方主之。百合洗方右以百合一升,以水一斗,渍之一宿,以洗身,洗已,食煮饼,勿以盐豉也。本条讲述百合病出现口渴的证治。百合病本无口渴之症,但经一月之久而不愈。

  • 金匮一起读第21天|百合狐惑阴阳毒病篇第5条 代民涛

    百合病不经吐、下、发汗,病形如初者,百合地黄汤主之。中病勿更服,大便当如漆。百合病没有经过吐、下、汗等误治,证情如第一条所言,就用百合地黄汤治疗。阴复热退,百脉调和,病自可愈。服药后大便呈黑色,为服生地黄汁所致,停药后便会消失。

  • 金匮一起读第20天|百合狐惑阴阳毒病篇第4条 代民涛

    百合病吐之后者,百合鸡子汤主之。医生如果把百合病的恶闻食臭的症状误认为是宿食停滞而用吐法,不仅会导致心肺之阴愈损,燥热愈增,还伤胃阴扰胃气,所以用百合鸡子汤滋养肺胃,润燥除烦。方中百合养阴清热,鸡子黄滋阴润燥。

  • 金匮一起读第19天|百合狐惑阴阳毒病篇第3条 代民涛

    百合病下之后者,滑石代赭汤主之。本条论述百合病误下后的治法。医者若将百合病意欲食复不能食,口苦、小便赤当作里实热证,误用攻下法,是犯“虚虚”之戒,下后津液更伤,内热加重,并伤胃气,使和降失常。法当养阴清热,降逆和胃,方用滑石代赭汤。

  • 金匮一起读第18天|百合狐惑阴阳毒病篇第2条 代民涛

    百合病发汗后者,百合知母汤主之。百合知母汤方百合七枚(擘)知母三两(切)上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别以泉水二升煎知母,取一升,去滓,后合和,煎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所以应加强清热养阴之效,用百合知母汤。

  • 金匮一起读第17天|百合狐蜮阴阳毒病篇第1条 代民涛

    百合病多因热病之后,余热未清,或由于情志不遂,郁火伤阴而导致的,应根据不同病因,给予恰当的治疗,因此仲景说“各随证治之”。

  • 金匮一起读第15天|痉湿暍病篇第26条 代民涛

    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此外,还可见心烦、气喘、小便黄、口舌干燥、倦怠少气、脉虚等暑伤气津的症状。诸药同用,共奏清热祛暑,益气生津之功。

相关方剂文章

  • 《男女肾虚不孕参考论谈(很有意义)》2020*11*06 林文强

    对于肾虚不孕的选方,很有参考意义。加减法:男子不育可加枸杞子60g,胡桃肉60g,鹿角胶60g,山萸肉60g,巴戟60g,山药60g。药物组成:白术30g,巴戟30g,人参10g,杜仲10g,菟丝子10g,山药10g,芡实10g,肉桂6g,附子6g,补骨脂

相关医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