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一百五十六条(二)

2025.09.12 0阅读 评论数 0 0
这一段也是讲心下痞,用了泻心汤未得效验,所以不能见心下痞就用泻心汤。还是得辩证,咱们中医这个辩证是法宝,只能在辩证上来论治,没有万灵之药,只有对证之药。

可见这条的心下痞在用泻心汤前,他整个的病症是心下痞,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病人的原貌就是这个样子的,而先生的说“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这个“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并不是吃了泻心汤后才有的新病症,先生之所以这么写,就是让我们辨证。心下痞并不是只有泻心汤证,水饮也可以造成心下痞,这条它现的是五苓散证。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的这种心下痞,则非泻心汤所能治,得用五苓散。那么先生的言外之意是心下痞还存在着其他类型方证,我们都得辨证。学习至举一反三时才见圆通嘛,先生他这是有所用心的。

157 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生姜泻心汤方

生姜四两(切) 甘草三两(炙) 人参三两 干姜一两 黄芩三两 半夏半升(洗)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擘)
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附子泻心汤,本云加附子。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同体别名耳。生姜泻心汤,本云理中人参黄芩汤,去桂枝、术,加黄连并泻肝法。

“伤寒,汗出解之后”,伤寒,依法当发汗,发汗汗出,伤寒在表之证已解,表证解了之后,这个病人并未完全康复,他现“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我们要知道这些个病症并不是发汗造成的。像这样的问题常见于平素体质不好的人群。比如平时有慢性胃病的人,这个人胃根本就是不好,他平时就有胃病,但在没生其他疾病时不这么明显。这种情形大家临床久了自然就感受得到了,这是很常见的现象。
可见这个病人根本就有宿病,伤寒治以发汗并没有错误。由于平素就有胃不好,但不明显,伤寒之后才逐步表现出来,这个宿有的胃病彰显出来了。“胃不和”是什么样子的呢?现“心下痞硬”这不就只是痞了,还存在硬,你拿手按心下这块儿,它有抵抗感,你会感觉到发硬。心下痞硬,心下这块儿既痞又硬。这正是人参证。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张宝华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伤寒论第九十九条(二) 张宝华

    那么九十九条同不九十八条有很多相同之处,但九十八条有一个“渴饮水而呕”,九十九条没有,本条有“手足温而渴”,他渴,渴是渴,但不是饮水而呕,没有水逆,所以这条病证可以用小柴胡汤。

  • 伤寒论第九十五条 张宝华

    九十五条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这就是重出太阳中风证嘛,当然得用桂枝汤了。这就通了吧,“救邪风”是禁阻邪风继续为害人体,阻止邪气的危害就是救邪风,“宜桂枝汤”。

  • 伤寒论第九十二条(二) 张宝华

    九十二条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瘥,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四逆汤方。少阴病也在表呀,那么少阴病始得时以不发热为常,“无热恶寒者”嘛,这都明示过了。

  • 中医下乡工作纪要 马亮

    于高新医院中医科工作2年,任副主任。于唐都医院工作期间主要从事各种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累计接触各类肿瘤患者近万人次。除了日常门诊开方,在治疗室进行中医治疗,中医还参与急重症患者的抢救工作,且发挥了主要作用。马医生则进行中医急救,检查病人。

  • 伤寒论第八十二条(二) 张宝华

    真武汤里有生姜,何用?那么我们可以广而扩之,真武汤是不是会有恶心、呕吐呢?但真武汤不搁桂枝,没有明显的气冲,也没有心下逆满这种情形。芍药治腹痛,真武汤搁芍药,水陷于阴证,它配了附子,我推测也可能有腹痛。

  • 下乡无效病例:肺癌术后胸痛 马亮

    下乡病例:肺癌术后胸痛8月12号来到葛玉中心卫生院,现在是11月上旬,快三个月了。病人疼痛是在胸部,神经支配是在胸椎,可以用针刺艾灸,正骨理筋的手法进行处理。要了他的病理,更不是肺部常见的病理类型,可以初步分析这个疼痛是与肿瘤直接相关的。

  • 葛根汤加减治愈“胃肠感冒5天”案 宗琪

    诊断:胃肠感冒处方:葛根汤合附子汤加减4剂方组:葛根60g麻黄10g桂枝15g白芍15g干姜15g大枣4个炙甘草10g茯苓20g生白术15g党参10g木香15g白蔻仁15g砂仁15g丹参15g煎服方法:冷水1800毫升左右泡透,水开煮到600毫升,分三次饭

  • 下乡病例:水肿,中风后遗症 马亮

    结合病人的症状,选用小柴胡汤及五苓散加减。患者系中风后遗症,自己说现在人性格都变了,不受说话了。给予患者葫芦灸,中脘、神阙、关元均可灸到。给予左下肢理疗,仍是温阳之法。

  • 97条 李华歆

    1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抟,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藏府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藏府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

  • 治疗舌苔厚腻的一些心得 陈虹

    “厚白苔”“厚腻苔”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症状。治疗起来也方法颇多,总结一些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整理如下:1、燥湿法,主要针对脾湿重,排便软,不成形,常用治疗药物可选枳实,厚朴,槟榔,黄连,白头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