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三顾茅庐”治发热

2021.07.20 1220阅读 评论数 2 21
    前言:这是一例抗生素大包围的发热病例,在他科住院达一月余,应邀行三次会诊,故喻为“三顾茅庐”。
    患者,男,39岁,因“发热3天”入住我院某科。
    现病史:患者3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开始出现发热,最高体温40度,伴畏寒、寒战,伴有咳嗽,咳少量白粘痰,伴恶心、呕吐,全身乏力,无胸闷、胸痛,无气促,无午后潮热、盗汗,遂来我院就诊,拟“发热查因”收入院。
    体查:颈稍抵抗,呼吸稍促,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
    辅查:胸部CT提示左肺上叶下舌段少许炎性条索灶,血细胞分析提示:WBC 19.5×10 9/L,N% 84.9%,降钙素原 26.08ng/ml。

    入院后进一步完善检查:头颅MRI平扫 增强提示中枢感染(脑膜炎),双侧小脑半球异常信号,拟炎性病变与小灶性亚急性脑梗死鉴别。脑脊液压力170mmHg,脑脊液:红细胞 0×10 6/L,白细胞939×10 6/L,氯 114.2mmol/L,葡萄糖 0.73mmol/L,蛋白 2.81g/L,腺苷脱氢酶33.5U/L。第一次血培养提示肺炎克雷伯菌生长,第二次血培养提示肺炎链球菌生长(对万古霉素敏感)。
    入院后先后考虑过细菌性、结核性、病毒性感染,先后予美罗培南、异烟肼 利福平 乙胺丁醇 吡嗪酰胺、莫西沙星、哌拉西拉舒巴坦、更昔洛韦、多西环素、万古霉素抗感染,仍有反复发热,后考虑不排除药物热,停用所有抗生素。但停用抗生素后仍有发热,6-12最高体温39度,于6-13下午应邀第一次会诊。患者发热,伴畏寒,少许寒战,胃纳及睡眠一般,小便正常,大便黏,舌淡紫,苔白腻,脉细。

辨证:湿瘀互结。
治法:健脾除湿,凉血散瘀
藿香10g 厚朴10g 法半夏10g
茯苓15g 泽泻10g 苦杏仁10g
豆蔻10g 薏苡仁30g 牡丹皮15g
赤芍15g 丹参15g 柴胡30g
葛根15g 甘草5g
                   5付,日一付

    患者6-14、6-15、6-16最高体温分别为38.7度、37.6度、38度,6-17、6-18体温在37.5度-38度之间,6-19第二次会诊,考虑患者虽仍有发热,但热势较前下降,故稍作调整,原方加入砂仁10g、黄芩5g、防风10g,加强祛风、清热除湿,4付。6-20至6-24患者服用中药,早晨体温37.5度左右,下午开始到晚上体温慢慢上升至38度。患者反映虽仍有低热,但没吃中药之前没汗出,吃中药后有汗出,畏寒也好多了。6-25最高体温37.5度,6-26最高体温38度。6-27下午应邀第三次会诊。患者有低热,午后及上夜为主,有畏寒、恶风,有游走性头痛(枕后、前额、两侧),无汗,胃纳可,睡眠一般,大便一日两次,小便清,晨起口干,有口苦,右脉细,左脉弦。舌淡红,苔黄白腻。

辩证:风湿在表,夹热
治法:祛风除湿,清热
麻黄10g 苦杏仁10g 薏苡仁30g
甘草5g 藿香10g 厚朴10g
法半夏10g 茯苓15g 泽泻10g
豆蔻10g 防风10g 川芎10g
柴胡20g 山药15g 熟地15g
砂仁10g 淡豆豉10g 胆南星5g
            3付,日一付
    6-28、6-29最高体温37.6度,6-30、7-1、7-2已无再发热,予办理出院。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温嘉敏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 杨兆荣 资质认证

    病症有变化,治法也随而变之。

    2022-02-03 07:01 评论数 0 0
  • 李高勤 资质认证

    很好的案例,全方以霍朴夏苓汤,三仁汤,麻杏薏甘汤加减,据证加入解表,健脾,化痰湿的药,病因当是湿郁发热。

    2021-07-20 05:48 评论数 0 0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十二指肠溃疡案 孙亮

    患者贾某某,男性,52岁,主因"上腹部疼痛不适1年,加重2月余"于2022年05月11日09时31分由门诊以"1.慢性萎缩性胃炎2.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偏头痛"收住我科。西医诊断:1.慢性萎缩性胃炎2.十二指肠球部溃疡HP(+++)3.偏头痛4.痔疮,热烤

  • 经方实验录之痛经、腹痛 张宝华

    某成年女性患者,36岁初诊:流产后现腹痛两年余,伴有经前头痛,例假收尾下腹部疼痛,经后头晕,月经干净后下腹部仍然痛,用手按摩或者换体位缓解。既往有流产,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病病史。

  • 耳鸣的调理 谢江强

    引起主观性耳鸣的原因多种多样,常见的病因有外耳道炎症,耵聍异物,中耳炎,肿瘤阻塞,鼓室内病变,耳硬化症,梅尼埃病,耳毒性药物中毒等。(五)耳鸣的膏方调理《极简膏方治百病》。

  • 脑漏医案整理 谢江强

    脑漏医案23吴某,女,28岁。继上方巩固调理1个月余。肾气虚,气失固摄之权,脑髓不时泄漏,则为脑漏,鼻流清水样涕,即其兆也。医案24沈某,女,55岁。前后服10剂病已。

  • 标题:助力成长,龙生润和膏——让您的孩子赢在起跑线 陈鹏

    文/陈医生标题:助力成长,龙生润和膏——让您的孩子赢在起跑线正文【龙生润和膏,植物精华,药食同源,助力孩子健康成长!不仅如此,龙生润和膏还特别针对现代孩子的成长需求进行科学配方,让您的孩子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赢在起跑线!

  • 黄帝内针治疗胃胀痛效如浮鼓 夏耀飞

    黄帝内针治疗胃胀痛效如浮鼓麻某某,女,54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叶寨村,2023年11月1日初诊。这就是黄帝内针所谓的“6321”法则,6指的是六经,3指的是三焦,2指的是左右,1指的是阿是穴。

  • 经方实验录 张宝华

    此乃厥阴病,气血不足,寒热错杂兼血淤,重用吴茱萸破阴寒,他药扶正祛邪襄助之。桂枝10克、茯苓10克、赤芍10克、桃仁10克、牡丹皮10克、吴茱萸15克、人参10克、干姜10克、大枣10克、半夏15克、黄芩10克、炙甘草10克五剂,日一剂,水煎服。

  • 小柴胡汤(2) 李华歆

    以上“加减法”完全是根据患者服用“小柴胡汤”后可能引发的各种病情变化来对应处理的,它提现了仲景“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原则!

  • 小儿常见病的经验方及治疗 曹雪盼

    发病年龄以学龄期儿童居多,男孩多于女孩,发病率约5%。遗尿自除小儿哮喘哮喘是在气道高反应状态下,由于变应原或其他因素引起的可逆性的气道阻塞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发作性咳嗽和带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可自行或经治疗后缓解。

  • 重温一下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张宝华

    三、适应症1.神经衰弱:对于长期失眠、多梦、易醒的患者,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提高精神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