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辩治多年便秘腹胀案

2022.10.05 984阅读 评论数 2 8

患者杨某某

性别:女

年龄:56岁

初诊日期:2022年9月9日

主诉:易汗(膻中穴往上比较多),便秘,胃胀多年。

现病史:患者述平时出汗很多,以膻中穴往上至头部较为明显,伴胃胀不适,自觉胃脘部(膻中穴下)彭满饱胀,饭后加重,排气后舒服但一般不排气,纳可、眠一般,近日梦多,小便偶有尿痛,小便时自觉腹部不适,大便3-5日一行不畅,往来寒热,冬天手脚凉,口中黏腻有口气,脐上下左右压痛,左下腹压痛,双胁肋叩击痛(右重),左脉沉偏无力,右脉沉略迟稍无力,舌质淡红,苔半边苔(左边略厚)略水滑。

诊断:太阴病

处方:柴胡肉桂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加减4剂

方组:柴胡60g     肉桂20g    生黄芩20g   炙甘草15g

生牡蛎15g   干姜15g    天花粉30g   当归15g

川芎15g     茯苓20g   生白术20g    泽泻40g   

白芍80g

煎服方法:冷水1800毫升泡透,水开后煮到600毫升,分三次热服。

禁忌:水果,饮料、绿豆类,石膏类,辛辣、油腻等

9月13日二诊:患者述服药后出汗减少,心下闷减轻了,小便不适减轻,左膝关节疼痛,梦多,双脉仍偏沉无力,但较前略有改善,舌质淡苔薄白略水滑,予上方基础上+醋元胡30g  狗脊30g  续方4剂,方药如下:

柴胡60g     肉桂20g    生黄芩20g   炙甘草15g

生牡蛎15g   干姜15g    天花粉30g   当归15g

川芎15g     茯苓20g   生白术20g    泽泻40g   

白芍80g     醋元胡30g  狗脊30g

9月17日三诊:患者述仍汗出明显,大便不畅几日一行偶有便干,心下及小腹涨痛(小腹明显),打嗝排气后舒服,舌体偏胖大,苔腻略厚,舌质淡,舌下瘀不明显,左脉:寸沉有力,关沉大略滑有力,尺沉略滑有力,右脉:寸浮有力,关浮大有力沉取有力,尺沉有力,更方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小承气汤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3剂,方药如下:

枳实60g    全瓜蒌60g   薤白60g    厚朴60g

肉桂15g    赤芍30g     炙甘草20g   生龙骨30g

生牡蛎30g  生大黄30g

9月25日四诊:患者述服药后心下胀满感明显减轻,站立时心下已不觉明显膨大了,小腹仍涨,用药期间大便几乎每日一行,排后舒畅,仍有汗出但明显减少了,起码不淌汗了,舌脉变化不大,予上方基础上+浮小麦20g   生龙牡各45g  赤芍易白芍  砂仁15g  白蔻仁15g,续方4剂,方药如下:

枳实60g    全瓜蒌60g   薤白60g    厚朴60g

肉桂15g    白芍30g     炙甘草20g   生龙骨45g

生牡蛎45g  生大黄30g   浮小麦20g   砂仁15g

白蔻仁15g

回访:患者述26日服药2顿后,从下午4点左右至夜间22点多,排便10余次,皆为黑褐色黏便,患者虽略有肛门不适,但无乏力疲劳,自觉排后身上非常轻快,嘱其注意排便数量及时调整用药次数,27日回访晨起2次,夜间9点以后4次,但颜色逐步变黄了不黑了

10月4日五诊:患者述心下不适感很轻微了,小腹胀也明显减轻了,出汗也明显减少,活动后仍有轻微汗出,大便一天一次,偶有隔天一次,但述左膝关节疼痛,腰脊痛,舌苔薄白略厚水滑,双脉偏沉稍无力,更方桂枝加苓术附汤加减4剂,方如下:

桂枝45g     白芍45g     炙甘草30g     茯苓45g

白术30g     制附子30g   狗脊30g       川牛膝20g

醋元胡30g   杜仲20g     红花20g       生姜45g

大枣6个     生大黄15g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宗琪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抵抗力下降医案整理 谢江强

    医案140曾某,女,23岁。火降则气生,气生则阳气足,阳气温煦机体,则冬季无畏寒怕冷。医案141朱某,女,80岁。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

  • 厌食 谢江强

    造成厌食的主要原因是家长喂养不当以及儿童自身不良的饮食习惯。中医学认为,小儿厌食病在脾胃。小儿食欲不振,厌恶进食,食之无味,多食或强迫进食后出现脘腹饱胀感,胸脘部憋闷感,频频打嗝,形体偏瘦,面色欠佳,精神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腻,脉尚有力。

  • 少阳阳明合病伤阴证病例诊疗分享 郭文龙

    现病史:患者1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胁肋部胀满不适,逐渐加重。少阳阳明合病火热伤阴,津液亏虚出现自觉发热,两颧潮红,小便少色黄。舌红苔黄腻是阳明证的象,脉细数是阴虚证的象。此病例分享与同僚们共同学习讨论,并批评指正,感谢

  • 头晕的医案整理1 谢江强

    陈某,男,53岁。主诉:头晕间歇发作1年。医案109程某,女,31岁。现病史:3个月来头昏间歇发作,昏时恶心,月经先期,20余天1行,量多色红有血块,末次月经于10月17日来潮。

  • 中医面瘫证法方药 李新明

    外感风邪,如遇风雨、阴寒、饥饿、疲劳等诱因,卫外功能减弱,邪气乘虚而入,痹阻脉络,导致气血运行不畅,面部肌肉失去濡养,筋脉弛缓不收,进而引发面瘫。

  • 泄泻、便秘、肠风医案整理1 谢江强

    泄泻、便秘、肠风医案整理1泄泻、便秘、肠风医案63周某,女,53岁。复诊诉,服药一半病瘳。理、法、方、药一线贯穿,故药服两剂病瘳。医案64唐某,女,65岁。现病史:大便溏而排便不爽3年,排便1天3次。

  • 医生,我是右侧前胸痛,你为什么要摸我肚子? 于军

    今天上午,一位男性患者,右侧前胸疼痛一周。而在日本,日本医家早在600年前就开始提倡腹诊。

  • 胃痛、痞证、嘈杂、泛酸、噎膈医案整理5 谢江强

    胃痛、痞证、嘈杂、泛酸、噎膈医案整理5医案48王某,女,63岁。主诉:胃痛吐酸3个月。医案49冯某,女,28岁。现病史:患者7年来胃脘胀痛间歇发作,得食可减,嗳气不泛酸,大便调,多梦。方中木香、陈皮、檀香理气疏肝解郁,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理气健胃。

  • 视疲劳的中医解释 谢江强

    中医称之为“肝劳”。视疲劳若长期得不到改善,会引起视力下降,甚至提前出现老花眼等,严重的还会引发各种眼部疾病。如果视疲劳长期存在、无法得到改善,病情加重,甚至会引发干眼症、青光眼等严重眼部疾患。

  • 口腔异味一则 曹雪盼

    患者男28岁主诉口腔异味三月余,患者自述平时睡醒后及饭后见口腔异味口黏痰多白色平时胃口可无口干口苦胸闷晨起恶心晚上躺时恶心加重睡眠可大便一般小便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