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

2022.06.19 476阅读 评论数 1 8
很多人体检发现胆固醇或者是甘油三酯高了,因为本身没什么症状就不在意,但其实高血脂的危害有很多,它会损伤腐蚀我们的心脑血管,从而导致冠心病、心律失常、脑梗死等等严重疾病的发生。

目前西医治疗高脂血症就是用他汀类药物降胆固醇、贝特类药物降甘油三酯,但这两种药都需要长期服用并且还有可能损伤肝功能。而中医药在调理血脂偏高方面还是具有很大的优势的。那么中医怎么看待血脂高的问题以及如何调理呢?今天沈医生就来跟大家详细聊聊。

血脂高,血行不畅,其源在脾!7味中药,清湿浊,畅血脉,巧化解
中医学认为多余的血脂乃为血中之痰浊,其病在血,其源在脾。为什么说多余的血脂呢?其实血脂也是我们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是我们体内的食物经过脾的运化而生成的精微物质,顺着血液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滋养我们的五脏六腑及皮肤、四肢等。



但如果我们吃进去的高脂肪的食物过多,脾胃来不及处理完全,或者饮食不规律脾胃功能受损了,这个时候脾升清、胃降浊的功能就会出现问题,清浊不分、身体内的垃圾处理不掉,就会产生痰湿积聚的现象,痰入血脉就形成了高脂血症。

血脂高,血行不畅,其源在脾!7味中药,清湿浊,畅血脉,巧化解


那么高脂血症如何进行调理呢?跟大家分享一个化浊祛湿通心方。方子组成只有七味药:茯苓、藿香、厚朴、枳实、杏仁、郁金、茵陈。茯苓主要功能在于健脾祛湿、化痰利水,茯苓为治痰主药,痰来源于水和湿,所以茯苓也可行水祛湿,可谓一药多功;杏仁宣通上焦肺气,肺为水之上源,肺气通畅则湿亦可祛除

血脂高,血行不畅,其源在脾!7味中药,清湿浊,畅血脉,巧化解


厚朴主要功能在于行气降浊,气滞则湿浊停聚,气顺则湿去浊散;枳实行气消积,导滞通便,浊邪可从大便而去,具有降脂轻身之功效;藿香芳香化湿,醒脾和胃,与厚朴同用,芳香化湿浊之效更强

血脂高,血行不畅,其源在脾!7味中药,清湿浊,畅血脉,巧化解


郁金活血祛瘀、理气止痛,且有舒肝利胆之效,肝胆疏泄功能正常,有利于脂类物质的代谢;痰湿之邪多郁而化热,故予以茵陈清热利湿。诸药合用,可达到健脾利湿、化浊降脂、通利血脉的功效。

血脂高,血行不畅,其源在脾!7味中药,清湿浊,畅血脉,巧化解
本文配伍仅供参考,中医讲求辨证论治,主张一人一方,且没有通用的量,请勿盲目使用。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潘洪波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从“塞因塞用”论治腹胀便秘案 宁加银

    患者,女,49岁,主诉:便秘3+年,腹胀2周。胃纳增,腹胀消,矢气增多,大便每天一次,面色进一步好转。②患者心悸之状,不能等同瘀血论治,盖丹参,川芎,山楂,活血消食药用的较多,亦损伤患者中阳之气。再次追问病史,可知患者年49,绝经后气累加重。

  • 茵陈蒿汤 李华歆

    ——爱因斯坦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茵陈蒿汤!小便不利与腹满均是水湿停留的表现,身黄鲜明为热重,可与“茵陈蒿汤”治之!金匮谷疸之为病,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为谷疸,茵陈蒿汤主之。

  • 脉法心悟(十三) 陈玉佳

    蒋右,31岁,反复闭经2年,近2月未行。马右,29岁,结婚1年未受孕,月经后期,不规律,量少,色淡。别右,45岁,经前一周失眠头痛1年,经尽头痛自缓。月经来潮头痛减轻,后加减变化而愈。医案来自《张西俭脉论脉案》,经删减。

  • 小陷胸汤 李华歆

    ——佚名话说如果一个人得了“小结胸病”会怎么样?《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138条: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 中风的辩证论治 张宝华

    2.中风后遗症患者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 产后失血过多,补益肝肾为要 谢江强

    产后失血过多,补益肝肾为要小刘三周前产下了一个胖娃娃,但是由于当时失血过多,整个人昏睡了一天一夜,醒来后才看到了她的小宝贝。我告诉小刘的丈夫,她的症状都是因为生产时候失血过多,出院后也没有补血养血,阴血不足,体内化燥化热所造成的。

  • 茯苓饮 李华歆

    ——赫尔岑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外台茯苓饮!外台茯苓饮茯苓三两人参三两白术三两枳实二两橘皮二两半生姜四两上六味,水六升,煮取一升八合,分温三服,如人行八九里进之。而外台茯苓饮的方证就可以理解为针对那种里虚痰饮内盛,并伴气滞的患者!

  • 头疼咳黄痰案 李高勤

    2023年11月就诊[主诉]:感冒后头疼,眼眶疼,咽喉疼1周。咳嗽咳痰,咳黄痰,咳不出,小便黄,大便2天未上。可以考虑用苇茎汤,清肺化痰。

  • 忌口 陈鹏

  • 失眠案一则 曹雪盼

    important;">辨证:肝胆之火渐灭阴血虚之象渐露治则以疏肝健脾滋阴宁心为主处方如下: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柴胡14g黄芩6g法半夏9g党参10g茯苓15g生龙骨15g(先煎)生牡蛎15g(先煎)天花粉12g麦冬15g白术15g炙甘草6g桂枝9g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