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第一百三十八条(一)

2025.07.01 0阅读 评论数 0 0
一百三十八 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小陷胸汤方

黄连一两 半夏半升(洗) 瓜蒌实大者一枚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瓜蒌,取三升,去滓,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前面说了这么多的结胸证为大,和大对应的是小,大结胸证少见,但是个很棘手的病证,处理不好会死人的,医者要掌握好这个火候,那么还有一种小结胸,这个小结胸证还是比较常见的,咱们一起看看先生是怎么说的。他说“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这段条文呢,《玉函经》上是“小结胸者”,余者一样的,用“病”或者“者”都行,“者”也行,“病”也行,意思都差不多了,没什么大问题。

那么小结胸是“正在心下”,这与大结胸就不一样了,小结胸结的面儿结要小得多,所谓的正在心下,也就是在胃这块儿,它结的范围是有限的,不像大结胸那样的面积大,结得那么深、那么重,所以“按之才痛”,你要是不按病人大多数则不痛。“脉浮滑者”,有个脉浮,是这个病结得比较浅之征,滑呢?滑脉主热也主水,小结胸也是结胸证,也是关乎到水热互结,只是其程度较之大结胸要小的多,所以脉浮而且滑。前面讲了,“脉浮大者,下之死”,就是有结胸也是小结胸,小结胸用大陷胸汤那是很糟糕的,会有下利不止而死亡的可能,这点大夫一定要注意,若不然,你一剂药下去,转身就找你来,他有死人的危险,至少病人病情加重,他不舒服的很,也就回来劫难折腾你。那么这个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的小结胸证较之大结胸证轻,因此呢方药也不能重用,所以用小陷胸汤。

小陷胸汤和大陷胸汤是截然不一样的,小陷胸汤用的是黄连、半夏、瓜蒌实。黄连是祛热,半夏是祛水,那么瓜蒌实呢?瓜蒌实这个药,《神农本草经》说它“味苦,寒。主消渴,身热;烦满大热,补虚安中;续绝伤。”《名医别录》说它“无毒。主除肠胃中痼热,八疸,身面黄,唇干口燥,短气,通月水,止小便利。”黄元御在《长沙药解》说瓜蒌“味甘、微苦,微寒,入手太阴肺经。清心润肺,洗垢除烦,开胸膈之痹结,涤涎沫之胶黏,最洗瘀浊,善解懊憹。”那么现在医家总结前人的成果为瓜蒌味甘、微苦、性寒。归肺、胃、大肠经。有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的功效。用于肺热咳嗽,痰浊黄稠,胸痹心痛,结胸痞满,乳痈,肺痈,肠痈肿痛,大便秘结等。瓜蒌临床应有全瓜蒌、瓜蒌仁、瓜蒌皮、瓜蒌根等,它整个的都能入药,其果实、根、种仁等均可入药,瓜蒌根即天花粉。 从前人的用药来看,瓜蒌苦寒能去热,味甘还有点补虚的作用,尤其是瓜蒌根,也就是天花粉能生津,治消渴很不错,你看《神农本草经》就说天花粉“味苦,寒。主消渴,身热,烦满大热,补虚安中,续绝伤。”它也苦寒清热,清热生津。这个瓜蒌能祛痰,可清热涤痰,另外尚能宽胸散结,还有润燥滑肠,对于便秘,尤其瓜蒌仁甘寒可润下。临床应用来看,要是大量用瓜蒌确实有点解凝缓下的作用,但不像大黄那样的大下,综合前辈们的用药精华,我们得知瓜蒌是个微苦寒的去热药,相对于大黄、芒硝类是很温和的祛热药,它也是苦寒祛热,解凝祛热,但力量上是有限的,因此对于小结胸证不要大量用方可去其热,故而先生用瓜蒌大者一枚,这个瓜蒌平均一枚约四十五克,大的一枚可达一百二十克。一百二十克这个量可不小了,不可不谓之大剂了。这个瓜蒌实,有的人给变成了瓜蒌仁,这是不合理的,瓜蒌实是果实的实,就是整个的瓜蒌,就是咱们现在用的全瓜蒌,而瓜蒌仁是瓜蒌的种仁,这是明摆着的事实,岂能乱用。用一个瓜蒌,整个一枚大瓜蒌实,这个量可够大的了,为的是适应小结胸证这个病态下所需要,只有这样的使用方可吻合其病理病机。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张宝华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中医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认识与草药治疗 崔国宁

    风邪犯肺,肺气失宣,水道不利,可致小便不利等泌尿系统疾病。脾气虚则运化失常,水湿内停,下注膀胱,可引发泌尿系统疾病。

  • 伤寒论第一百四十八条之我见(二) 张宝华

    从这个手足冷,微恶寒,大便硬来看,这是寒实结的反应。

  • “乏力伴经前头痛腰酸”—经方加减二诊愈 宗琪

    患者:王某性别:女年龄:43岁初诊日期:2024年8月31日主诉:乏力,贫血,经前头痛,经期第3天有大血块。《伤寒论》318条.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 月经过多治验案 吴春水

    月经过多治验案张某,女,35岁。患者服用10剂后,月经量减少,色转红。继续服用5剂后,月经正常。诸药合用,共奏补气养血、固冲止血之功,有效改善患者气血两虚之证,调节月经。

  • 根据治疗医案对“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提出一点理解! 黄阁

    《黄帝内经素问》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夜热早凉,热退无汗,热自阴来者,青蒿鳖甲汤主之。根据“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我构想出一个故事:冬天北方寒冷,在人还能接受的范围内大家居家不出(表)。

  • 多年胃寒不再难缠,这张方子用的跟别人不一样!(包头中医) 翟宝利

    患者喝完前四副后,胃寒症状明显好转,其它症状随之减轻,效果很好。受家父医承影响,发扬包头翟氏中医。②此文章为本人原创,如发现他人盗用此医案,必追究法律责任。

  • 四逆散重用芍药,治疗情志不畅 陈玉佳

    情志不畅,日常多见,女性尤其多。索性药物方面,对于情志疾患,也可以起到不俗的作用。西医的抗焦虑,助眠药物,往往治标不治本。中医善于调理,对此疗效显著。用金钱来治疗贪婪,用休息来治疗懒惰,无异于饮鸩止渴。

  • 面瘫 李华歆

    患者述其于数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面瘫症状,左侧额纹消失,左侧眼睑不能自主闭合,左侧鼻唇沟变浅,说话时嘴角偏向于左侧,作鼓气动作时自觉漏气,耳后有胀痛感,患者曾服用中药汤剂及针灸疗法治疗后上述症状稍改善,上述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为求治疗故来诊求治!

  • 3剂中药治愈“身痒夜重2月余”案 宗琪

    患者:马某某性别:男年龄:9岁初诊日期:2024年6月22日主诉:身痒,夜间痒甚2月余。现病史:家长代述孩子身上痒2个来月了,夜间痒的厉害,一挠红一片,伴纳差,舌部裂纹,舌质淡红,苔薄略厚,大便1-2天一行,时有费劲,夜间张嘴呼吸伴打呼噜,脉浮有力。

  • 经方实验录之崩漏 张宝华

    既往有月经不调病史,青霉素过敏。气虚固摄无权,波及冲任,可使经血不断,病发崩漏。脉沉寸关甚,阳气沉郁不得升且不足也,随其脉证,调心治其因,草木熬汤襄之,宜仲景温经汤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