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医案一则

2025.03.14 590阅读 评论数 0 5
为什么鼻炎反复发作?可能是这两类体质!  
最近门诊70%的鼻炎患者,检查报告都写着“过敏”,但吃抗过敏药只能管几小时,一停药立刻鼻塞打喷嚏…  
中医视角看鼻炎,根源在体内能量失衡:  
❶ 脾肾阳虚型:怕冷、手脚冰凉、腰酸腿软,鼻涕像清水流不停(遇冷加重)。  
❷ 脾胃湿热型:口苦口臭、大便黏马桶、头昏沉,鼻涕黏稠带血丝(夏天更严重)。  
→ 这类鼻炎本质是“阳气不足+寒湿/湿热淤堵”,单纯洗鼻喷药治标不治本!  
 
---
 
🌱 经典方解析|麻黄附子细辛汤的“破冰行动”  
针对脾肾阳虚型鼻炎,中医常用《伤寒论》中的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近期治疗一过敏性鼻炎医案,具体处方如下:
麻黄 10克、细辛 10克、黑顺片 8克先煎
白芷 10克、干姜 5克、薏苡仁 30克
辛夷 10克包煎、炒苍耳子 10克、竹茹 10克
茯苓 15克、炙甘草 6克  石膏 10克先煎
防风 10克、生黄芪 15克


举个栗子🌰:  
麻黄像“冲锋兵”打开毛孔排寒气,附子如“充电宝”给肾阳蓄能,细辛则是“除冰剂”疏通鼻窍,三药联手化解体内寒湿淤堵!  
 
---
 
🌟 延伸配伍|加减药方应对复杂体质  
原方基础上,临床常根据症状调整:  
❶ 湿热明显(舌苔黄腻、鼻涕黄稠):  
  - 加薏苡仁30g+竹茹10g,增强利湿清热功效(如图中处方)。  
❷ 鼻塞严重:  
  - 加辛夷10g+苍耳子10g,药力直通鼻窍(需包煎防刺激)。  
❸ 气虚易感冒:  
  - 加防风10g+炒白扁豆15g,提升脾胃运化力,减少复发频率。  
 
---
 
🚫 注意事项|这些情况别乱用!  
⚠️ 禁忌人群:  
- 高血压、甲亢、实热体质(口渴舌红苔黄)禁用麻黄、附子!  
- 孕妇、儿童需医师调整剂量(如附子减至3g,细辛减至3g)。  
⚠️ 煎煮重点:  
- 黑顺片先煎40分钟去毒性,细辛不过量(《药典》规定每日≤3g,此处为短期治疗量)。  
- 药液分3次温服,服药后避风2小时,忌食冷饮、海鲜。  
 
---
 
🌿 日常调理|断鼻炎的根靠习惯!  
❶ 晨起搓鼻法:双手大鱼际搓热,上下摩擦鼻翼两侧(迎香穴)3分钟,提升鼻腔御寒力。  
❷ 食疗辅助:  
  - 脾肾阳虚:羊肉山药汤(加生姜3片)每周2次。  
  - 脾胃湿热:赤小豆薏米粥(炒薏米+茯苓各15g)每周3次。  
❸ 节气防护:  
  - 春分前后昼夜温差大,出门戴棉纱口罩+围巾护住大椎穴。  
  - 室内用苍术+艾叶烟熏(每周1次),净化空气抑制尘螨。  
 
---
 
💬 高频问题答疑  
Q:喝多久能停?会伤身吗?  
A:急性期连用7天,症状缓解后改为隔日1剂,总疗程不超过21天。方中附子、细辛为短期“战术性用药”,中病即止不伤正气。  
 
Q:西药和中药能一起吃吗?  
A: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可与中药间隔1小时服用,但孟鲁司特钠可能减弱麻黄发汗作用,需医师评估!  
 
---
 
🌱 鼻炎不是绝症,但需要你给身体一次“重启”的机会!  

---  
声明:本文仅为经验分享,具体用药请面诊医师,个体化调整哦!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丁龙龙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消渴病 谢江强

    消渴病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复因情志失调、饮食不节等原因所导致的以阴虚燥热为基本病机,以多尿、多饮、多食、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典型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消渴病变的脏腑主要在肺、胃、肾,尤以肾为关键。本节之消渴病与西医学的糖尿病基本一致。

  • 改良阳和汤疗脂肪瘤 张宝华

    改良阳和汤正堪与之。肝肾虚,则为腰脊痛,咸温入肾补肝,故主腰脊病。

  • 病毒感染咳嗽验案 宁松云

    案一刘某,女,70余岁。案二王某,女,29岁,上呼吸道感染咽痛扁桃体化脓。其母病愈怕遗留病毒,至医院复查,接触了其他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回家后再次发热、咳嗽、咽痛,自行使用前方疗效不佳,口服抗生素治疗周余症状明显减轻,后咳嗽是否痊愈未知。

  • 经方实验录之郁证 张宝华

    王某某,女40岁。既往有慢性胃炎,抑郁症等病史。

  • 门诊病案两则 胡松岩

    患者王某,男,65岁。苇茎30g,桃仁、生薏苡仁、茯苓、冬瓜仁各15g,浙贝母20g,桑叶、三七各10g,守宫5g,法半夏12g,陈皮、甘草各6g.7剂,每日1剂,水煎分两次温服。

  • 肺磨玻璃样结节十剂中药后消失,气喘胸痛消失咳嗽好转 李文选

    诊断为左下肺结节,左上肺磨玻璃样结节,较前新发,右下肺局部支气管内高密度结节影。患者前后CT对比磨玻璃样结节已吸收,之后继续服用中药调理肺实性结节

  • 竹叶石膏汤 李华歆

    ——谢觉哉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竹叶石膏汤!《伤寒论》:第397条: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这里可以把这个方子的药物分为三组:竹叶、石膏清心除烦,清解燥热,半夏、麦冬降逆滋阴,参、草、米益胃生津!

  • 心痛不适伴后背发凉出汗,中药2剂见效 宗琪

    患者:张某某性别:女年龄:68岁初诊日期:2024年1月8日主诉及现病史:患者述心痛多年,伴左肩疼痛及眼痛,伴后背发凉,汗多,后背痛,后背汗出,有风即觉后背不适,怕冷,大便日一行,质地可,眠可,半夜口干,舌质略暗,苔腻偏白,舌下瘀明显,左脉:寸沉力稍弱,关

  • 胃痛、痞证、嘈杂、泛酸、噎膈医案整理1 谢江强

    胃痛、痞证、嘈杂、泛酸、噎膈医案整理1医案40王某,男,56岁。心下痞即胃部痞塞不通,痞证的特点是中焦脾胃痞塞不通,出现腹胀、食欲不振、腹部憋闷,同时还有上热下寒的特点。医案41骆某,男,60岁。方中黄芪有托疮生肌之效,于胃复合性溃疡疗效确切。

  • 慢性支气管炎的膏方调理 谢江强

    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是由物理、化学刺激或生物、过敏等因素引起的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一般来说,急性支气管炎经积极治疗多于短期内恢复。如果罹患了急性支气管炎没有及时彻底治愈,会导致其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可演变为慢性支气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