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和胃汤治疗虚寒型胃脘痛32 例

2021.01.19 65阅读 评论数 1 3
胃脘痛是临床常见病症,可分为气滞、胃寒、胃热、食滞、瘀血、阴虚、虚寒型[ 1 ] 。笔者以健脾和胃法治疗虚寒型胃脘痛疗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2 例,男24 例,女8 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38 岁;病程最长12 a ,最短0. 5 a ;经胃镜检查诊为浅表性胃炎18 例,萎缩性胃炎6 例,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8例;浅表性胃炎合并胃下垂1 例。
1、2  治疗方法 自拟健脾和胃汤,组方:黄芪、党参、白术、茯苓、苏叶、厚朴、白豆蔻、神曲、香附、甘草、麦芽、半夏,呕逆者去麦芽加藿香,口苦舌苔黄者去苏叶加黄连,呕血黑便者去苏叶加仙鹤草或白芨,每日1 剂,水煎2 次约300 mL ,冲服云南白药,早中晚分3 次服。
1、3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1983 年全国中医内科学会胃脘痛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判定。显效:胃脘痛在1 周内消失,兼证消除,舌质、脉象明显改善,其他检查好转;有效:胃脘痛在1~2周消失或减轻1 个级度,兼证基本消除,舌质、脉象改善,其他检查好转;无效:胃脘痛在2 周以后无明显消失,舌质、脉象及其他检查无明显改善。

2  结  果
本组32 例,显效18 例占56 % ,有效14 例占44 % ,无无效病例。

3  典型病例
患者,男,42 岁,农民。2000 年12 月2 日就诊,自述上腹胀痛反复6 a 多,加剧1 周,伴嗳气反酸,进食后脘腹胀,近3 d有黑便,1 周前曾经胃镜检查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诊视见体质消瘦,气促,面白无华,舌质淡,苔白干,脉沉细无力,上腹平软,轻摸舒服,重按痛。血常规示红细胞3. 2 ×1012 L - 1 ,血红蛋白8. 5 g/ L ,大便隐血阳性。辨证脾胃虚寒,予健脾和胃汤加减:黄芪30 g、神曲20 g、党参20 g、白术20 g、茯苓20g、厚朴20 g、白豆蔻6 g、半夏10 g、仙鹤草20 g、生甘草5 g、苏叶6 g、白芨10 g ,每天1 剂,冲服云南白药,连服3 d ,病情明显好转,大便转青,上方去云南白药,继续服用3 剂,6 d 后显效。上方去仙鹤草、白芨,加熟地20 g、阿胶10 g ,再用3 d 调理,患者恢复正常。嘱其合理增加营养,戒烟、酒、酸、辣饮食,随访6 a 无复发。

4  讨  论
脾为生化之源,胃为水谷之海,脾胃健和,气血生化无穷,经脉肌肉受养则运动有力[ 2 ] 。脾胃受损,升降失调,脘腹胀痛,胃脘痛以虚见证者达87. 9 %[ 3 ] 。本组病例以健脾和胃之法专治脾胃虚寒之胃脘痛证,方中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厚朴、半夏、香附理气和胃;白豆蔻、苏叶温胃散寒;神曲、麦芽消食化积。全方配合益气健脾助运,温胃散寒行气,可药到病除。脾胃受损只要辨证准确,用药合理,疗效是理想的(恶性肿瘤除外) ;但保护脾胃,预防受损不易,因为脾胃的工作(功能) 比较繁重,保养不好易患疾病。所谓保养、保护是指营养恰当,饮食有节,预防淫邪损伤。所以治胃脘痛不可忽略保护保养脾胃。

[ 参考文献]
[1 ]  刘启泉. 参佛胃痛方治老年胃脘痛38 例[J ] . 中国中西结合脾胃杂志,1997 ,5 (1) :51
[ 2 ]  陈文渊,倪元芳,林勤. 脾胃升降与胃肠动力的探讨与运用[J ] .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1999 ,7 (4) :235
[3 ]  匡调元. 中医病理研究[ M] . 2 版. 上海: 上海科技出版社,1989 :63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杏林小书童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 赵景州 资质认证

    除了药物治疗,饮食也很重要,凡是有伤脾胃的食品尽量不要吃

    2021-01-19 09:11 评论数 0 0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口腔溃疡 潘洪波

    临症加减后叮嘱患者继续服药两周,药后口腔溃疡基本痊愈,胸背部痤疮明显改善。调整方子后再用药7天,患者口腔溃疡已完全愈合,余诸症皆除,嘱其继续服用中药以固后效,规律调服1月余,溃疡未见复发。二诊之时,患者口腔溃疡愈合大半,胃胀、痤疮均已好转,但大便仍溏。

  • 经方实验录之抑郁症 张宝华

    )既往有抑郁症、腰脱等病病史。春仨月,发陈之际,人亦应之。本就抑郁家,逢此之时,阳气郁而难发而化热,固有斯殃。观其脉证乃肝郁脾虚,痰热内扰之象,宜于此处求治。小柴胡汤、桂枝汤、温胆汤合剂加减观之。

  • 什么是“灯笼病” 李娟

    唯一不同之处,现在人大都是"灯笼病",一开始我听到这个名字很好奇。慢慢的滋生内热,稍有风吹草动便感冒,也就是所谓的"灯笼病"。现在一旦流感,就是中年老幼皆中招。本是外感,寒久入里化热,内热不清,外寒未除,夹杂肝郁,致病情缠绵。

  • 尿频尿血,经方一剂痊愈 程朝旺

    患者最近困于尿频尿血,也由他的一亲人介绍而来我这里问诊。这句话直接道明了仲景在治疗疾病时的最高心法,那就是找到病根,解决病根。正如本案患者的尿频尿血,希伊只用消炎药,而一些水平不高的中医师一味只知清热利尿,患者可能短时间是不会再尿血了。

  • 打败疾病的是你的免疫力 陈鹏

    治病就和打仗一样的。♟中药和西药,只是你手中的武器♟而膏方是干粮。。其实真正打败疾病的不是药,而是你自己的免疫力。。→→→

  • 眩晕医案整理 谢江强

    医案106何某,21岁。髓海充,心神养,肝阳平,气机畅,则眩晕释,睡眠安。医案107王某,男,47岁。寒湿外犯,凝滞督脉及足太阳经脉络,络脉不畅,清阳被阻,不能上达清窍,则眩晕也。

  • 胃痛、痞证、嘈杂、泛酸、噎膈医案整理6 谢江强

    胃痛、痞证、嘈杂、泛酸、噎膈医案整理6医案50杨某,男,30岁。治以散寒化湿理气,藿香正气散加减。藿香正气散芳香之品为多,芳香药物不宜久煎,故嘱其煎开后,再煎5分钟即可。医案51侍某,女,51岁。配7剂,每剂两煎,每煎取药液200mL,早晚各服200mL。

  • 汗证、潮热医案整理6 谢江强

    汗证、潮热医案整理6医案35傅某,女,72岁。医案36王某,男,63岁。痰热内蕴,蒸腾于上,则腰半以上颈胸盗汗,口干口黏;苔腻、脉滑,痰热之征。

  • 咳嗽咳痰案。 李高勤

    病史:2周前开始咳嗽咳痰,连续发烧2天,最高38.9,口服布洛芬、阿莫西林2天后退烧退烧。但仍然有咳嗽咳痰。咳嗽厉害时影响睡眠。分析:1.患者咳嗽咳痰2周,算是比较长了。服药3剂后,咳嗽基本消失。

  • 皮肤泻心汤加减治疗皮肤瘙痒 夏耀飞

    皮肤泻心汤加减治疗皮肤瘙痒病案一:界某某,女,50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庄元村,2023年8月10日初诊。干者用皮肤泻心汤加地肤子、蝉蜕,湿者再加苍白术,若合用皮肤解毒汤则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