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和胃汤治疗虚寒型胃脘痛32 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2 例,男24 例,女8 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38 岁;病程最长12 a ,最短0. 5 a ;经胃镜检查诊为浅表性胃炎18 例,萎缩性胃炎6 例,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8例;浅表性胃炎合并胃下垂1 例。
1、2 治疗方法 自拟健脾和胃汤,组方:黄芪、党参、白术、茯苓、苏叶、厚朴、白豆蔻、神曲、香附、甘草、麦芽、半夏,呕逆者去麦芽加藿香,口苦舌苔黄者去苏叶加黄连,呕血黑便者去苏叶加仙鹤草或白芨,每日1 剂,水煎2 次约300 mL ,冲服云南白药,早中晚分3 次服。
1、3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1983 年全国中医内科学会胃脘痛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判定。显效:胃脘痛在1 周内消失,兼证消除,舌质、脉象明显改善,其他检查好转;有效:胃脘痛在1~2周消失或减轻1 个级度,兼证基本消除,舌质、脉象改善,其他检查好转;无效:胃脘痛在2 周以后无明显消失,舌质、脉象及其他检查无明显改善。
2 结 果
本组32 例,显效18 例占56 % ,有效14 例占44 % ,无无效病例。
3 典型病例
患者,男,42 岁,农民。2000 年12 月2 日就诊,自述上腹胀痛反复6 a 多,加剧1 周,伴嗳气反酸,进食后脘腹胀,近3 d有黑便,1 周前曾经胃镜检查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诊视见体质消瘦,气促,面白无华,舌质淡,苔白干,脉沉细无力,上腹平软,轻摸舒服,重按痛。血常规示红细胞3. 2 ×1012 L - 1 ,血红蛋白8. 5 g/ L ,大便隐血阳性。辨证脾胃虚寒,予健脾和胃汤加减:黄芪30 g、神曲20 g、党参20 g、白术20 g、茯苓20g、厚朴20 g、白豆蔻6 g、半夏10 g、仙鹤草20 g、生甘草5 g、苏叶6 g、白芨10 g ,每天1 剂,冲服云南白药,连服3 d ,病情明显好转,大便转青,上方去云南白药,继续服用3 剂,6 d 后显效。上方去仙鹤草、白芨,加熟地20 g、阿胶10 g ,再用3 d 调理,患者恢复正常。嘱其合理增加营养,戒烟、酒、酸、辣饮食,随访6 a 无复发。
4 讨 论
脾为生化之源,胃为水谷之海,脾胃健和,气血生化无穷,经脉肌肉受养则运动有力[ 2 ] 。脾胃受损,升降失调,脘腹胀痛,胃脘痛以虚见证者达87. 9 %[ 3 ] 。本组病例以健脾和胃之法专治脾胃虚寒之胃脘痛证,方中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厚朴、半夏、香附理气和胃;白豆蔻、苏叶温胃散寒;神曲、麦芽消食化积。全方配合益气健脾助运,温胃散寒行气,可药到病除。脾胃受损只要辨证准确,用药合理,疗效是理想的(恶性肿瘤除外) ;但保护脾胃,预防受损不易,因为脾胃的工作(功能) 比较繁重,保养不好易患疾病。所谓保养、保护是指营养恰当,饮食有节,预防淫邪损伤。所以治胃脘痛不可忽略保护保养脾胃。
[ 参考文献]
[1 ] 刘启泉. 参佛胃痛方治老年胃脘痛38 例[J ] . 中国中西结合脾胃杂志,1997 ,5 (1) :51
[ 2 ] 陈文渊,倪元芳,林勤. 脾胃升降与胃肠动力的探讨与运用[J ] .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1999 ,7 (4) :235
[3 ] 匡调元. 中医病理研究[ M] . 2 版. 上海: 上海科技出版社,1989 :63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从“子午流注”谈养生、疾病的诊断及治疗5—辰时(胃经当令) 张训景
辰时:胃经当令辰时是指早晨7点到9点,这个时候是胃经当令。针灸厉兑穴把脾胃的寒湿引出去,心脏病好转。综上所述,根据子午流注胃经当令时间进行胃病养生,诊断及治疗,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闲诗其一 张宝华
几许新愁断秋风,灞上将军尽寒蝉。若无子房张良计,汉家江山几百年?张宝华甲辰年壬申月庚申日辰时 -
瘀血不除,孩子有可能会生怪病 谢江强
根据舌象,我判断这个孩子的体内有瘀血,进而推断这有可能就是引起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原因。当然,我还是要再次提醒各位家长,导致孩子患上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原因有很多,不是简单地给孩子化掉瘀血就能治好的。 -
脑震荡 潘洪波
脑震荡是指头部遭受外力打击后,即刻发生短暂的脑神经功能障碍。脑震荡特效验方——柴精汤脑震荡特效验方柴精汤:柴胡10克,黄精30克,土鳖虫10克,云苓20克,白芷6克,细辛3克,牛膝30克丹皮20克,薄荷3克。 -
炙甘草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治心慌、胸闷案 张训景
疗效:患者服用中药2付症状减轻,5付后心慌、胸闷明显减轻。继续服药巩固治疗2周。3月后患者陪同其老伴来就诊,心慌,胸闷未再发作。《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瓜蒌薤白半夏汤主之。” -
痰湿体质之人的保养方 谢江强
痰湿体质之人的保养方用千年祛湿化痰古方“温胆汤”来泡脚配方:茯苓30克、陈皮6克、法半夏6克、竹茹6克、枳实6克、炙甘草6克。如果你在自己或家人的舌象上看到了痰湿的情况,也可以用“温胆汤”来调理,用上十副八副泡脚,之后身体就会觉得很舒服。 -
对照条文 李华歆
今天让我们继续研究仲师“对照”条文!这两个条文虽然仅仅寥寥数语却隐藏着很大玄机!从这两个条文对比来看,我们懂得两个患者同样出现“呕”,但是兼并症状不同,代表的意义也可能不同,治疗方法也大相径庭,所以研究仲景之学一定要学会为在细枝末节上下大功夫! -
神医 李华歆
每个患者其实都需要医生去安慰……而中医探寻“病根”的过程是离不开“望闻问切”的……其实哪有什么神医,有的就是真诚对待患者的仁心……欢迎大家点赞、在看、转发及邀请热爱中医朋友加入公众号,感谢大家大力支持! -
半夏泻心汤合痛泻要方治疗泄泻医案2 张训景
吕某,男,46岁,2024.05.11就诊主诉:食凉及辛辣腹泻腹痛2周。2024.06.01复诊挺好,上周因劳累后腰痛,现腰部隐痛不适。大便日1次,成形。告知无明显不适可暂停中药调理。需长期调畅情志、饮食注意方可。总的来说,在治疗上不宜过分依靠药物,因为大 -
“头痛难忍伴耳前疼痛5天,加重1天”案 宗琪
患者:冯某性别:女年龄:57岁初诊日期:2024年5月7日主诉:右耳前及右侧头痛5天。5月13日回访:述疼痛大好转,只是偶尔有些疼痛,大便日一行。5月29日回访:述诸证病愈无其他合适。
最新文章
-
口腔溃疡 潘洪波
临症加减后叮嘱患者继续服药两周,药后口腔溃疡基本痊愈,胸背部痤疮明显改善。调整方子后再用药7天,患者口腔溃疡已完全愈合,余诸症皆除,嘱其继续服用中药以固后效,规律调服1月余,溃疡未见复发。二诊之时,患者口腔溃疡愈合大半,胃胀、痤疮均已好转,但大便仍溏。
-
经方实验录之抑郁症 张宝华
)既往有抑郁症、腰脱等病病史。春仨月,发陈之际,人亦应之。本就抑郁家,逢此之时,阳气郁而难发而化热,固有斯殃。观其脉证乃肝郁脾虚,痰热内扰之象,宜于此处求治。小柴胡汤、桂枝汤、温胆汤合剂加减观之。
-
什么是“灯笼病” 李娟
唯一不同之处,现在人大都是"灯笼病",一开始我听到这个名字很好奇。慢慢的滋生内热,稍有风吹草动便感冒,也就是所谓的"灯笼病"。现在一旦流感,就是中年老幼皆中招。本是外感,寒久入里化热,内热不清,外寒未除,夹杂肝郁,致病情缠绵。
-
尿频尿血,经方一剂痊愈 程朝旺
患者最近困于尿频尿血,也由他的一亲人介绍而来我这里问诊。这句话直接道明了仲景在治疗疾病时的最高心法,那就是找到病根,解决病根。正如本案患者的尿频尿血,希伊只用消炎药,而一些水平不高的中医师一味只知清热利尿,患者可能短时间是不会再尿血了。
-
打败疾病的是你的免疫力 陈鹏
治病就和打仗一样的。♟中药和西药,只是你手中的武器♟而膏方是干粮。。其实真正打败疾病的不是药,而是你自己的免疫力。。→→→
-
眩晕医案整理 谢江强
医案106何某,21岁。髓海充,心神养,肝阳平,气机畅,则眩晕释,睡眠安。医案107王某,男,47岁。寒湿外犯,凝滞督脉及足太阳经脉络,络脉不畅,清阳被阻,不能上达清窍,则眩晕也。
-
胃痛、痞证、嘈杂、泛酸、噎膈医案整理6 谢江强
胃痛、痞证、嘈杂、泛酸、噎膈医案整理6医案50杨某,男,30岁。治以散寒化湿理气,藿香正气散加减。藿香正气散芳香之品为多,芳香药物不宜久煎,故嘱其煎开后,再煎5分钟即可。医案51侍某,女,51岁。配7剂,每剂两煎,每煎取药液200mL,早晚各服200mL。
-
汗证、潮热医案整理6 谢江强
汗证、潮热医案整理6医案35傅某,女,72岁。医案36王某,男,63岁。痰热内蕴,蒸腾于上,则腰半以上颈胸盗汗,口干口黏;苔腻、脉滑,痰热之征。
-
咳嗽咳痰案。 李高勤
病史:2周前开始咳嗽咳痰,连续发烧2天,最高38.9,口服布洛芬、阿莫西林2天后退烧退烧。但仍然有咳嗽咳痰。咳嗽厉害时影响睡眠。分析:1.患者咳嗽咳痰2周,算是比较长了。服药3剂后,咳嗽基本消失。
-
皮肤泻心汤加减治疗皮肤瘙痒 夏耀飞
皮肤泻心汤加减治疗皮肤瘙痒病案一:界某某,女,50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庄元村,2023年8月10日初诊。干者用皮肤泻心汤加地肤子、蝉蜕,湿者再加苍白术,若合用皮肤解毒汤则更佳。
除了药物治疗,饮食也很重要,凡是有伤脾胃的食品尽量不要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