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益心汤(自拟方)治心病虚证验案

2021.07.25 1178阅读 评论数 1 18
    患者:陈某平,男,67岁,本地人。2020年10月24日初诊。主诉:心悸,胸闷,气短,乏力已多年,近五天来症状加重,伴夜间咳嗽,微喘。既往有支气管炎史。经心电图检查报告为心率失常,心脏彩超显示:二、三尖瓣轻度返流。经查:舌质淡红,舌苔簿白,脉沉细涩。证属心气虚型心脏病。治宜补气养心。拟益心汤(自拟方),处方:桂枝6克,白芍10克,甘草6克,大枣5枚,生姜3片,太子参15克,麦冬10克,五味子6克,龙骨10克,牡蛎25克,茯苓10,白术10克,杏仁10克,瓜蒌10克,紫苏子10克。水煎服。每天1剂,连服5天。
    2020年10月29日复诊,效果显著,患者很高兴地告诉我:服上方后咳嗽、气短、气急、胸闷、心悸等症状基本缓解,整个人感觉很轻松,希望用上方继续治疗。经诊查见脉象沉软,病况确实好转,效不更方,拟上方继续服用5天。如有不适再来复诊。

    讨论:心病虚证在临床十分常见。多见于中老年人,多因禀赋不足、心气素虚,年迈体衰、脏气渐弱;或因劳倦思虑过度,耗伤心气,或久病气血双亏,心气乏源;或因误汗、过汗、汗出过多等因素,导致了心病虚证的发生。以上治验病例属于心病虚证,我给予自拟益心汤而收良效。该方集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生脉饮、苓桂术甘汤等于一炉,共奏补气养心作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为桂枝汤加龙骨、牡蛎组成。其中的桂枝汤是遵《难经》“损其心者,调其营卫”的古训,通过调营卫以补心气。方中,桂枝辛温,色赤入心,心病虚证,则心阳不振,浊阴之邪弥漫胸膺清旷之区,投以桂枝,犹如离空当照,阴霾自散。芍药,清代医家张志聪在《本草崇源》中云其“花开三四月间,禀少阴火气而治心。”桂枝、白芍相合,温阳以益阴,敛阴以涵阳,可调和营卫,使阳固阴守;少佐生姜、大枣助桂枝,白芍调和营卫之力;甘草调药和中。如此配伍,和中有补,补中有温,使阴阳平衡协调。加龙骨、牡蛎,则具有潜镇固涩之力。阳能固涩,阴能内守。加入苓桂术甘汤,主要是针对患者短气症状,《金匮要略》云:“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方中以茯苓淡渗利湿,除悸宁心,白术健脾补中,使运化功能旺盛。因汗为心液,补养心液,防止津液耗散是补养心气的重要一环,故此,方中加入了生脉饮。生脉饮方出自《内外伤辨惑论》,是著名的传统药方,由人参、麦冬、五味子三味药物组成。其中,人参能强心气、补肺气;麦冬养阴、清热、生津;五味子敛肺、止汗、生津,防止元气耗散。临床结合病人有咳嗽及微喘症状,故方中人参改用太子参,并加入杏仁,瓜蒌,紫苏子以治咳平喘。
    附注:上方经临床多例验证,效果显著,只要具有“心悸、胸闷、短气、乏力”等属于心气虚证,均可加减应用。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陈锦辉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汗证、潮热医案整理6 谢江强

    汗证、潮热医案整理6医案35傅某,女,72岁。医案36王某,男,63岁。痰热内蕴,蒸腾于上,则腰半以上颈胸盗汗,口干口黏;苔腻、脉滑,痰热之征。

  • 手脚冰凉十年案一 王建飞

    主诉:手脚冰凉10年,加重3个月。手脚冰凉十余年,近三个月来加重。肝肾精血不足,不能滋养真阳、收敛真阳,致真阳无力生发生长并抵御外(寒)邪,真阳不足,阴寒内生,则手脚冰凉持续十余年之久。今复诊告知手脚冰凉好转。

  • 怕冷五年医案一例 王建飞

    2023年11月08日陆某,女,55岁,初诊。主诉:怕冷5年。手足冰凉,腰背及下肢怕冷。阳虚与内,阴寒自生,时隔5年则症瘕积聚而成,形成甲状腺结节、肺结节、肠息肉以及子宫肌瘤。前两次中药均已服完,现诸症均减轻。

  • 怕冷十年病案一例 王建飞

    2023年07月14日吉某,女,51岁,初诊。颈肩僵硬,不容易出汗,手脚冰凉,怕冷怕风,全身游走性阻塞感两年。无其他基础疾病。卫阳失助则怕冷怕风,寒邪痹阻则不容易出汗。2023年9月8日四诊全身阻塞感仍存在,口中吐冷气好转,手脚冰凉改善。

  • 消食健脾丸加蒲公英治疗胃胀灼热 夏耀飞

    消食健脾丸加蒲公英治疗胃胀灼热杜某某,女,72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叶寨村,2023年9月20日初诊。

  • 皮肤泻心汤加减治疗皮肤瘙痒 夏耀飞

    皮肤泻心汤加减治疗皮肤瘙痒病案一:界某某,女,50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庄元村,2023年8月10日初诊。干者用皮肤泻心汤加地肤子、蝉蜕,湿者再加苍白术,若合用皮肤解毒汤则更佳。

  • 阳虚外寒内饮,仲景麻附细痊 张宝华

    麻黄附子细辛汤一、概述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伤寒论》,是阳虚外寒内饮的典范之剂,本方由麻黄、附子和细辛三味中药组成。

  • 站似一棵松:由内而外治驼背 谢江强

    由于驼背影响了小江的脊柱曲度,她还有阴阳、气血失调引起的心慌胸闷症状,所以我将水煎药里的枸杞子换成了伸筋草以舒筋活络,将砂仁换成玉竹以养阴益气。

  • 咳嗽 罗沿印

    咳嗽,是肺系疾病的主要症候之一。通常有声无痰叫咳,有痰无声谓嗽,但临床上往往痰声并见,所以多以咳嗽并称。后随访,未再咳嗽。

  • 桂枝加葛根汤小记 张宝华

    此外,桂枝汤还可以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