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逆散

2023.05.16 693阅读 评论数 0 6

  

 今天来聊聊经典名方“四逆散”。

 《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318】条:少阴病,四逆,其人或欬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话说“四逆散”为什么要放在少阴病篇?其实小编也不太理解,暂且先放下这个难题,先来试着解释一下这个条文……

 患者出现了类似手足厥冷的四逆症状,我们说从经络上讲手足为阴阳交汇的关键之处,阴阳协调配合,经络畅通,加之里阳充沛,此时则手足温和,假设经络为一条条连接城市、乡村的公路,而里阳则为运行在道路上的运送物资的车辆,在人体而言,物资为营养,车辆为气血(气为动力,血为载体),而道路为经络!

 而患者此时出现的四逆的症状,我们就可以在这三个方面下去找原因。

 因为仲景给出的信息实在太少,所以让我们先看四逆散的组成!

 四逆散

 甘草 (炙) 枳实 (破,水渍,炙干) 柴胡 芍药

 上四味,各十分,捣筛,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

 小编觉得这个方子可以拆分为两个部分“柴胡、甘草”和“枳实、芍药”。

 关于“柴胡、甘草”这个药对,我们可以参考“小柴胡汤”的方后加减法:

  小柴胡汤

 柴胡 半斤 黄芩 三两 人参 三两 半夏 (洗) 半升 甘草 (炙) 三两 生姜 (切) 三两 大枣 (擘) 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若胸中烦而不呕,去半夏、人参,加栝蒌实一枚。若渴,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栝蒌根四两。 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 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四两。 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 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三两,温覆微汗愈。若欬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 

 其中半夏、人参可以在“胸中烦而不呕”中减去。

 黄芩可以在“腹中痛”时减去。

 大枣可以在“胁下痞硬”时减去。

 人参、生姜则可以在“咳”时减去。

 由此我们发现一共7味药的小柴胡汤竟然有5个药可以减去,而剩下的只有“柴胡、甘草”,今天研究的四逆散恰好有此药对。

  

 我们说少阳介于阳明和太阴之间,出阳则热,入阴则寒,介于二者之间则往来寒热,而柴胡可以疏解少阳,甘草和中,二者配合则有类似扶土抑木的作用!所以我们可以推断四逆散的方证应该是基于少阳枢机不通。

 再看“芍药、枳实”!

 《金匮要略》中有师曰:产妇腹痛,法当以枳实芍药散。假令不愈者,此为腹中有干血着脐下,宜下瘀血汤主之。亦主经水不利。

 枳实芍药散

 枳实 (烧令黑,勿太过) 芍药

 上二味,各等分,杵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并主痈脓,以麦粥下之。

 小编理解其中枳实为气药,芍药为血药,枳实主要起到类似破气的作用,而《本经》中提到芍药有“主血痹”的类似的活血的作用,所以二者配合是可以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

 到此,我们惊奇的发现其实四逆散主要起到的是疏通郁结的作用,我们知道少阳主通三焦,三焦为人体最大的器官,内而脏腑,外而经络,是运行津液的关键所在,可以这样说津液是完成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基础,而当启动少阳机制时,津液在人体的运行就会出现问题,津结成饮成痰,水不利则为淤血,血不利则为痰饮,而四逆散中柴胡、甘草的配合主要针对的是疏解少阳,解决津结的问题,而芍药、枳实的配合则是为了解决气血郁结的问题,所以简单来说四逆散正是上文说到的解决马路上拥堵的问题的良方!

 因为津结成饮,气血成郁,运行气血的道路产生了堵塞,气血无以布散则出现类似四逆的症状,此时的关键在于“通”!

  未完待续……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有不到之处尽请批评指正,本人已开启赞赏模式,欢迎大家点赞,在看,转发,邀请朋友加入,感谢大家支持!)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李华歆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感冒后咳嗽咳痰1周余,中药4剂病愈 宗琪

    患者:耿某某(网诊)性别:女年龄:72岁初诊日期:2024年1月20日主诉:感冒后咳嗽1周余,伴咽部有痰,痰或白或黑,不易咳,怕冷,汗不多,纳差,咽痒,脚冷,鼻涕黄稠,舌质淡,苔白厚腻。

  • 膏方调经心得4 谢江强

    膏方调经心得42.温阳补肾膏:肾阳虚衰型《妇科膏方应用指南》。再将阿胶、鹿角胶加适量黄酒浸泡后隔水炖烊,冲入清膏搅拌和匀,最后加入蜂蜜、饴糖、冰糖文火收膏即成,以滴水为度。每于经前3天开始服用,每次20g,每日2次,早晚饭后开水调服。连续服2~3个经期。

  • 胃痛、痞证、嘈杂、泛酸、噎膈医案整理1 谢江强

    胃痛、痞证、嘈杂、泛酸、噎膈医案整理1医案40王某,男,56岁。心下痞即胃部痞塞不通,痞证的特点是中焦脾胃痞塞不通,出现腹胀、食欲不振、腹部憋闷,同时还有上热下寒的特点。医案41骆某,男,60岁。方中黄芪有托疮生肌之效,于胃复合性溃疡疗效确切。

  • 汗证、潮热医案整理6 谢江强

    汗证、潮热医案整理6医案35傅某,女,72岁。医案36王某,男,63岁。痰热内蕴,蒸腾于上,则腰半以上颈胸盗汗,口干口黏;苔腻、脉滑,痰热之征。

  • 怕冷十年病案一例 王建飞

    2023年07月14日吉某,女,51岁,初诊。颈肩僵硬,不容易出汗,手脚冰凉,怕冷怕风,全身游走性阻塞感两年。无其他基础疾病。卫阳失助则怕冷怕风,寒邪痹阻则不容易出汗。2023年9月8日四诊全身阻塞感仍存在,口中吐冷气好转,手脚冰凉改善。

  • 现在的孩子,为什么大都脾胃虚弱(二) 李娟

    咱们分享了一期,关于孩子脾胃虚弱的问题,浏览量及反馈都很高涨。或者条件允许的话,也可中药介入调理体质。此时,就怕孩子病后初愈的喂养错了。

  • 减肥茶饮方 陈鹏

  • 夜间出汗案 朱浩宇

    某女,五十左右,夜间出汗,舌淡苔薄白,自服六味丸不效,予八味丸去三泻改汤,重用,一剂汗止。

  • 消食健脾丸加蒲公英治疗胃胀灼热 夏耀飞

    消食健脾丸加蒲公英治疗胃胀灼热杜某某,女,72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叶寨村,2023年9月20日初诊。

  • 浅谈四圣心源之黄芽汤 王飞

    黄芽汤是由人参、干姜,甘草、茯苓组成。因此,黄芽汤虽没提及具体治疗什么疾病,但是它的治病大纲却已经很明确了,可以这样说,在四圣心源书中只要是黄师辨证属阳虚脾湿所致,都会从黄芽汤的基础方上裁化用药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