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胃脘痛案例分享

2022.07.15 166阅读 评论数 0 0

这是我大学毕业后规培期间的跟师笔记,当时跟着消化科主任坐门诊,每周只有半天,但是抽空时候还是记录了一些病例,这些是医院里真实的案例,经过整理之后写的,分享给大家希望可以有个临床参考意义,虽然没有比较鲜明的学派思想,但是对于临床借鉴还是很有意义的,以后会多多分享给大家。

患者陈某,女,63岁,河南省郑州市人。

主诉:胃脘不适3年。

现病史:3年前因胃脘不适来医院就诊,查胃镜示:食管炎,慢性红斑性胃底胃窦炎,病理:粘膜慢性炎。间断口服中药治疗,服药后减轻,腹部仍胀满不适,恶心,反胃,头晕痛,食可,眠差,大便干,小便可,舌质红,苔黄腻。

中医诊断:胃痞 肝郁脾虚证

治则:疏肝健脾,和胃止痛

处方:丹栀逍遥散加减,药物如下:

丹皮12g 炒栀子12g 醋柴胡10g 当归10g 茯苓15g 白术15g 薄荷6g

白芍15g 甘草10g 川芎30g 白芷9g

7付,水煎服,日一付。

患者服药后感觉病情减轻,继续服用药物治疗。

总结:本案例主要分享了胃脘不适的治疗思路,患者病情三年,持续时间长,间断服药治疗只能缓解症状,病情病机比较复杂,根据四诊合参,患者出现饮食差,腹胀满,脾虚明显,失眠,轻度焦虑情况,这个症状的体现就是一个肝郁脾虚型的症候,根据舌苔黄腻,舌质红,又表现内热明显,综合考虑,不能采用大补大泄,苦寒伤胃的药物,于是拟方丹栀逍遥散,该方整体运用疏肝和胃,又加了丹皮栀子清热里热,川芎用至三十克,可以加强行气活血的功效,白芷辛散透邪,祛湿化浊,整体用药比较简练抓住问题核心,这才是中医辩证的主要思想。

病人胃镜检查,提示病情是比较重的,这种胃病反反复复,不是非常好治疗,而且容易表现舌苔厚腻,实邪较重,但是我们临床应该实际判断,实则泄之,虚则补之,治病主要靠技巧,不能死板硬套,这样才能解决问题,让患者更好的得到治疗。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李超鹏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便秘医案整理 谢江强

    医案68邢某,女,71岁。医案69丁某,男,74岁。现病史:今年6月份出现腹痛肠鸣矢气黑便,住某三甲医院,胃镜、肠镜未见异常,血止后出院。医案70陈某,女,32岁。主诉:便秘口臭1年。

  • 越婢加术汤 李华歆

    患者浑身发热症状明显,身体出了很多很多的汗,我们说汗为津液外出的一种特殊形式,而出汗太多,肌腠大汗,也就会容易遭受到外邪的影响,而久而久之,因为津液就是过多,阴阳俱虚,可以用“越婢加术汤”治疗!越婢加术汤主之。

  • 经方实验录之呼吸道感染、呼吸衰竭 张宝华

    一老年男性住院患者。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后考虑真菌感染。住院医师考虑其肺纤维化,肺部感染,呼吸衰竭,高年体弱,预后不良,舌光镜,舌中隐黑,中医看来亦是认为正虚邪实,病情在进展中,预后堪忧。

  • 中医理解的失眠 谢江强

    严重的失眠还会导致人体糖耐量异常,抗病和康复的能力低下,是多种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可能会加重或诱发其他的疾病,如高血压病、糖尿病、肥胖等,增加脑卒中的发病风险。

  • 慢性胃炎膏方调理心得 谢江强

    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慢性胃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食欲减退、上腹部不适和隐痛、嗳气、反酸、恶心、呕吐等。胃镜普查证实,我国人群中慢性胃炎的发病率高达60%以上,萎缩性胃炎约占其中的20%。

  • 手脚冰凉十年案一 王建飞

    2023年10月12日张某,女,66岁,初诊。阴寒凝结于下,阻遏阳气伸展,则手脚冰凉。今复诊告知口苦消失,余症均未减。2023年10月31日服药后回访,上述症仍未见明显变化,已无信心再服中药。嘱其适当运动,饮食均衡,少盐少糖,生活作息规律,避风保暖。

  • 手脚冰凉十年案一 王建飞

    主诉:手脚冰凉10年,加重3个月。手脚冰凉十余年,近三个月来加重。肝肾精血不足,不能滋养真阳、收敛真阳,致真阳无力生发生长并抵御外(寒)邪,真阳不足,阴寒内生,则手脚冰凉持续十余年之久。今复诊告知手脚冰凉好转。

  • 月经先期两年案一 王建飞

    2023年11月05日邓某,女,51岁,初诊。主诉:月经提前5天两年。月经先期病因分气虚与血热两大类。四诊合参,此为肾气不固,封藏失司,冲任不固,故而月经提前。现睡眠好转,本月月经先期3天,量变少。

  • 小儿抽动医案分享 李娟

    关于小儿抽动,西医学称之为抽动障碍。若不及时中医中药干预,儿童抽动症病程拉长,反复发作,影响正常生活和学习。2023年8月26日三诊,患儿抽动无,面部积食斑已褪至不明显,大便正常,情绪稳定。

  • 病人须知 陈鹏

    话说,先生才,病人福。明明是必须要吃中药的她偏要吃西药。医生再多说几句别人就要投诉了,心里面替这个小朋友感到悲哀。嗯嗯,人的固执傲慢和偏见。会影响人的寿命疾病和健康。。。人的命运,就是自己思维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