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谈六经辨证调治反复鼻塞二十年一案

2025.07.04 629阅读 评论数 15 49
一、病例概要
 患者某男,45岁,因"反复鼻塞20余年,加重半年"于2024年3月10日就诊。患者素体易感,每遇寒邪即发鼻塞、喷嚏,近半年伴随心慌胸闷、情绪异常、纳运失司等症。经三月系统辨治,采用六经辨证体系分阶段施治,结合饮食调护与情志干预,终使顽疾得愈,现详述如下。
 二、诊疗经过
 (一)首诊:表里同病,寒热错杂
 四诊摘要:鼻塞晨暮尤甚,喷嚏连连,动则心慌胸闷,心烦易怒,神疲乏力,餐后腹胀持续2-3小时,日发烧心3-4次,颈项强痛,午后夜间潮热无汗,辗转难眠,大便溏薄,日2-3次。舌淡暗、苔白厚腻,脉弦细兼沉。
 六经辨证:
 1. 太阳表虚兼寒证:风寒束表,卫气不固,发为鼻塞、喷嚏、颈项拘急;
​2. 太阴脾虚湿盛证:脾阳不振,湿浊内停,见腹胀便溏、苔白厚腻;
​3. 少阴心肾两虚证:心阳不足,肾精亏虚,故心慌胸闷、精神倦怠;
​4. 厥阴肝郁化热证:肝失疏泄,气郁化火,致心烦潮热、情绪波动。
 治则方药:治以调和肝脾,温阳化湿,表里同治。方选柴胡桂枝干姜汤合附子理中汤化裁:
 柴胡15g 黄芩10g 桂枝12g 干姜9g 天花粉15g 煅牡蛎30g(先煎)
制附子9g(先煎2h) 党参20g 炒白术18g 茯苓15g 炙甘草9g
防风12g 桔梗10g 苏叶10g(后下)
 医嘱:禁食生冷油腻,晨起生姜小米粥温养脾胃;每日艾灸足三里、关元穴各10分钟,避风寒。
 (二)二诊:随证化裁,表里渐和
 药后反馈:服药7剂,鼻塞、喷嚏减轻50%,颈项痛缓,腹胀缩至1小时,烧心减为日1-2次。仍有心慌、偶发潮热,睡眠改善,大便溏烂未止。舌淡暗、苔白腻渐化,脉弦细。
 方药调整:表邪得解,去苏叶之辛散;加黄芪20g补气固表,炒白芍15g柔肝缓急。续进7剂后潮热止,心慌除,情绪趋稳,大便成形。
 (三)中期:扶正为主,调和枢机
 辨证转归:表邪已清,太阴脾虚为本,兼少阴未复、厥阴待和。
 治则处方:予桂枝汤合理中汤、四逆散三方化裁:
 桂枝9g 白芍12g 生姜3片 大枣5枚 党参15g 干姜6g 炒白术15g
炙甘草6g 柴胡12g 枳壳10g 生麦芽30g
 随症加减:鼻塞加辛夷、苍耳子;腹胀增莱菔子、木香;口干去干姜,加麦冬、五味子。辅以八段锦功法锻炼,配合疏导情绪。
 (四)巩固:培补后天,调和气血
 症状转归:鼻塞偶发于遇寒时,感冒次数减少,诸症悉平,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有力。
 治则方药:取《金匮要略》薯蓣丸化裁,气血双补,调和肝脾:
山药30g 党参15g 白术12g 茯苓12g 炙甘草9g 桂枝9g 白芍12g 当归12g 川芎9g 熟地15g 柴胡10g 防风6g 神曲15g
 改为隔日一剂,巩固善后。
 三、疗效总结
 1. 主症改善:鼻塞、喷嚏基本消除,感冒频率明显下降;心慌、潮热、烧心等症消失;脾胃运化恢复正常。
​2. 体质转变:体力增强,舌脉转为平和,机体防御功能显著提升。
​3. 远期随访:停药三月后,配合代茶饮调护,未再复发,情绪管理能力明显增强。
 四、思辨总结
 1. 分期论治:遵循"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原则,初期解表温脾并重,中期侧重补虚,后期培补后天。
​2. 六经执要:紧扣太阳太阴为病之本,兼顾少阴厥阴,体现六经辨证的整体观与灵活性。
​3. 综合调护:强调饮食、艾灸、情志等多维度干预,彰显中医"形神共调"特色。本案通过六经辨证精准把握病机演变,分阶段施治,为慢性鼻病治疗提供临床参考。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王井清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伤寒论第九十八条(九) 张宝华

    而在每一个病位的反映,都有两种证候,或阴或阳,阳有热实,阴有虚寒,我们不是经常说阳实热,阴虚寒嘛。前面的太阳病中有,“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在一个“表”位上,也有两种,一个太阳,另一个少阴。

  • 伤寒论第九十六条(四) 张宝华

    《神农本草经》中载柴胡“味苦,平。主心腹,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久服轻身明目益精。”这柴胡陪我度过了少年时期,如今看来,老相识了却不知其庐山真面目二十年,也是笑谈了。

  • 从“子午流注”谈养生、疾病的诊断及治疗10-酉时(肾经当令) 张训景

    酉时:肾经当令酉时是指17点到19点,这个时候是肾经当令。肾中精气是机体生命活动之本,足少阴肾经的旺盛,对机体各方面的生理功能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肾功能有问题的人而言,在这个时候按摩足少阴肾经的穴位,效果最为明显。酉时气血流注于肾经。

  • 伤寒论小柴胡汤临床应用浅谈 高帆

    伤寒论小柴胡汤临床应用浅谈小柴胡汤,源自中医经典《伤寒论》,是和解少阳的代表方剂。服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三天后症状明显缓解,体温恢复正常。例如,患者张某,男性,50岁,因急性胰腺炎住院,使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一周后病情明显好转,腹痛消失,食欲恢复。

  • 日常坐诊 刘艳兵

    灸数次后,文先生自觉遍体轻快,气力充足。时至九月中旬,再次为其开具中药汤剂数剂以巩固疗效,文先生此时体质已获良好改善。至年底新冠大流行,文先生染疫后较他人明显痛苦小、痊愈快。目前,文先生身体素质优异。

  • 脾胃虚寒所致胃痛治验案 吴春水

    症脉参合,辨证为脾胃虚寒之证。患者服用10剂后,胃痛明显减轻,四肢渐温。在治疗上,选用黄芪建中汤加减以温中健脾,和胃止痛。诸药合用,共奏温中补虚、缓急止痛之功,有效改善患者脾胃虚寒之证,缓解胃痛等症状。

  • 为何学习护眼手法? 马亮

    很早关注到护眼手法的课程,这一次是在西安开班,就毫不思索的报名参加了。很多人都会疑惑,短短两天的学习能不能掌握这个手法治疗,能不能取得理想的疗效。

  • 孩子的形气未充,吃东西不能过量 谢江强

    孩子的形气未充,吃东西不能过量《庄子·天地》里有一句话:“物成生理谓之形。”所以,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因为其“脏腑娇弱,形气未充”的特点,家长们要特别注意,什么都不能过量,比如,给孩子吃东西不能过多,给孩子用药不要太猛烈等,以免影响了孩子的生长发育。

  • 半夏泻心汤治疗失眠一例 黄阁

    无独有偶,在《卫生室的经方故事第二辑》这本书中,其作者王彦权也有以半夏泻心汤治疗肝胃郁热,肝胃不和而导致失眠的案例。归纳临床半夏泻心汤的应用有以下几点:1、胃热脾寒的胃肠道疾病,如腹胀,胃痛等。

  •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头晕腰痛”案 宗琪

    诊断:眩晕处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7剂方组:柴胡60g清半夏20g党参20g茯苓20g生龙骨20g生牡蛎20g肉桂20g磁石20g生黄芩20g杜仲30g生姜20g大枣6个天麻15g钩藤15g川牛膝30g石决明20g煎服方法:冷水1800毫升左右泡透(开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