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视网膜炎(飞蚊症)医案解析

2025.07.24 868阅读 评论数 20 47
中性视网膜炎(飞蚊症)医案解析:
方药组成:褚实子25克,菟丝子25克,茺蔚子18克,三七粉3克(冲服),甘枸杞15克,木瓜15克,丹参25克,鸡内金10克,淮山25克,薏苡仁30克,山楂25克,炒二芽各25克。
典型案例:张某,女,29岁,患者主诉:突然出现左眼像飞蚊一样,视力出现模糊,经当地医院眼科检查,诊断:左眼中性视网膜炎,经治疗近月效果欠佳,经人介绍前往成都中医学院附属眼科医院,请眼科专家王教授就诊,病历记载:患者左眼视力下降(0.4)、右眼视力(1.2),左眼像飞蚊一样,轻度疲乏,饮食正常,二便通畅。舌质淡红,苔白,脉沉缓。中医诊断:肝肾不足,湿瘀阻络。取上方服用2个星期,症状明显改善,续方用半个月,左眼不适症状基本消失,复查视力明显好转(1.0),为了巩固疗效,继按上方5剂共研细末加工制作蜜丸,每次6克,日服2次(开水吞服)。至今从未复发。
医案解析 :
病因病机 
本病属“视瞻昏渺”“云雾移睛”范畴,核心病机为肝肾亏虚为本,湿瘀阻络为标:  
肝肾不足:目为肝窍,瞳神属肾。精血亏虚,目失濡养,致视力下降、飞蚊症。  
湿瘀互结:脾虚湿聚,阻滞气机,血行不畅,瘀阻目络,加重神光发越受阻。  
舌脉佐证:舌淡红苔白示脾虚湿蕴,脉沉缓主里虚兼湿。  
 辨证要点  
1. 主症:突发飞蚊症、视力模糊,双眼视力差异显著。  
2. 兼症:轻度疲乏(气虚失养),饮食二便正常(中焦未损)。  
3. 舌脉:淡红舌、白苔(湿浊不化);沉缓脉(肾阳不足,湿瘀内停)。  
方药解析与配伍特色  
1. 补通结合:  
  褚实子、菟丝子平补肝肾而不滞,辅以茺蔚子、丹参活血不伤正,契合“虚中夹瘀”之机。  
2. 脾肾同治:  
  淮山、薏苡仁健脾气以化湿,配枸杞、菟丝子固肾精,截断“湿瘀化浊上蒙清窍”之径。  
3. 消补兼施:  
  炒二芽、山楂消食导滞,助健脾药吸收,兼防滋补碍胃,体现“治目先调中”思想。  
疗效机制与临证要点  
1. 速效关键:  
  三七粉冲服直达病所,速散目络瘀血;木瓜引经,载药上行于目。  
2. 防复发策略:  
  蜜丸缓图,以“补肝肾+化湿瘀”长效调治,契合慢性眼病“久病入络”特点。  
3. 辨证拓展:  
  若见舌红少苔(阴虚甚),加女贞子、旱莲草;  
  苔厚腻(湿浊重)加佩兰、石菖蒲芳化开窍。  
 总结  
治疗精髓:以“填精养目治其本,化瘀渗湿通其络”为纲,佐以运脾助化之品,使补而不滞、通不伤正。此方深合眼科“虚、瘀、湿”复合病机,故获效显著。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黄世清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年味 陈鹏

    《年味》文/陈鹏医生门窗上贴上红红的窗花大街小巷鞭炮齐鸣小孩子换了新装据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会上天向玉帝汇报这家人一年的善行恶行然后再降下奖罚我在想今天都几号了医院还不发奖金每逢过节特别思念两个弟弟一个在海南一个在黑龙江从小到大爱抬杠的兄弟俩今生能聚的机会很

  • 伤寒论第二十条(五) 张宝华

    伤寒论一百一三方,八十七味药,你要是停留在先生授之之鱼,而不甚求解其渔,充其量就是个半瓶满啦!

  • 大柴胡汤:古老药方的现代奇迹 高帆

    大柴胡汤与心脑血管疾病大柴胡汤与桂枝茯苓丸的合方常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脑溢血、脑梗塞等。临床使用大柴胡汤时,需注重方证对应和腹诊。大柴胡汤作为中医经典方剂之一,其临床应用广泛且疗效确切。

  • 伤寒论第十二条(十五) 张宝华

    麻黄汤曰太阳病,桂枝汤曰太阳中风,古人行文真是练字精髓,字字珠玑,推而可知麻黄汤乃太阳伤寒。故医家多谓桂枝汤治太阳表虚证,其中可见一斑耳。

  • 外感头痛病案分析 赵阳

    邱某,男,25岁。患者4天前因贪凉导致头痛,发热,自行服用感冒咽喉未缓解,遂前来就诊。中医诊断为头痛,外感头痛的证型,中医治需疏风清热,活血止痛。

  • 胃脘痛伴右下腹疼痛一则 甄林强

    2021.08.12一诊:主诉:间断性胃脘疼痛6月,加重伴右下腹疼痛1天现病史:患者6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胃脘部疼痛,按压及饥饿时疼痛明显,未治疗。上方服完,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偶有胃脘部及右下腹隐痛,后因高三学习繁忙未再服药。

  • 小柴胡汤合泽泻汤治疗失眠头晕案 翟争

    此案症状相对简单,口干口苦,心慌、心烦、胸闷,经前乳房胀,加之长时间入睡困难、眠浅,多梦,证属少阳,患者几乎按照条文生病,方证相应,遂用小柴胡汤加龙骨牡蛎。

  • 经方重剂效验(2) 之 老年打嗝不止案 关霖杨

    经过患者因偏瘫,行走困难,语言表达不清,是老伴和保姆推轮椅来代述病情。复诊:24.08.28刻诊:仅偶轻微打嗝,仍咳嗽,平躺易咳,偶白痰,时干咳,血压稳定,服通便药后大便不干,1次/日。经过几次治疗,打嗝基本得缓,续治咳嗽。

  • 伤寒论第八十八条 张宝华

    八十八条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疼,与禹余粮丸。(伤寒贯珠集*太阳篇上》徐大椿:与禹余粮丸,疑即此(赤石脂禹余粮汤)为丸。

  • 伤寒论第七十条(三) 张宝华

    调理胃的方法那多了,先生举了一个例子,“与调胃承气汤”。虽说“与”之,但临证上这样的占比也不少,用调胃承气汤的机会还是多,“与调胃承气汤”,有用它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