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卢扶阳医学医案第1篇:阳虚外感证
张某某,男,42岁,公司职员。2024年9月12日初诊。主诉:反复畏寒乏力、鼻塞流清涕1月余。患者平素工作劳累,起居不规律,近一月来倍感疲倦,畏寒肢冷,稍受风寒即鼻塞、流清涕,伴有腰酸,食欲不振,大便溏薄。曾自服清热解毒类中成药无效。舌淡胖,苔白滑,脉象:轻取沉滞,膀胱脉浮微紧,左尺沉紧短,心脉紧带微劲。
辨证分析与立法
四诊合参,此乃阳虚外感证。患者先天肾阳不足(左尺沉紧短),后天劳倦耗气,致太阴脾肺虚弱(脾脉气滞,肺脉短紧),卫外不固。外寒侵袭太阳(膀胱脉浮紧),然正气无力抗邪,故迁延不愈。郑卢医学强调“人生立命在于以火立极”,此案根本在于坎中一阳亏虚,治当扶阳助正,解表散寒。首诊先开太阳,兼固太阴;二诊以后重点温壮坎阳,引火归元。
处方与调护
初诊(2024-09-12)
立法:温散太阳,健脾除湿。
处方:桂枝法加减
桂枝尖30g,贡术15g,生南山楂20g,炙甘草15g,生姜60g。3剂,每日1剂,水煎服。
医嘱:忌生冷瓜果、油腻之品,避风寒,宜热食。
二诊(2024-09-15)
药后畏寒减轻,鼻塞好转,仍感腰酸,乏力。脉象:膀胱脉紧象减,左尺仍沉紧。
立法:温肾扶阳,化气祛邪。
处方:附子桂枝法加减
制附片60g(先煎),桂枝尖30g,贡术15g,西砂仁15g(后下),炙甘草15g,生姜70g。4剂。
医嘱:服药后若身微热或出微汗,为正气来复之佳兆,勿惧。
三诊(2024-09-20)
精神转佳,畏寒肢冷明显减轻,腰酸好转,大便成形。脉象:左尺紧象渐缓,已有柔和之象。
立法:温固坎阳,健脾益气。
处方:附子法加减
制附片70g(先煎),贡术15g,西砂仁15g(后下),茯神15g,炒小茴香20g,炙甘草15g,生姜80g。3剂,以资巩固。
嘱其规律作息,避寒就温,可常以生姜红糖水温服。
体会
本案体现了郑卢扶阳医学 “以火消阴” 的核心思想。患者虽表现外感症状,然其本在于阳虚。首诊不用麻黄恐其耗散真阳,而以桂枝法温和开表。二、三诊紧扣肾脉沉紧之象,逐步加重附片用量,佐以砂仁、小茴香等,既温坎阳,又顾护中土,使阳回表解而不伤正。郑卢医学辨脉至关重要,尤以膀胱脉辨表邪,肾脉定根基,此为取效之关键。
(医案撰写:杨允执)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大柴胡汤开郁泻火——胆石胁痛之郁火腑实辨治 彭幽
伤寒巨擘刘渡舟盛赞大柴胡汤为“开郁泻火第一方”,由小柴胡汤去参、草,增入大黄、枳实、芍药而成。大柴胡汤既可疏利肝胆之郁,又能通泻阳明之实,气血同治,升降兼调。临床多用于肝胆郁热、胃肠壅实、气血不和之证。故大柴胡汤虽为泻剂,却又有调和之效。 -
阳虚?上火?经方治疗案例! 李华歆
大家想一下经脉不通,那么阳气运行一定会收到影响,有阳的地方就热,没阳的地方肯定就冷啦,所以这时候你不能纯用温阳都方,要兼顾寒热! -
扶阳使人快乐,躁郁也能用扶阳法 原恩泽
患者4月来就诊,恰是春季,“桃花病”、“桃花疯”高发期,扶助阳气,助肝生发,则病可愈。方用苓桂术甘汤拨通,附片助阳,淫羊藿、山楂、砂仁帮助“消化”附片之力,菖蒲开心窍,合欢皮对症治疗,本经说合欢皮令人欢乐无忧是确其效果的。 -
小儿饱食及吃饱了就睡为什么不好? 谢江强
据临床所见,一次饱食或经常的饱食均可导致疾病,其直接后果一是伤脑,二是害胃。饱食超出胃的纳食限度,使柔嫩的胃失去弹性活力,此种受伤的胃易导致厌食,不消化,发胀等后果。因此,孩子吃饱就睡是不良的生活习惯,必须加以纠正。 -
头痛数日中药3剂愈 蔡根深
赖某某,男,51岁,2025年5月31日就诊,主诉:头痛数日,数日前因喝酒过度后放羊时,在草地上睡觉数小时(中午)后出现头痛,呈全头痛,畏寒,乏力,出汗,纳差,大便隔日一行,既往有哮喘病史。6月3日复诊诉头痛已消失,要求再调理、巩固治疗。 -
食入即吐伴小便疼热1周余,经方一剂愈 宗琪
患者:车某某性别:男年龄:74岁初诊日期:2025年5月30日主诉:食入即吐伴小便疼热1周余。 -
伤寒论第五十一条 张宝华
五十一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这凭一个脉浮就说用麻黄汤?这绝不一定,这就是个简文,之前关于桂枝汤、麻黄汤反复地说很多了,前面都有。 -
经方实验录之咳嗽 张宝华
初诊:某63岁男性,基础病见高血压、肺大泡、颈动脉硬化。主诉持续怕冷伴咳嗽、咳白痰,偶发咳嗽,合并面部晦暗粗糙、午后困倦,睡眠打鼾明显,二便基本正常。既往有高血压,肺大泡,肺气肿,脂肪瘤,颈动脉硬化等病史,对香烟过敏。方药对证,已切中病机,益附子强其机能。 -
从十年失眠谈“心肾不交”的破冰之旅 刘颖
基层临证,贵在从纷繁症状中揪出"心肾不交"这根暗线——它可能藏在舌根厚苔里,躲在夜尿频急中,甚至隐于患者不经意的一句"批改作业时最心烦"。 -
从胃痛泛酸案谈"寒热错杂"的调治 刘颖
患者郑某,男,39岁,外卖骑手,主诉胃痛灼热与冷痛交替发作八年,伴泛酸嗳气。细察病机,《伤寒论》"寒热错杂,心下痞硬"在此案中生动呈现。舌苔黄白相间乃寒热错杂之明证,掌热指凉揭示上热下寒之病机。首诊五剂,患者胃痛发作频率减半,泛酸若失。
最新文章
-
皮肤泻心汤治验录 陈锦辉
皮肤泻心汤治验录(一):多发性毛囊炎治验案患者:陈某伟,男性,16岁,2024年1月20日来诊。采用皮肤泻心汤进行治疗。皮肤泻心汤通过调和心火、清热解毒、养血润燥等多方面的作用,能够有效消除患者的临床症状。采用皮肤泻心汤以清热泻火、利湿止痒。
-
通耳方临证实录 陈锦辉
通耳方临证实录由通气散合小柴胡汤加减组成的“通耳方(自拟方)”治突发性耳鸣耳聋效果好,下面是我用该方治疗该病的第一个验案。病情进一步改善,拟9月5日处方继续服用。
-
中医治疗肺结节的病案分析 崔国宁
因体检发现肺结节前来就诊。通过辨证论治,采用中药方剂、心理疏导、饮食调理等综合治疗手段,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稳定病情。但对于肺结节的治疗,需要定期复查,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结合西医的检查和治疗方法。
-
善持堂近期医案摘录三则 钱开达
某君女六十一岁,今年初因眼底水肿来善持堂求治。善持堂认为,眼部水肿为病,终属脾虚。善持堂认为,某君湿疣系其下焦湿热长期侵蚀变化而成,因此其治亦应清热燥湿解毒散结为宜。善持堂因此常用黄芪建中汤为主治各种皮肤疾患。
-
善持堂近期医案摘录(五十九)白涩症 钱开达
白涩症症状表现为眼睛干涩,外观正常,如中医眼科学中所说“眼部赤肿不显,只觉眼内干涩不舒”。某君男六十五岁患眼睛干涩一年多,视力没受影响,眼科检查正常。善持堂认为,百病皆因于堵。药服7剂,某君苔白腻大减,白涩症基本痊愈,之前说话时常出现的耳呜现象也没有了。
-
糖尿病 潘洪波
半月来头昏乏力,嗜睡懒动,在当地县医院检查发现尿糖,血糖150㎎%(空腹),肝功能:谷丙转氨酉每182单位,就诊时症见形体消瘦,能食善饥,每餐可进食稀饭20碗,口渴多饮、尿多、苔中根黄。经治后,消渴症状一直未发,多次检查血糖、尿糖均正常。
-
阳虚体质和血虚体质的症状有点类似 谢江强
阳虚体质和血虚体质的症状有点类似阳虚体质和血虚体质的症状有点类似,那么,我教教大家怎么分辨。受寒、作息不规律、其他脏器虚损,都会伤脾阳、肾阳首先,受寒会引起脾阳、肾阳的不足。
-
医案 刘颖
肠痹,慢性结肠炎邓某某,女,52岁。中医诊断、治法:肠痹。肝脾失调,肺失治节,大肠传道失司。本病病位虽在脾胃,但与肝木密切相关。盖因本案中,脾虚湿盛为甚,故在大瘕泄汤的基础上加党参益气健脾,泽泻利水祛湿。
-
早泄 潘洪波
48岁,主诉敏感易早泄,时间短暂。结果,症状大减,牙龈没有出血了,口腔溃疡也好得七七八八了,胃口增加,时间提至10分钟。早泄世一剂,看似是虚症,所以很多患者一出现症状,就想着去吃补药。如此,上中下三焦的热邪可以得到化解,早泄世问题自然能被解决。
-
中药一剂退热案 宗琪
禁忌:水果,饮料、绿豆类,石膏类,辛辣、油腻、鱼腥等5月19日:家属告知患者突发高热,体温达39℃,遂予以住院治疗,询问中药是否续服,嘱其继续服用,并注意大便次数。5月27日回访:家属述19日续服中药后,出现腹泻,而无不适,当天体温即恢复正常,后一直未在发
感谢分享学习
学习了
学习
好的
感谢分享学习
学习
学习了
学习
感谢分享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