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柴胡汤开郁泻火——胆石胁痛之郁火腑实辨治
正值更年期阶段,平素性情急躁,易郁易怒。突发右胁脘部剧痛,痛不可忍,翻身打滚,身体蜷曲如弓,试图减轻疼痛。既往有慢性胆囊炎、胆结石病史。因居处偏僻,前往医院不便,故延请中医诊治。
诊见:痛苦面容,屈膝侧卧,右胁拒按,脘腹胀满,伴口干口苦,大便干结,两日未行,小便黄赤,恶心欲呕,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辨证属少阳阳明合病,气机郁滞,腑气不通,湿热内蕴,发为胁痛。急则治其标,法当疏肝利胆、通腑泻热、理气止痛。方选大柴胡汤合金铃子散加减。
处方:
柴胡20g、黄芩10g、生白芍20g、法半夏15g、生大黄10g(后下)、枳实15g、生姜15g、薏苡仁30g、郁金15g、木香12g、醋延胡索12g、金铃子12g、大枣5枚。
2剂,水煎服。
首剂头煎服后不久,药液尽吐。遂嘱以鲜生姜30g煮水,与药液交替、少量频服。第二煎服后,痛大减,呕止,面容舒缓,身体可直。尽剂后大便得通,疼痛若失,诸症悉平。
【按语】
本案属中医“胁痛”“胆胀”范畴。患者值更年期,肝气素郁,加以胆腑素有湿热蕴结,气滞血瘀,结石内阻,导致少阳枢机不利,阳明腑气不通,发为剧烈胁痛,伴见口干、便结、呕恶、苔黄腻、脉弦数等症,正是大柴胡汤之典型证候。
《金匮要略》云:“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其病机为“少阳郁热兼阳明里实”,治当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伤寒巨擘刘渡舟盛赞大柴胡汤为“开郁泻火第一方”,由小柴胡汤去参、草,增入大黄、枳实、芍药而成。其中大黄合枳实,已寓承气通下之功,专泻阳明实热;芍药合大黄,酸苦涌泄,可疏土伐木,清泻肝胆之火;枳实与芍药相配,取枳实芍药散之意,破气滞而和血络。本方最妙之处,在于重用生姜。其性辛散,既能和胃止呕,又可制大黄峻下之性,俾其泻中有升,降中有散,斡旋中焦,调达气机。更加金铃子散行气活血、清热止痛,乃治心腹胁肋诸痛之良方;辅以郁金、木香增强行气解郁之力,薏苡仁清热利湿。
首服呕吐,乃气逆甚也,以姜汤频饮降逆和中,待胃气稍安再进药汁,则药力得行,郁开热泻,疼痛立减。
诸药合用,共奏疏肝利胆、通腑泻热、理气活血、缓急止痛之效,故虽势急痛剧,亦能迅速缓解。
然结石本虚标实,痛止后仍当以健脾柔肝、清热利湿之法调治根本,防其复发。
【关于大柴胡汤】
大柴胡汤既可疏利肝胆之郁,又能通泻阳明之实,气血同治,升降兼调。临床多用于肝胆郁热、胃肠壅实、气血不和之证。故大柴胡汤虽为泻剂,却有调和之效,能疏肝胆之郁,泻阳明之实,气血并治,升降兼施。
凡属气火交郁之实痛,其胀痛必急迫剧烈,而尤以痛在两胁及上腹者,用之最宜。
临证所见,凡属肝胆郁热、胃肠壅实、气火交郁之病机者,多见胁腹胀痛、呕恶便结、脉弦数有力等候,其痛多急迫剧烈,尤以两胁及上腹部为著。诸如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胰腺炎、溃疡穿孔、阑尾炎等急腹症,但见上述脉证,投之辄效。实为治疗实热内结、腑气不通、气血不利之急重病证之良方。
(医案为中医临证交流而作,请同道指正。)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伤寒论第一百四十七条(七) 张宝华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的病人不似小柴胡汤证那样的虚,所以不用人参;也没有呕,因此不用半夏、生姜。这两方共有的药是柴胡、黄芩、炙甘草。我经常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疗效显著。 -
伤寒论第一百二十九条 张宝华
一百二十九何谓脏结?“名曰脏结”,这样的病症叫作脏结,这是内脏发生病变,邪结于脏了。那么这种情况下,无论他是脏结也好,结胸也好罢,治疗上都得攻,但如果病人有虚,再有寒湿在里面掺杂着,就不能攻了,虚你攻伐,病人受不了,因此先生断言一定是难治的。 -
脾虚失运,积滞不清 谢江强
13岁小儿,面色萎黄,形神不振,纳谷不香,舌苔厚腻,二便尚调,此脾运不健,积滞未清,先以汤药消运,待积去再以调补。周某,男,6岁。患儿面色不华,形神不振,纳谷不香,舌苔薄腻,便下欠化,腹软溲通,此脾虚运化不良,当先消积助运,然后调补。 -
谈谈婴儿哭闹 谢江强
谈谈婴儿哭闹婴儿哭闹是一周岁以内的孩子常见的一种表现。但病理性哭闹是不可忽视的,应注意及早求医检查,以免误了病情。在日常生活中,如能掌握无病哭闹的原因,就容易处理婴儿哭闹的情况。幼小的婴儿,如突然受了惊吓,常可引起孩子的哭闹。 -
栀子豉汤治疗头汗医案 张训景
首诊时,采用栀子豉汤加味治疗。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栀子豉汤作为清热除烦的经典方剂,在此案中加减运用,旨在清热除烦、滋补肝肾、调和营卫。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其并发症的治疗往往需要较长时间和耐心。 -
马家湾刘二郎读《金匮》第十二篇心得体会 刘仲书
咳嗽一病,在金匮中出现过两次,一次是在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篇,一次就是在本篇!这是在金匮中独一无二的,可见咳嗽的重要性。苓桂术甘汤有冒眩,泽泻汤也有冒眩,窃以为临床中二方可同用,且可一方中的白术换苍术。 -
中医治疗咳嗽临床用药经验 崔国宁
咳嗽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中医在治疗咳嗽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优势。本文旨在探讨中医治疗咳嗽的临床用药规律。麻黄为治疗风寒咳嗽的常用药,可配伍杏仁、甘草等,如三拗汤。 -
中医治疗发热证案例分析 赵阳
经中医望闻问切,诊断为发热,证型为内热外寒。此案例充分彰显了中医辨证论治在治疗发热及相关病症方面的独特优势与良好疗效。 -
中医外治法的特点 谢江强
相较于内治法由胃肠道给药的单一途径,中医外治法可根据疾病的病变部位和症状特点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和剂型。相较于内治所用方剂,外治用药制方时有兵多将广,不避“反”和“畏”的特点。 -
腹泻三天一剂愈 蔡根深
曾服用过蒙脱石散及复方黄连素片,作用不明显。辨证为少阴病,予吴茱萸汤加味,处方:吴茱萸12g黄连2.5g人参7g生姜32g红枣五枚,一剂,水煎,分四次服。当晚十点多服药一袋,第二天凌晨5点多一袋,早上8点多就拉了一次,后未再腹泻。
最新文章
-
老年痴呆的预防 谢江强
老年痴呆又称阿尔茨海默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之一,西医认为主要是由于大脑的退行性改变引起的。而肾是主生髓的,肾精不足,不能生髓,则导致髓海空虚,髓减脑消,导致神机失用而成老年痴呆。
-
那并不通畅的心路 谢江强
那并不通畅的心路刘大爷最近犯了难,因为老爷子近来常常感到心慌气短,胸口憋得慌。正好小区里组织体检,这一查不要紧,体检的医生告诉刘大爷他得了冠心病。体质不同,患冠心病的原因也不会一模一样。
-
腰扭伤2天,针药结合速愈 宗琪
条文学习:31.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
孩子痰湿一直不除 谢江强
孩子痰湿一直不除,有可能引发其他疾病痰湿体质的孩子,容易得呼吸系统的毛病这个孩子的舌象有两个特点:第一,舌苔又厚又腻,而且铺满了整个舌头。
-
口腔溃疡 潘洪波
临症加减后叮嘱患者继续服药两周,药后口腔溃疡基本痊愈,胸背部痤疮明显改善。调整方子后再用药7天,患者口腔溃疡已完全愈合,余诸症皆除,嘱其继续服用中药以固后效,规律调服1月余,溃疡未见复发。二诊之时,患者口腔溃疡愈合大半,胃胀、痤疮均已好转,但大便仍溏。
-
闭经的中药膏方调理 谢江强
凡年满18岁或第二性征已发育成熟2年以上仍未来月经者称原发性闭经;已有规则的月经周期,由于某些原因而停止行经达6个月以上者称继发性闭经。生理性闭经是指妊娠期、哺乳期、绝经过渡期及绝经后的闭经。病理性闭经是指因疾病原因引起的闭经,这是本节讨论的内容。
-
痔疮 潘洪波
今天主要给大家讲一下痔疮的问题。一方面是“十人九痔”,现实生活中有痔疮的人确实不在少数。其实痔疮在中医讲多是湿热下注,湿邪下行,下焦的气血受到影响运行不畅,导致直肠末端形成结滞,这个结滞就是痔疮。
-
腰腿痛的医案整理 谢江强
医案126王某,女,63岁。主诉:左腰腿酸麻时痛1个月。2018年11月16日二诊:服药后,腰腿痛十去其三,舌质暗红,舌苔薄白,脉细。药后,腰腿疼痛十去二三。二诊时,前方减党参,加葛根10g,延胡索10g,以增强解肌活血、行气止痛之效。医案127徐某,男,
-
辩证论治慢性结肠炎 张宝华
目前西医治疗疗效欠佳,中医药通过整体调理,可增强人体的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对于慢性结肠炎的治疗有很好的疗效。
-
辩证论治子宫肌瘤 张宝华
辩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的核心,针对子宫肌瘤的病因病机,采用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可有效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气滞血瘀可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痰湿内阻可影响脏腑功能,进而引起子宫肌瘤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