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治法的特点

2024.12.21 1阅读 评论数 1 0
中医外治法的特点
相较于内治法而言,中医外治法在用药选药、给药途径、剂型选择等方面也有其特点。中医外治法在使用时同样强调辨证论治和三因制宜,明确病变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把握病症的标本轻重缓急,根据药物的性味、归经、升降浮沉等性质来进行选择配伍,根据时间、地域以及患者的个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和药物。病性不同,外治方法的选用上即有所不同,如吴师机所云“寒症喜火,宜炒熨;热症喜水,宜煎抹,然亦不拘”;时间不同,外治方法也有所不同,如秋冬季节可多用熏蒸、热熨之法,且施术温度可略高,时间可略长,夏季则可改用药物涂抹法,如使用熏蒸、热熨法,则可根据季节对施术的温度和时间适当进行调整;对于年老、婴幼及体弱者宜用平缓、柔和、无毒的外用药物,而对皮肤刺激性比较强的外治法如“发疱疗法”等则应谨慎选择。相较于内治法由胃肠道给药的单一途径,中医外治法可根据疾病的病变部位和症状特点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和剂型。如病在阴部,可选用熏洗或坐浴,局部的疮痈肿毒可以冷敷和涂,风湿痹痛可以热熨和泡浴,呕吐腹泻、月经不调、痛经可以选择敷脐。从剂型来说,肛肠疾病可选用栓剂,风湿痹痛可选用硬膏剂,烧烫伤可选用软膏剂。同一种方剂也可以制作成不同的剂型以适应疾病的需要,如大家熟知的“云南白药”就有散剂、气雾剂、橡皮膏、胶囊剂等不同的剂型,用于开放性伤口止血时可选用散剂,用于非开放性的扭挫伤时可选用气雾剂,用于慢性风湿痹痛时选用橡皮膏剂。凡内治之方均可作外治,但外治方却不一定能够用作内服。相较于内治所用方剂,外治用药制方时有兵多将广,不避“反”和“畏”的特点。外治用药多为药味比较多、药量较大的“大”方,如在传统黑膏药的制作中,组方往往用到七八十种药物,取“物以杂而得全,功以协而成和”的效果,充分发挥各药物的功效,协同作用。在用药中也有不避“十八反”“十九畏”的特点,有时还有意伍之,如在治疗风湿痹痛时,往往将半夏与川乌、草乌、附子同用,取“二物相反,正取其相激为用”之意,以强其药势。在选药中,外治用药必用猛、生、香药,其中猛药是指药性峻烈、甚至有毒之品,在内服药物中往往是有禁忌的,但在外治用药中是必不可少的,如草乌、附子、斑蝥、硫黄、巴豆、蜂房等;生药是指未经炮制,气雄而力足之药,如生姜、葱白、柳枝、槐枝、苍耳子、生半夏、生南星、生川乌等;香药是指气味芳香、穿透力强的药物,如麝香、冰片、檀香、沉香、苏合香、菖蒲、乳香等。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谢江强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月经过少的中药膏方调理 谢江强

    月经过少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明显减少,甚至点滴即净;或经期缩短不足两天,经量亦少者,均称为“月经过少”。月经过少常与月经后期并见,多伴体重增加。月经过少发生于青春期和育龄期者可发展为闭经,发生于更年期者则往往进入绝经期。

  • 上了一上午疼痛门诊,看了三个焦虑症 于军

    有焦虑症的病人有三个。慢性疼痛患者合并焦虑症的情况不少。上周他一进门就说,有焦虑症,一直吃药,头痛看了好多医院、好多医生都好不了。慢性疼痛患者频繁就诊,辗转求医,除了疼痛以外,也包含焦虑的因素。

  • 辩证论治慢性尿路感染 张宝华

    中医认为,慢性尿路感染多与湿热、肾虚、气滞等因素有关,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采用辩证论治的方法,从调理脏腑功能、改善体质等方面入手,以提高治疗效果。

  • 美容养颜中医强调整体观念 谢江强

    美容养颜中医强调整体观念,以天、地、人为统一整体。影响美容的原因总结归纳为气血不足,颜面失养;或气机郁阻,痰湿瘀结,有形之邪使气血运行不畅,影响容颜。可见五脏均可影响颜面美容。

  • 咳嗽数年医案一 王建飞

    2023年07月04日高某,女,56岁,初诊。主诉:咳嗽数年加重10天。血压不稳定3年,服用卡维他洛+氢氯噻嗪片半年、服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片11个月。经常流鼻涕,鼻涕倒流进咽部引起咳嗽,受凉吹风后加重。服药后咳嗽已基本改善。唯仍流清涕引起呛咳。

  • 性欲减退的膏方调理心得 谢江强

    性欲减退的膏方调理1.温阳补育膏:男性《极简膏方治百病》。对于继发性性欲减退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对因治疗。多吃一些含优质蛋白、多种维生素和锌的食物,可维持性功能的正常水平。保持良好的情绪,维系好夫妻之间的关系,同时对性生活要有比较客观的认识和理解。

  • 脉法新悟(十一) 陈玉佳

    案:刁右,33岁。鼻腔奇痒、刺激不适已4月,鼻咽镜见黏膜充血。案:易右,50岁。外院诊断副鼻窦炎,平素性躁急易怒。经专科检查为鼻炎和副鼻窦炎。医案来自《张西俭脉论脉案》,经删减。

  • 小儿抽动医案分享 李娟

    关于小儿抽动,西医学称之为抽动障碍。若不及时中医中药干预,儿童抽动症病程拉长,反复发作,影响正常生活和学习。2023年8月26日三诊,患儿抽动无,面部积食斑已褪至不明显,大便正常,情绪稳定。

  • 咳嗽咳痰案。 李高勤

    病史:2周前开始咳嗽咳痰,连续发烧2天,最高38.9,口服布洛芬、阿莫西林2天后退烧退烧。但仍然有咳嗽咳痰。咳嗽厉害时影响睡眠。分析:1.患者咳嗽咳痰2周,算是比较长了。服药3剂后,咳嗽基本消失。

  • 论调中三药 夏耀飞

    论调中三药读傅青主的书,研究傅青主的方子,发现此人善用白术和山药这个对药,是燥润相济的典范,说明傅氏治病首重调中的学术特点,这有点像张景岳调肾的思路,注意是调而不是补,调是阴阳兼顾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