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会无缘无故地哭闹:止住小儿夜惊有技巧

2022.01.02 55阅读 评论数 0 17
    夜惊又叫睡惊、梦惊,可发生于各个年龄阶段,其主要表现是患者因受惊吓而在睡眠中突然尖叫、啼哭,并表现为神情极度恐惧、大量出汗、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经摇晃几下才能被唤醒。如果未被唤醒,患者醒时对夜惊发作一事通常没有记忆,若能在睡梦中被唤醒,则患者能记得睡梦中惊恐的感觉,却很少能记住具体的梦境内容。
 张同学今年9岁,上小学二年级,三天前的傍晚时分,因为和邻居家的孩子吵闹打架,被父亲狠狠训斥了一顿,受了惊吓,脸色有点略微发青,还不停地啼哭、浑身颤抖不止。晚上睡觉的时候,他在睡梦中突然惊叫,随后大哭。父母把他唤醒的时候,该同学却对刚发生过的事一无所知。不光是晚上,张同学白天也会表现出一些受惊吓的症状,例如四肢不自主抽动。这些症状已经反复出现3天了,他父母便带他来我这儿就诊。
我问了一下张同学的症状,他说自己最近没什么食欲,也没什么胃口是青绿微黄色的。他的父母还说,这孩子生性就比较胆小,要不是邻居家孩子老欺负他,他也不会和人打架,可是打架毕竟不对,于是就骂了他几句,没想到后果这么严重。
 我告诉张同学的父母,做父母的一定要多和孩子沟通,不要过于宠溺,也不要随意打骂。孩子生性胆小,可能是在母胎中受过寒,或者出生后有受风或遭受惊吓的病史,扰乱了神明,而当时父母可能没注意到孩子的受惊表现,久而久之,孩子自然表现得比同龄孩子要胆小些。
 在我看来治疗当以息风止惊为原则,加上发病时候为春季,可用保肝藏魂兼安魂之法来治疗。我就为他开了息风止啼膏。
复诊时,张同学的母亲告诉我,她儿子只吃了一周的药,夜惊啼的症状就基本消失了,但白天还会不自主抽动。服药3周后,孩子的症状都消失了,食欲恢复了,大便也正常了。
夜啼是夜惊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小儿常见的夜惊表现,中医以温胆壮志为治疗夜惊啼的主要方法,再根据心火、痰热、受惊等致病因素,添加相应方法。若患儿同时伴有脾胃运化不利,可服用除烦通便之膏方,使其清心除烦。
许小朋友今年6岁,近半个月来夜里睡着老是哭闹,听到一点点声音就容易惊醒,哭着要找妈妈,即使已经是夏天了,还总抱着厚棉被不肯换凉被,食欲不振,经常吃什么就拉什么。
幼儿园老师也反映,别的孩子在玩的时候,他总待在一边,不想和大家一起玩,没有以前活泼,说话也少了,整个人好像没有什么精神似的。
我说,孩子脾胃虚,胆子也小才会有这样的表现,都要换季了还这么不适应,那就是脾胃运化不利的表现,加上胆子小,整个人才会忧忧郁郁的。我摸了摸孩子的四肢和腹部,都偏凉,看他头发也长得不好,像稻穗似的,整个就是营养吸收不良的模样。
 因此我为其开了温胆镇怯、宁神定志的方子,并给他配了一个药粉,让他父母把药粉和白醋配成膏,贴在孩子肚脐上(神阙穴),暖暖脾胃,内外合治。这个膏就叫暖中贴膏。
 暖中贴膏的配方如下:取干姜2克、丁香1克、肉桂1克、吴茱萸2克、川椒目1克、良姜2克、荜拨3克、沉香3克,研成粉末,与适量白醋和成糊状。具体用法是,将药膏置于肚脐处,用医用胶布固定,4至6小时即可拿下,一日一次,连续贴敷10天为一疗程。通常一个疗程即可治愈。
复诊时,孩子父亲说他就吃了不到3周的膏药,也乖乖贴了暖中贴膏,整个人又恢复了以前的活泼好动,活动之后也知道喊饿了,也不拉肚子了,而且新长出来的头发又黑又顺。
 息风止啼膏
 水煎药:钩藤100克、天麻100克、白附子100克、僵蚕100克、清半夏100克、煅牡蛎200克、茯神100克、合欢花100克、白芍100克、竹茹60克、陈皮60克、绿萼梅100克、柴胡100克、黄芩150克。
 成膏药:龟板胶100克、鹿角胶100克。
 调味药:羚羊角粉12克、木瓜(削皮,切丁)100克、荆花蜜100克。
成膏药:龟板胶100克、鹿角胶100克。
调味药:羚羊角粉12克、木瓜(削皮,切丁)100克、荆花蜜100克。
制作方法:将水煎药煮2次,每次煎出300毫升药液;将龟板胶和鹿角胶一起加入200毫升水中,放入蒸锅蒸熟烊化;然后,将水煎药液同烊化胶混合搅匀,上火熬煮15分钟,放温后,再加入羚羊角粉、木瓜和荆花蜜,和匀,装入洁净干燥的器皿之中,存放于冰箱。此为一个月左右的膏滋量。
用药加减原则:腹痛、便青绿色者,可加木香;腹胀者,可加枳壳;乳食不化者,可加炒麦芽、生山楂;大便稀溏者,可加党参、白术、茯苓。
服用方法:温水兑服,一次2匙(约10毫升/匙),头两周早、晚饭后各1次,第3至4周内,于中饭后服用1次,之后隔一日的中饭后服用1次,连续服用1个月。
功效:息风止惊,安魂止啼。
注意事项:感冒、发烧、急性炎症发作患者禁用本方。本方不适合心火亢盛而引发的夜啼者,症见哭声洪亮、惊恐吓人状、尿色深赤,此时应当清心火止惊安啼。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谢江强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初步认识痔疮 张宝华

    二、中医对痔疮的认识中医认为痔疮的病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饮食不节,过食辛辣,引起痔疮;二是肝脾失调,湿热内生,下注肛门;三是久病在床,气滞血瘀。

  • 慢性肝炎简要膏方调理心得 谢江强

    慢性肝炎是指由不同病因引起的,病程至少持续超过6个月以上的肝脏坏死和炎症,如感染肝炎病毒、长期饮酒、服用肝毒性药物等。

  • 越婢汤 李华歆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越婢汤麻黄六两石膏半斤生姜三两大枣十五枚甘草二两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 头晕原来因痰湿,温阳利水身清爽 代民涛

    患者,女,60多点。患者是来看头晕的。这正对应仲景爷爷在《金匮》痰饮篇记载的“其人背寒冷如手大”。仲景爷爷也在《金匮》中给了我们治痰饮之大法: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所以治疗眩晕,仲景温阳利水,利水治标,温阳固本,痰湿所致眩晕可除。

  • 性胆囊炎的调理心得 谢江强

    慢性胆囊炎是胆囊的慢性病变,绝大多数病人都伴有胆囊结石,或由亚急性或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引起。极少数慢性胆囊炎是由细菌或寄生虫引起的。非结石性胆囊炎是由细菌、病毒感染或胆盐与胰酶引起的慢性胆囊炎。

  • 汗证、潮热医案整理3 谢江强

    医案28朱某,女,78岁。以归脾汤益气养心敛汗,药证合拍,服药两剂汗止,结代脉亦减。时隔1年,汗证又现,且心悸,大便干燥,再从归脾汤加减图之。医案29冉某,女,28岁。故以丹栀逍遥散疏肝清热,天麻钩藤饮滋水平肝,肝火降,心火减,汗可止。

  • 感冒医案分析 谢江强

    医案3周某,女,54岁。自服头孢及感冒止咳药,继则不欲食,恶心,便溏,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濡。补气升清扶正,肺气足则肺气宣,则打喷嚏、流涕、咳嗽症状除。医案4姜某,女,69岁。本患者为阴暑证。

  • 疲劳综合征的膏方调理 谢江强

    疲劳综合征的膏方调理1.补气膏:肺脾气虚型《中医进补膏方》。饮食有节,戒烟酒;劳逸适度,动静结合,积极锻炼,增强体质,预防各种病毒感染,减少慢性疾病对免疫系统功能的影响。保持情绪稳定,乐观豁达,有利于虚劳的康复。

  • 小陷胸汤 李华歆

    ——佚名话说如果一个人得了“小结胸病”会怎么样?《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138条: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 怕冷十年病案一例 王建飞

    2023年07月14日吉某,女,51岁,初诊。颈肩僵硬,不容易出汗,手脚冰凉,怕冷怕风,全身游走性阻塞感两年。无其他基础疾病。卫阳失助则怕冷怕风,寒邪痹阻则不容易出汗。2023年9月8日四诊全身阻塞感仍存在,口中吐冷气好转,手脚冰凉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