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易。。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阳痿从肝论治”的辨证思维与临床启示 赵功明
年龄虽壮,却患阳痿。上述李某某阳痿医案,打破“阳痿必属肾虚”的惯性思维,通过细致辨证锁定“肝胆气郁、阳气郁结”病机,以经方化裁获效,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核心精髓,对临床诊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喜马拉雅上。希望能帮助更多的人 陈鹏
-
小儿脸色白是贫血吗 谢江强
所以,家长若发现小儿面色白,不要仅局限于贫血这一个原因。小儿贫血,需要辅助检查,结合临床表现才可确诊。最简便的方法就是给小儿抽血化验血常规,参考外周血中单容积内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或红细胞压积的数值,若低于正常,即可诊断为贫血。 -
伤寒论第一百四十七条(四) 张宝华
由此可见柴胡疏肝的理论雏形源于《神农本草经》和张仲景,但明确以柴胡为核心、系统化疏肝解郁的方剂,如柴胡疏肝散,最早由明代叶文龄在《医学统旨》中提出,后经张景岳等医家进一步推广和完善。 -
第121/122条! 李华歆
1SPRING2024今天要为大家讲解的是第121、122条!第121条,仲景给我们讲了如果一个患“太阳病”的患者用了“吐法”,我们知道“太阳病”典型症状是“恶寒”兼“脉浮”,而用了吐法伤了津液后不“恶寒”,反而有点“恶热”,为啥呢? -
益气养阴法治疗呕吐案 张洪海
舌红无苔,脉沉弦病机:阳明胃热,气阴两虚治法:清热益气养阴竹叶12,生石膏30,西洋参10,麦冬15炙草10,姜半夏10,生地黄15,干姜8桂枝10,火麻仁20,大枣10,玄参15服药2天,反馈精神状态明显转佳,家属诉呕吐未作,大便通畅,且患者说话声音明显 -
从冰铁之躯到“先生救我”:当中医妙手遇上命理预言 欧阳慕颖
今天我们来讲一讲明代《两都医案》中的病例。救治稍有迟缓,全身就会发黑而死。此时需急用“救亡丹”:取人参五钱、白术三两、附子一枚、干姜三钱、肉桂五钱,用水煎后趁热灌服。 -
腰凸腰疼案,八味肾气丸加减。 李高勤
马某,回族,女,74岁。可以考虑理气化瘀药,比如升降气机的四逆散。反馈:服药7剂后,腰部酸困疼痛消失。"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所以,这个八味肾气丸很合拍。 -
术附汤治疗肩周炎 伍丽贤
-诊处方:生白术30g,炮附子15g,炙甘草6g,生姜18g,大枣3枚。总结术附汤治疗肩周炎的核心在于"温阳散寒,暖肌通络",尤其适合慢性、虚寒型患者。 -
陈医生书法 陈鹏
最新文章
-
伤寒论第十二条(八) 张宝华
葱白能通阳,这个阳就是津液,从这也能看出一二了,汗是阳加于阴变化尔来,这个阴不就是津液嘛,辛动于津液出血管而变汗。我个人认为它能通阳化气,否则怎么实现调和营卫呢?因此用桂枝、生姜这么两个相对温和的发汗药,而不取麻黄、葱白这样的了。
-
外用方剂组成特点 谢江强
外用方剂组成的药物数量根据病情、剂型的需要,既有单味药物使用,也有三五味、十余味的组成,更有膏药制作使用的七八十味的大方。同时根据用药剂型的不同,注意赋形剂与其他药物的配合,促使药物的吸收,提高疗效。
-
外用方剂配伍知识 谢江强
外用方剂配伍知识吴师机在《理瀹骈文》中提出:“膏方取法,不外于汤丸。凡汤丸之有效者,皆可熬膏。”在本节内容中将对方剂配伍的基本知识和外用方剂特点进行介绍。君药是指针对主病、主证或主要病因而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是方剂组成中不可缺少的主药。
-
伤寒论第十一条(一) 张宝华
十一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这段临床会遭遇的。这就是里头的大寒,把人的一点虚热反倒都赶到外头来了,这种情况大夫得知道,这了不得,一定要重视起来,采取相应措施,抓紧时间治疗,不然危及生命。
-
伤寒论第七条(三) 张宝华
他还说:“这是个约略之词。真正的伤寒病,我也得过,六七天的时候是个要紧的关头,病好不好在这个时候很关键。老太太们都知道,这几天是憋汗的时候,好,大约在这个时候;不好,在这个时候也减轻。那么在六七天的时候减轻,这个病就没问题了。那么这个数呢,也是约略之词。”
-
腰痛中医证型与辨治精要 吴春水
病位主要在腰,与肾、肝、脾密切相连。中医依据患者个体差异、病情特征以及腰痛特有的证候表现,将其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常见证型进行辨证论治,临床实践时需根据具体情形灵活化裁用药。
-
酒颂 陈鹏
酒颂.五凰春文/陈鹏2024.12.11醇厚的液体惊艳了岁月的荣光承载了一代又一代肥东人的梦想巢湖之滨流传着曹操点将的故事庐州的月色如此清凉照亮了包拯的忠魂在秦淮的分水岭上一边是千年的古韵一边是现代的喧嚣阴和阳完美的糅合皖江水畔丽人行秀外慧中显芳华徽州女人
-
泄泻伴小便遗溺一则 甄林强
泄泻伴小便遗溺一则自家老人,电话得知其腹泻4日余。次日已服霍香正气水两次,腹泻再减,仍不欲饮食,纳谷不香。2024.11.29二诊:气喘时作,动则喘甚,乏力减轻,纳谷不香,大便调,小便偶有遗溺。服上方后,二便得调,纳谷如常,气喘减半,待后续调养。
-
伤寒论第一百条(一) 张宝华
一百条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瘥者,小柴胡汤主之。血不足可见脉涩,津液不足脉也可涩,这是一个说法。可见这种脉对应少阳病柴胡证状态,同时也是中虚有寒,营卫不足于外的小建中汤脉应。
-
88.咽痛一个月,服药一次即减轻,谁说中医是慢郎中! 杨涛
服药后,患者咽干口燥大减,后嘱其食疗调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