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组方不传之秘密

2021.09.24 1766阅读 评论数 2 14
一般说来,补气养血,健脾之药谓之静药,调气活血之药谓之动药。


在组剂处方中,用静药,佐以动药,用动药,佐以静药,动静结合,常可收到好的效果。


古人用方,补剂必加疏药,补而不滞,通剂必加敛药,散中有收,都是这个道理,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


动静相伍,一般静药量大,动药量小。


阴主静,阳主动,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重用静药,因为阴为阳之基,无阴则阳无以生;轻用动药,由于阳生则阴长,阴得阳则化。


凡补养之静药必重用,方能濡之守之,而疏调之动药虽轻用已可煦之走之。


《伤寒论》炙甘草汤,为治脉结代、心动悸的名方,其中阴阳兼顾,而静药分量最重。


方内阿胶、麦冬、麻仁、生地、甘草、大枣皆为阴药,大其剂量,以生阴津,补益营血。尤以地黄用到一斤之多,而仅以人参、生姜、桂枝作为阳药,补益卫气。


整个配方,阴药约重二斤半,阳药仅重半斤,阴药为阳药的5倍,道理何在?


阴药非用大量,则仓卒间何以生血补血?然而阴本主静,无力自动,必须凭借阳药动力,使阳行阴中,催动血行,致使脉复。


反之,若阳药多而阴药少,则濡润不足而燥烈有余,犹如久旱禾苗,虽得点滴之雨露,而骄阳一曝,立见枯槁。即使阴阳均衡,亦恐阴液不足,虽用阳动之力推之挽之,究难奏复脉之效。


《傅青主女科》完带汤为治白带要方,动静配合十分精当。


方中白术、山药各一两,人参三钱,白芍五钱,车前子三钱,苍术三钱,甘草一钱,柴胡六分、陈皮、黑芥穗各五分。


全方以静药为主,重用至两,大其量是用以补养,补土以胜湿;用动药为反佐,量不及钱,小其量是用以消散,寓补于散之中,寄消于升之内,相反实以相成,因而疗效特高。


若统一其量,则必然失去补益脾元之功,难收利湿止带之效。


动静相伍中动药宜轻,还在于恐过重耗人正气,反失其意。


如四物汤是补血名方,内中当归、白芍、生地等补血养血之药可用四~五钱,属方中静药,而川芎气味香窜,属方中动药,一般只用二钱,即可起到燮理阴阳之妙,多用反而燥血耗气。


即使以活血化瘀为主的王清任,在组方中也十分注意及此。


一部《医林改错》以用血药为主,但其中所出方剂,多数养血静药用量特大,而活血动药用量却小,动静相合,新血生,瘀血去,从而达到活血化瘀目的,绝非一味攻破。


如桃红四物汤,四物为静药养血,桃仁、红花为动药活血即是明证。


在逐瘀汤类中,他虽然常用桃仁、香附,但一般也都只用到二一三钱。作为动药,调气活血总不多用,恐过用耗气伤血。


除了静药量大,动药量小的动静配伍以外,也有以动药为主者,但当辅以静药。


如《伤寒论》桂枝汤,全力以阳动之药为主,而加入芍药一味阴静之药,使动中有止,散中有收,故可平衡阴阳,调合荣卫。


治阴疽名方阳和汤,全方立旨以回阳为务,方中虽有麻黄、炮姜、肉桂、鹿角胶、白芥子众多阳药,必加入大熟地味柔润阴药,培补气血,其效方显。


推而广之,用方如此,用药亦然。


如熟地与砂仁同用,生地与细辛同捣,皆取阴静制阳,阳动促阴之义。


总之动静相合,其间阴阳相生相化,道理深奥,非细心体认,难知其妙,学者亟当于此等处留意,则制方用药之义可得。


当然,动静结合,除了此多彼少而外,还当注意辨证,施加恰当的剂量,过与不及,皆非所宜。


回忆解放前吾乡有一翟老医生,医术高超,乃孙从其学。


一日归语老医云:治一归脾汤证患者,予四剂不效,奈何?老医嘱其察舌,回报舌苔白腻,令加大木香用量予服,三剂而愈。


怪而向之,老医释曰:归脾汤属静药方,内中木香仅用几分,焉能动之。药不流动,白腻之苔自不能化,越用阴湿,病越不能愈。故一改木香用量,阴得阳化,而病即瘳。


以后其孙又遇一例,遂将木香放胆用之,又不效,归问何故?


老医嘱再察病人舌,见苔白而薄,遂曰:此脾阴不足之象,焉能再动之燥之,徒加木香,脾阴更虚,拟先加山药一两,养其脾阴,服至舌苔厚腻后,再加重木香,则可痊愈。孙用其言,病又获愈。


由此可见,阴静阳动,阴阳维系,关系方药实大。


中医组方不传之秘密
有一种流传很久,也流传很广的中医行话,叫做:中医的不传之秘在于剂量。就是中药用量多少。


现在传世的中医经典书籍多如牛毛,就算是经典的医书《伤寒论》、《医宗金鉴》等书,


大家看到的药方剂量基本是固定的,用药有一定的范围,其实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用药的剂量更是千变万化,阴阳互变,综错复杂的,


甚至,已经成为了中医世家的传之秘。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同一种药物,有时用量不同,功能主治就不一样,临床效果就会差别很大,有时甚至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所以深入挖掘药物的剂量和效用之间的关系,是充分发挥中药功效,提高临床疗效至关重要的环节。


盖其一,从单味药言,量变超出一定限度,必然会引起质变,故剂量不同,功效有别。如附子小量可温补脾肾,中量能祛寒止痛,大量则回阳救逆;红花小量可生血,中量能活血,大量则破血;大黄小量可健胃,中量清湿热,大量则泻下;黄芪小量无利尿效应,中量能显著利尿,大量则反使尿量减少;川芎小量能升高血压、大量反使血压下降等等。处方遣药,切莫一概认为量大则功胜,而盲目追求大剂应用,要因病、因人、因药制宜,力求做到既对症,又适中,否则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其二,从组方配伍言,一方中药有主次,各药间又相互影响,彼此制约,故临证施治除,依法准确选择方药外,还要恰当处理好药物之间的量的关系。须知,适应不同病证的不同方剂,其主药间或主次药间各具一定的相对有效的剂量比例,倘此比例失调,势必导致全方功效重心的改变。如桂枝汤中桂枝和芍药等量,才能调和营卫,解肌发表;若倍用桂枝,则变为温阳降逆的桂枝加桂汤;若倍用白芍,就成了解表和里的桂枝加芍药汤。再如麻黄汤中麻黄与桂枝的用量应是三比二;枳术丸中的白术与枳实的用量应是二比一;白虎汤中的石膏用量宜三倍于知母;当归补血汤中的黄芪用量宜五倍于当归;麦门汤中的半夏用量应为麦冬的六分之一左右;一贯煎中的川楝子用量应为生地的五分之一左右。


如果不明这些行之有效的不传之秘(当然也可酌情调整或探索更佳比例),动辄药量相平,主次不分,甚或比例颠倒,喧宾夺主,虽方与证合,其效难求。


一患者,女,40岁。因感冒后反复咳嗽,酿成哮喘已三月,半月来加剧,经用抗生素及激素无效,又服定喘汤与小青龙汤亦不应。王老诊后,确认寒饮,予麻黄根30克、桂枝9克、白芍18克、制半夏12克、炮姜、五味子、细辛、甘草各6克。药进两剂,喘息得平。或问,前已投小青龙汤,并不见功,何故王老用之顿效?关键就在用量上。王老曰:“用小青龙要掌握仲景治痰食咳嗽的姜、辛、味三个要药,此三药一般当等量用之,注意调节升降开合的适宜。方中麻黄的运用亦有分寸,初期表实用麻黄,次用麻黄绒,后期喘而汗出用麻黄根30克。至于桂枝与白芍用量,初期宜等量,病久渐虚,须白芍倍桂枝,仿建中意在收敛。”王老对经方之研究,堪称至为精细,因而深得仲景用量之奥秘,故临证运用自由。


1,麻黄


麻黄以其轻扬之味,而兼辛温之性,善达肌表,走经络,散风邪,祛除寒毒,用量宜重。


若为风寒外感,用10~15克,常用的有麻黄汤、小青龙汤等。


若为风寒湿痹,用15~30克,入桂枝芍药知母汤、乌附麻辛桂姜草汤,用量轻则效果不佳。


若寒邪深入少阴、厥阴,隐匿于筋骨之间,非用麻黄、官桂不能逐者,用量宜轻,3~5克即可,如阳和汤。


老年男性,麻黄量大,有致癃闭之嫌,但此副作用,可用来治疗儿童遗尿病,多配伍益智仁、芡实、金樱子、莲须等补肾制品。


2,柴胡


柴胡用量不同,临床功效差别很大。《药品化义》:“柴胡性轻清,主升散,味微苦,主疏泄,若用二三钱,能祛散肌表……若少用三四分,能升提下陷。”


若用于解表退热,用量宜大,15~30克,如柴葛解肌汤、柴胡达原饮、小柴胡汤,用量过轻达不到退热效果。


若用于疏肝解郁,量宜中等,10~15克,如逍遥散、柴胡疏肝散、龙胆泻肝汤。若用量过大,则使肝气疏泄太过,作用会适得其反,还会损伤阳气和肝阴。


用于升举阳气,少量即可,一般不超过6克,如补中益气汤、升陷汤。若用量过大,会减弱人参、黄芪等的益气功能,直接影响益气升阳之效果。


3,升麻


《辨证录》:“盖升麻少用则气升,多用则血升也”,升麻少量可以升举阳气,透表发疹。


若用于治疗久泻脱肛、子宫下垂、崩漏下血等气虚下陷证及疹出不畅的风疹、麻疹等病,用量宜小,3~6克,如补中益气汤、举元煎、升陷汤、升麻葛根汤。


重量可以深入血分,而达凉血解毒的功效,如治疗痈肿疮毒,热毒血痢等热毒炽盛之证,用量宜重,可以用15克以上,如升麻鳖甲汤、麻黄升麻汤。


若用治疗一般的阳明胃肠郁热证,用量宜适中,10~12克,如清胃散、普济消毒饮。


4,羌活


《本草汇言》:“羌活功能条达肢体,通畅血脉,攻彻邪气,发散风寒风湿。故疡证以能排脓托毒,发溃生肌;目证以之治羞明隐涩,肿痛难开;风证以之治痿、痉、癫痫、麻痹厥逆。


盖其体轻而不重,气清而不浊,味辛而能散,性行而不止,故上行于头,下行于足,遍达肢体,以清气分之邪也。”


故若用于风寒外感,10~15克,如九味羌活汤;若用于风湿痹症,用量宜加重,15~30克,如除风湿羌活汤、羌活胜湿汤。


若用于疡证以排脓托毒,发溃生肌,或用于脾虚湿陷证以升发脾胃清阳之气,用量宜轻,仅以为向导而任佐使之药,3~6克,如升阳益胃汤、羌活透肌汤。


5,黄芪


黄芪具有“量小则壅,量大则通”的特点。若补虚益损,用量一般为10~20克,如归脾汤、圣愈汤、十全大补汤等。


若固表止汗,治疗汗证,黄芪的用量为30克,如气虚自汗的玉屏风散、阴虚盗汗的当归六黄汤。


若升阳举陷、固气摄脱,治疗中气下陷、崩漏脱肛、脏器下垂,黄芪用量30~40克。若利水消肿,治疗腹水、下肢水肿,黄芪用量为40~60克。


如补中益气汤治脾气虚、脱肛、子宫下垂、久泻久痢等气虚下陷诸症,举元煎主治气虚下陷、血崩血脱、亡阳垂危等证。


若行滞通痹,治疗中风偏枯,手足不遂,黄芪用量一般从30~60克开始,逐渐加大,如补阳还五汤。


同时黄芪还有对血压双重调节作用,若用于低血压,黄芪用量不超过15克,若用于高血压,黄芪用量在15克以上。


6,红花


《药品化义》:“红花,善通利经脉,为血中气药,能泻而又能补,各有妙义。若多用三四钱,则过于辛温,使血走散。


同苏木逐瘀血,合肉桂通经闭,佐归、芍治遍身或胸腹血气刺痛,此其行导而活血也。


若少用七八分,以疏肝气,以助血海,大补血虚,此其调畅而和血也;若止用二三分,入心以配心血,解散心经邪火,令血和调,此其滋养而生血也;分量多寡之义,岂浅鲜哉。”


红花具有“量小则和血,量大则破血”的特点。故若用于月经不调、经脉痹阻等证,用量宜小,6~9克,如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


若用于跌打损伤,瘀肿疼痛、症瘕积聚之证,用量宜大,10~15克,如复元活血汤、八厘散、解毒活血汤。


中药超大剂量应用的注意事项


一、适应症要准确


中药的超大剂量应用都有相应的适应症,超大剂量用药,适应症一定要准确,否则,会出现两种结局:一是药重病轻,二是药轻病重。例如,中药细辛治疗风寒表证的剂量一般用3克,最多不超过9克。而当用细辛治疗各类痛证时,用量常常超大,有时用至30克,甚至更大。显然,当风寒表证时用超大剂量的细辛,不仅于证无益,而且会引起不良反应;相反,如果要发挥细辛的镇痛作用,而用常用剂量,显然是杯水车薪,于痛无济。


二、剂量递增原则


剂量递增原则是有毒中药应用的重要原则,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中药的超大剂量应用。特别是在经验不足时更应该遵循这一原则,以避免因盲目超大剂量而引起毒性及不良反应。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决定了超大剂量用中药必须做到剂量递增,切忌生搬硬套,剂量大到不可思议的地步。


三、严格炮制、制剂规范


许多中药在超大剂量应用时,在炮制、煎药和制剂技术上有比较严格的规定性,中药在这方面的经验比较成熟,应用时应该严格遵守。附子、乌头类中药超大剂量应用时,特别强调先煎、久煎,以煎煮至不麻口为标准。现代药化、药理研究结果证明,上述炮制、制剂规范是非常必要和合理的,它能够保证在不影响药效的前提下,有效地降低这类中药的毒性。


四、特异性的配伍


从古籍和名老中医超大剂量应用中药的经验中,我们还可以发现某些中药超大剂量应用时,常有一些比较特定的配伍关系。如半夏配生姜、甘草;马钱子配甘草等。其目的是防止和降低超大剂量用药可能引起的毒性及不良反应。临床应用时必须严格遵循。


五、了解中药的毒性及解救措施


在超大剂量应用中药时,应对各种中药的毒性及不良反应应该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特别是与剂量密切相关的毒性及不良反应。同时,还应该熟悉传统的和现代的一些中毒解救措施,做到心中有数,防患于未然。


昨天遇到我的表弟,他现在是医院的药剂师.他是个认为中医没有前途的青年人,但是从和他的聊天中得到一个信息:他们科的主任是研究中药提纯课题的专家,主任认为中医方剂的比例非常奇妙,他做过六一散的药理研究,发现:除了六比一的比例外,其他的比例都效果不佳.


我今天查了下六一散的介绍:它的处方简单,是由滑石6份和甘草1份所组成,二是制法也简单,只是将l两味药研粉拌匀就可以了。


相传“六一散”为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完素(别号刘河间)所创。滑石能解肌清热,滑窍行水而利湿,统治表里上下三焦。加入甘草泻火和中,便能清暑利湿.


关键是他的比例的解释是:本方原名益元散,一名天水散,后人通称为六一散。既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义.这不是河图洛书中的数理嘛!


太神奇了,也太奇妙了!


在学习伤寒论中的,我也听说,麻黄汤中的比例是,麻黄:桂枝:甘草=3:2:1,这是原方中的记载,最佳的效果就是这个比例.


郝万山老师的课程中也提到:在治疗一个脾虚腹胀的病人时,他的处方为厚姜半甘参汤,但是没有效果,后来他的老师指点他:该方中的生姜和厚朴的量各是半斤,而郝只用两片生姜是没有效果的,开经方不是做菜!按照经典方剂的比例重新开方后,一剂而痊愈了.


问题是古人是如何得出这样的剂量比例的呢?大量的实践经验还是数术的推算?或者是特异功能的感知呢?


经方就是经方,他的秘密除了组方的成分外,剂量比例的重要性是个不传之秘密啊!


组方思路的探索之一(证药对应)


在伤寒论中有六个方后附有加减:我仔细分析后发现,他们有个规律,基本上是一个症状,一味药的加或减少.


这可能是解开经典组方秘密的方法之一:一药对一证


比如:


咳这个症状:有三个加减条文.


咳者,加五味子\细辛\干姜 (真武汤)


咳者,去参\姜\枣 ,加五味子\干姜 (小青龙汤)


咳者,加五味子\干姜 (四逆散)


很明显,当医圣看到患者有咳嗽的症状时,立药的思路很单纯,就是五味子\干姜这对药.这个五味子是性酸,补肺的,干姜用来散寒.


类似的条文,比如:凡是有呕吐现象症状的,仲景都用生姜来止呕,难怪后世称生姜是呕家的圣药.


凡是有小便不利的,都用茯苓来利水.


但也有些症状用药有变化:如腹中痛:


用附子(四逆散)


用芍药(通脉四逆汤,小柴胡汤)


用人参(理中丸) ,这个加减我现在无法破解


前三方的规律是:治疗腹中痛的思路中,三个方子中都用芍药,两个用附子,两个用柴胡.也就是芍药是解痛的必用药,但和其他两味中药的组合更能起到作用.


现在我尝试用症状和方药对应的方法来解释一个方子: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他的症状条文是:胸满烦惊,小便不利,严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我想只要看到小便不利,方中必定有茯苓.


胸满,烦是小柴胡汤的症状之一,严语是阳明内热的表现,用承气汤中的大黄.


心惊用龙骨牡蛎和铅丹来处理,这可能是该方组成的思路吧.


中医有句行话:见是证,用是方.我认为可以增加一句:见是证,用是药.


通过对伤寒论中六个方剂中加减法的分析,我们可以掌握最常见的几个药的特性,然后在以后经典方剂的组方分析时便有了一个很实在的分析思路.


万物起点是一,中药方剂的起点可能就是每个药物自己的特有功效和对症.


我准备等以后学习另一部经典的时候,把仲圣的其他加减方一起列表分析,以此做为方剂组方思路研究的起点.


组方的秘密之三(脏腑补泻)


用经典来解释经典也是研究经典的一种方式。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就是从黄帝内经的脏器法时论中得到的基本的性味补泻知识来解释方剂的组成规律。


但是有两个困扰我持续使用该方法的问题:


问题一:是黄帝内经的脏腑补泻内容和辅行诀的内容有出入:相同部分是脏腑的补和关于肝的补泻是完全相同的。


问题二:辅行诀中对药物的性味定义和现在流行的对某些药物的判定不同:比如,大黄被判定为味咸,而通常的判定是苦寒。定位不准确,对用这样的方法来研究组方思路是有极大的障碍的。


我曾经用这样的办法对厥阴病篇提到的方剂做了以上的研究:发现这样的分析颇有些道理。而且很可能对揭开组方的秘密有极大的帮助!


举例:


当归四逆汤


桂枝(辛热) 细辛(辛热) 当归(辛温) 大枣(甘温) 甘草(甘平) 通草(甘平) 芍药(酸寒)


作为厥阴病的方剂,我们参考肝的补泻原则:肝以辛补之,以酸泻之,肝苦急,食甘以缓之。


方剂中,三补,一泻,三甘缓。完全符合以肝作为中心的补泻组方思路。


当然,对本方剂的解读还要深入:条文: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本方针对的是肝血不足,肝气不足导致的手脚冷的症状。重用大枣当归来生血养肝,用桂枝汤通阳复脉。


我准备以后针对泻心汤类再进行类似研究.


引用江南柳月 的 中药之秘在于量


中药不传之秘,在用量上。用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因此,在确定用量时,应注意以下10种不同情况:


体质不同:体质虚弱者,对药物的耐受程度差,用量过大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故宜酌情减量;体质壮实者,用量可稍大。


病情不同:轻病下药过重,药力太过,反伤正气;重病下药过轻,则药力不足,达不到治疗目的。


性别不同:男性用药量可稍大一点;女性有月经、怀孕和哺乳等生理特点。故用药量宜小。


年龄不同:一般情况下,10岁以上儿童,可用成人量的2/3;5—10岁,可用成人量的1/2;2—5岁,可用成人量的1/3;1岁以内的婴儿,可用成人量的1/4或更少;60岁以上的老人药量应低于中青年的1/2---1/4。


药性不同:凡使用毒峻烈药,须从小量开始,再根据服药后患者的情况而增减;如病势已退,即停服,不愈则酌量增加。


配伍不同:在方剂组成中,有主药和辅药之分。一般来说,主药用量重,辅药用量轻。如小承气汤与厚朴三物汤,都由大黄、厚朴、枳实组成,前方重用大黄主攻下,后方重用厚朴主利气。单味药用于急救,如用大黄治疗中毒性菌痢,用独参汤救治血崩虚脱,用量均可加大。


药质不同:如花、叶之类质地轻及有效成分易煎出的药物,用量不宜过大;质量不易煎出有效成分的药物如矿石、贝壳之类,用量宜重。过于苦寒的药易伤脾胃,用量宜少;甘平之药用量可稍大。


剂型不同:同样的药物,汤剂比丸、散剂用量要重;复方应用比单味用量要少;鲜药用量比干药用量应多一倍以上。


地区不同:如用麻黄发汗,南方气候较热,人易出汗,用量宜小,一般用5克左右;而北方天气较冷,不易出汗,北方人体质又较结实,故一般可用至10克以上。


炮制不同:中药的生品、炮制品及采用不同的炮制方法,其有效成分的含量也有变化,用量亦应有所区别。如鲜槟榔切片,槟榔碱含量高,用量可稍小,而干品水浸近一个月(每日换水)再切片,其槟榔碱含量降低,故用量宜稍大。


曾听到过一位资深望重的老中医告知:“中医不传之秘在于药量”,同一种中药,用量不同,产生的作用不同,甚至还可以产生完全相反的作用。中医治病的根本不是病,而是人,而每个个体存在差异,用药剂量也会不同。所以圆机活法组方,巧在识证准确,用足剂量,中医何慢之有?


黄芪——其利尿作用在20克以内明显,30克以上就趋向抑制;其对血压影响,15克以内可升高血压,35克以上反而降压。若有气虚症状时,用炙黄芪,无气虚症状,则用生黄芪。生黄芪30g以上补气不助火,降压效果好,30g以下升阳助火。


柴胡——在小柴胡汤中为君药,用量大于其它药一倍有余,起透邪外出的作用;在逍遥散中为臣药,用量与各药相等,起疏肝解郁的作用;在补中益气汤中为佐药,用量极小,起升举清阳的作用。


白术——常用量能健脾止泻,大剂量用至30~60克,则能起益气通便的作用。


红花——少用可养血,稍多则活血,再多则能破血。


薄荷——用3克以疏达肝木,用至15克以发散风热,清利头目。


桂枝——用量不到5克,可以起到温通阳气,增加膀胱气化功能的作用;用至10克,则有温经散寒,解肌发表,以祛除在表之风邪的效果。


川芎——小剂量可使子宫收缩加强,大剂量反而麻痹子宫。川芎治疗头痛:外感头痛,用量宜轻,最多不超过4克;高血压肝阳头痛,用量宜重,习用9~12克;瘀血头痛,宜重剂量,可用至30~40克。川芎引经少阳胜于柴胡,用量不宜多,一般在4.5~6g。(据近代药理研究认为,大剂量使用川芎能降低血压,小剂量使用能使血压上升。有人认为川芎辛温香窜,上行头目,高血压患者宜慎用。但中医认为本品有上行头目,下行血海的双向性作用。而且用川芎15克,桑叶45克这样的剂量与配伍治疗血管性头痛有奇效。)


山茱萸——固脱3两(90克)见功,必与参附搭配。


穿山龙——味苦,性平,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调节作用,所以近年来成为治疗风湿类疾病的妙药。《中华本草》谓其干品用量为6~9克,《中草药手册》多为15克,少数达30克,东北地区常用量也为15~30克。但根据朱良春经验,若要取得较好的疗效,其用量须40~50克,用量在30克以下收效不明显。


黄连——最苦,然而治糖尿病这一甜病有特效,通常剂量为每日30克(30克是基本,配干姜以防伤胃),而治疗糖尿病酮症,每日剂量多达120克,可使降糖迅速。


益母草——调经用10-15克。据朱良春观察,益母草的利尿作用,每日用到30~45克尚不见效,须加至60~75克,始奏明显之效。90~120克时其效更佳,常用以治疗急性肾炎之尿少、浮肿之候,常一剂效,二剂已。


枳实——小剂量能使心脏兴奋,大剂量使之抑制。


生杜仲——30g以上治腰痛奇效,不效则加至60-90g。


萆薢、土茯苓——30g以上消除蛋白尿。


沙参——30g以上补气,小剂量则可滑肠。


茜草——30g以上治口疮。


莱菔子、槐花——30g以上降压。


代赭石——9~18g有镇胃降气、止呕止噫之功,适用于胃气虚弱的呕吐、呕逆、呃气、胃脘满实等。24~30g用于治疗实证气喘及肝阳上亢所致头晕、目眩等症状。


丹参——大剂量可以治疗失眠。


茯苓——研究结果发现,茯苓在 25g以下无明显利尿作用,至少达 30g才有利尿作用,认为100g时利尿作用最强。


附子——1枚-轻量-阳虚;2~3枚-重量-祛风湿、止痛--《伤寒论》(一枚炮附子的重量约12克。)制附子120-300克水煎3-5小时有甘温补脾肾之阳,温补中下焦元阳之气,无辛燥热之弊的效果。


蝉蜕——常用量为5~6g,治破伤风时需用25~30g。


半夏——小剂量6g降逆和胃,中剂量15g化痰开结,大剂量30~60g(宜用姜半夏30g,生姜30g开始使用,逐渐加量至60g)可镇静止痛。


浙贝母——9~15g,有清肺热、润肺躁、清热化痰之功,用于外感及内热咳嗽。18~30g有解毒散结之功,用于治疗肺痈、乳痈、瘰疠、发背及一切痈疡肿毒。


白果——定喘汤白果用量在21枚(约为25g左右),动物实验证实,定喘汤中白果重用的定喘效果优于常规剂量。


艾叶——3~5g可开胃,8g左右温经止血、止痛。而大剂量可使肝细胞损害,出现中毒性肝炎;另外,大剂量还会引起胃肠道炎症。


槟榔——用以消积、行气、利水,常用剂量为6~15g,当用以杀姜片虫、绦虫时,即须用到60~120g。


苍耳子——少量则轻而上至颠顶,重用则通下走足膝。


细辛——治疗风寒表证的剂量一般用3克,最多不超过9克。而当用细辛治疗各类痛证时,用量常常超大,有时用至30克,甚至更大。显然,当风寒表证时用超大剂量的细辛,不仅于证无益,而且还会引起不良反应;同样,如果要发挥细辛的镇痛作用,而用常用剂量,显然是杯水车薪,于痛无济。


薏苡仁——系药食两用中药,其常用剂量的上限为30克,而临床上有经验的医师用该药治疗风湿、腰腿痛等病证时,该药的用量达到45~90克。


夏枯草——常用剂量的上限是15克,而临床以该药治疗病程较长的甲状腺瘤时,用量一般都超过30克。


三棱——破血行气之药,常用剂量的上限为9克,但临床上以该药配合其他中药主治各类晚期恶性肿瘤病时,其每日用量达到45~75克,相当于权威规定剂量上限的5~8.33倍。


乌头,附子——用至15克必须先煎4小时左右,用至30克必须先煎8小时左右,经过蒸制的就不必煎这么久了。剂量逐渐加大到30克为宜,得效后宜逐渐减量,超过30克的超大剂量没有经验的最好不要去用,一不小心可以导致病人死亡。不过在某些情况下,使用超大剂量会起到良好的效果。例如:乌头止痛,8两(240克)口麻欲吐,效毒两刃。


石膏——清气,一日可至600克,关键要识证。


生地——凉营,极量800克。


枣仁——安眠,最大180克。


人参——强心,救急30克。


大黄——排泄尿毒,可用30克。


麻黄——顿止暴喘,30克分服。


茯苓——渗顽水500克,猪苓消浮肿120克。


土茯苓——解毒240克,赤芍——疗急黄120克起。


芦根——降温120克无虑。


葛根——降糖3两无毒。


1疗效的好坏,关键在于药物之间的比例。并非药量越大,疗效越好(以当归举例)


当归功能补血活血,适用于血虚血瘀诸证。然而当归在复方中,小剂量应用则补血,大剂量应用则活血。


如当归补血汤即由黄芪30g,当归6g组成;后世在应用补血的总方四物汤时,当归用量也不超过10g;归脾汤、八珍汤中,当归的用量仅3g。


但是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作用治疗脱疽的四妙勇安汤,当归的用量竟达60g,主要是取其活血止痛;治妇女产后瘀血内阻的恶露不行,小腹疼痛的生化汤,当归的用量为24g,也取其活血止痛,祛瘀生新之效能。再如治妇人胎前产后气郁血瘀诸疾的佛手散,当归用二至三两者,乃取其活血之用,使瘀去新生、血有所归。


由此可见,当归用于活血,剂量宜大,可用至15g以上。前人谓其气味俱厚,行则有余,守则不足,故重用则行血之力更甚。若当归用于补血,剂量宜轻,3~9g即可。血虚者每致阴虚,阴虚则生虚热。当归气味辛温而主动,重用则每致动血,切不可重用,否则适得其反,病家服后每致口干、烦躁、失眠、头晕更剧,甚则鼻衄。


2中药超大剂量应用的注意事项


一、适应症要准确


中药的超大剂量应用都有相应的适应症,超大剂量用药,适应症一定要准确,否则,会出现两种结局:一是药重病轻,二是药轻病重。例如,中药细辛治疗风寒表证的剂量一般用3克,最多不超过9克。而当用细辛治疗各类痛证时,用量常常超大,有时用至30克,甚至更大。显然,当风寒表证时用超大剂量的细辛,不仅于证无益,而且会引起不良反应;相反,如果要发挥细辛的镇痛作用,而用常用剂量,显然是杯水车薪,于痛无济。


二、剂量递增原则剂量递增原则是有毒中药应用的重要原则,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中药的超大剂量应用。特别是在经验不足时更应该遵循这一原则,以避免因盲目超大剂量而引起毒性及不良反应。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决定了超大剂量用中药必须做到剂量递增,切忌生搬硬套,剂量大到不可思议的地步。


三、严格炮制、制剂规范许多中药在超大剂量应用时,在炮制、煎药和制剂技术上有比较严格的规定性,中药在这方面的经验比较成熟,应用时应该严格遵守。附子、乌头类中药超大剂量应用时,特别强调先煎、久煎,以煎煮至不麻口为标准。现代药化、药理研究结果证明,上述炮制、制剂规范是非常必要和合理的,它能够保证在不影响药效的前提下,有效地降低这类中药的毒性。


四、特异性的配伍从古籍和名老中医超大剂量应用中药的经验中,我们还可以发现某些中药超大剂量应用时,常有一些比较特定的配伍关系。如半夏配生姜、甘草;马钱子配甘草等。其目的是防止和降低超大剂量用药可能引起的毒性及不良反应。临床应用时必须严格遵循。


五、了解中药的毒性及解救措施在超大剂量应用中药时,应对各种中药的毒性及不良反应应该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特别是与剂量密切相关的毒性及不良反应。同时,还应该熟悉传统的和现代的一些中毒解救措施,做到心中有数,防患于未然。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潘洪波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 卢斌 资质认证

    学习,信息量有点大

    2022-06-20 04:14 评论数 0 0
  • 华仁强 资质认证

    值得推广,非常不错

    2022-02-25 07:07 评论数 0 0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头晕心悸案。5剂效。 李高勤

    郭某,男,29岁。测核酸果然阳性。嘱查心肌酶、心电图、心脏彩超均无异常。:1.心悸、心脏感觉在发抖、头晕、舌水滑,为水饮凌心,水饮上犯所导致。

  • 季秋飘绪 张宝华

    即杨树,杨树生长迅速,高大挺拔,树冠有昂扬之势,故树得名为“杨”。据其象性当为阳,然其考杨树之药用价值,树为白杨,用其皮,白杨树皮别名—白杨皮、山杨皮,味苦,性寒。其发在季春,其落在季秋,异于阳之早发早落。《周礼·秋官》面三槐三公位焉。足见其有吉兆之义。

  • 消食理气 谢江强

    消食理气,彻底修复肠胃积滞腹泻虽然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症状,但若症状反复出现则会影响我们的精神状态、休息质量,而小儿腹泻对孩子的营养吸收等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若症状较严重,还会导致小儿虚脱,甚至比我们大人还要严重。

  • 青少年颈椎病危害更大,家长切勿忽视孩子的颈椎健康问题 钟金桥

    手机在学习中广泛应用和青少年寒暑假玩游戏等可能是罪魁祸首,需要引起重视。3次正骨后小孩是有不自主的扭动脖子情况,复查X线见寰枢关节齿侧间隙右宽左窄。追问病史,家长诉仅最近半年见小孩颈部不适,患儿自诉已有两三年,只是未告知父母。

  • 腱鞘炎的治疗 崔乐

    现针对腱鞘炎的发病原因与治疗方法进行论述,腱鞘炎是肌腱周围鞘膜劳损、增生等引发的慢性无菌性炎症,有的时候因为劳累、受凉或扭伤等引发急性发作,表现为肌腱周围肿胀、压痛,严重的会影响关节的运动功能,造成活动受限甚至无法活动。

  • 余眼中逍遥散 张宝华

    逍遥散者,能令郁者逍遥,千古名方,其功在条达肝木,健脾土,复能养血气,本方为四逆散,四物汤,四君子汤合方加减而成。

  • 常用煲汤材料枸杞子与红枣 谢江强

    枸杞子是一味功效显著的传统中药材。用碱水处理过的枸杞子有苦涩感。枸杞子应置于阴凉干燥处保存,防闷热、防潮、防蛀。民间也习用枸杞子治疗慢性眼病,枸杞子蒸蛋就是简便有效的食疗方。在煲汤或者煮粥的时候也经常加入枸杞子。食用宜忌红枣可煎汤服用,亦可直接食用。

  • 大承气汤治大便5日未解案 宗琪

    按语:患者多日未大便,脉大有力,腹部胀满不适,考虑病在阳明,符合“痞满燥实”的大承气汤证,故如法急煎速服,患者得以好转。

  • 经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失眠症一例 尹传礼

    林某,女,44岁,一诊:2023年2月25日以“入睡困难伴心慌胸闷2月”就诊。患者2月前感染新冠后出现入睡困难,伴心烦,心慌、胸闷等症,延医治疗,效差,症状加重,甚则整夜不眠。养阴安神保健贴,双侧安眠穴贴敷,日一次。

  • 甘草泻心汤 李华歆

    ——居里夫人小编今天要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甘草泻心汤!甘草泻心汤主之。蚀于上部则声暍(一作嗄),甘草泻心汤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