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第一百五十八条(一)

2025.09.19 569阅读 评论数 1 3
一百五十八 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甘草泻心汤方

甘草四两(炙) 黄芩三两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擘) 黄连一两 干姜三两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中风”,伤寒也好,中风也罢,依法都应汗以解之。不过伤寒用麻黄汤类的方剂;而中风则用桂枝汤那类的方剂。大夫给吃泻药是错误的治疗,“医反下之”,这就逆治。

这个大夫给逆治后现“其人下利,日数十行”,本应汗解而下之的表证,由于吃泻药,致使热邪内陷,而反为协热痢,其人下利一天几十次,这泻的很厉害。

“谷不化”,刻下病人一天几十次的下利,足见其胃肠蠕动之快,下利如此的频繁,食饮来不及消化,基本上入则出,所以谷不化。这个不是四逆汤证的那个谷不化。四逆汤证也有谷不化,那是由于胃的机能沉衰到一定程度上了,根本不能消化;而甘草泻心汤则是由于泻得快,来不及化,“腹中雷鸣”可见其肠蠕动之剧烈,但胃还是能够消化的,只是胃肠蠕动太快速而来不及消化使然。

“腹中雷鸣”,肚子里响音如雷,也就是腹鸣、肠鸣太厉害了,这跟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是一样的。

“心下痞硬而满”,心下不但有痞且硬且满。半夏泻心汤证也有这样的心下痞硬而满。

“干呕心烦不得安”,甘草泻心汤证不但干呕,还心烦不得安。邪热上扰可以,人又干呕,又一天泻几十次,也可以造成人的心理不适,搁个不得安,可见生姜泻心汤对于神经官能症,人的精神心理上面也起治疗作用。

“医见心下痞”,这个大夫给吃完泻药,一看心下“痞硬”,不光痞还硬。“谓病不尽,复下之”,他认为里还有东西,吃一次下药病不尽,没下干净还得吃泻药。

“其痞益甚”,复下之后的结果:痞硬越来越厉害。

“此非结热”,先生断言这个病证不是阳明病热结于里。“但以胃中虚”,这是由于糊涂大夫开始吃泻药,胃本来没病,反把胃气给误治虚了。如此致使“客气上逆”,不但外邪乘胃虚而入内;且里面的水,也逆于上,刻下的水也属于客气。“故使硬也”,所以致使刻下的胃硬。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张宝华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下乡网诊:小儿咳嗽,成人多梦脱发 马亮

    患者:段某某,女,5岁诊断时间:2024-11-0516:53病情主诉:孩子5岁11个月了,支气管支原体肺炎,阿奇耐药性现在吃的西环,易坦静吃了两瓶了,现在孩子还是咳嗽有痰,有时候能把痰吐出来是白色的。服用上方后,患儿症状已消失,调理身体状况。中药颗粒7分

  • 下乡病例:水肿,中风后遗症 马亮

    结合病人的症状,选用小柴胡汤及五苓散加减。患者系中风后遗症,自己说现在人性格都变了,不受说话了。给予患者葫芦灸,中脘、神阙、关元均可灸到。给予左下肢理疗,仍是温阳之法。

  • 《梅蓉一日游》 陈鹏

    《梅蓉一日游》文/陈医生梅蓉的秋天很黄到处是漂黄的银杏叶黄澄澄的稻田偷得浮生半日闲携上好友绕村转良田数顷勤垦的农人在劳作天空是那么的蓝仿佛没有什么忧伤富春江的水在村外环绕带走了多少爱恨情仇时间真的可以冲淡一切我以前真的讨厌的那些村鸡土狗似乎也没有那么堵心白

  • 中医治疗湿毒疮临床用药经验 崔国宁

    湿毒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以皮肤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渗液、瘙痒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继续治疗2周,患者皮肤红斑基本消退,瘙痒消失。

  • 更年期发热 何聪

    患者为55岁女性,近一年来表现为白天心神不宁,夜间易惊醒,醒后出现心悸,伴有骨蒸潮热、盗汗,并时有大便秘结。经多方诊治,初期以清热泻火、通便为主,后期转为补益气血,但患者反应治疗后期出现上火现象,疗效不佳。治疗应以清除虚热、除骨蒸、安神定惊为主。

  • 伤寒论第六十七条(一) 张宝华

    六十七条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那么他非法治疗了,太阳伤寒肯定好不了呀!太阳伤寒,吃吐泻的药,结果是表没解,还导致气上冲,气冲上胸,气冲携水,胃部逆满。

  • 黄连汤治疗腹痛医案 张训景

    给予抑酸护胃、营养支持等治疗后好转出院。现为求进一步诊治,门诊以“慢性胃炎”收入院。故给与黄连汤调和寒热,降逆止呕,合用乌贝散制酸止痛。

  • 5剂药愈“咽喉异物感吭嗓咳嗽20天”案 宗琪

    患者:李某某性别:女年龄:38岁初诊日期:2024年9月25日主诉:咽喉异物感、吭嗓咳嗽20余天。现病史:患者述20天前感冒后吭嗓不愈,伴咳嗽,咽喉异物感,伴咽干,咳白痰,怕热,易汗,舌质淡,舌尖红点,苔黄,脉沉弦有力。条文学习;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

  • 后“疫情”时——论“汗” 李王杏安

    后“疫情”时——论“汗”第1篇好久没有更新在甘草平台的作品,缘由还是精力不充沛,忙于诊务,想总结时就是空想,实在懒于动笔。

  • 失眠治验案 吴春水

    患者失眠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神疲乏力,面色无华。患者服用15剂后,睡眠明显改善,心悸健忘等症状减轻。在治疗上,选用八珍汤加酸枣仁、柏子仁以补益气血,养心安神。诸药合用,共奏补益气血、养心安神之功,有效改善患者气血两虚之证,缓解失眠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