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瘟黄救治经验体会(一)

2021.07.22 1212阅读 评论数 3 16
瘟黄属于黄疸病范畴,西医对应肝衰竭及肝衰竭前期,是肝病临床上的危急重症疾病,发病急、病情重、并发症多、疗效差、死亡率高、费用高等为特征,治疗棘手。现就瘟黄治疗和同道探讨,请大家指正。
一、瘟黄病因病机认识
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又有天行疫病,以致发黄者,俗谓之瘟黄,杀人最急。”瘟黄特点:黄(肤黄、目黄、尿深黄)、短(发病时间短)、变(病情变化快、兼症多,病死率高)、红(舌质红、赤丝血缕、瘀点瘀斑、鼻衄、齿衄、便血等)、长(病情恢复时间长)。
瘟黄病因病机总概为感受湿热瘀毒之邪,疫毒侵袭,或伏邪日久,肝阴暗耗,气机不畅,脾气虚损,复受湿热兼夹,发病急骤,毒、热、湿蕴结于肝胆,湿热纠缠,邪热化火,疫毒内陷,伤阴耗营,肝阴被劫,肝失所藏,脾气被遏,疏泄失常,郁热熏蒸,胆汁失于常道,黄疸迅速加深,目黄、身黄、小便黄赤,肤色如金,胁肋胀痛刺痛,燥热口渴,心烦易怒,不寐口苦,便结;湿邪阻遏气机,恶心呕吐,神疲乏力,纳呆痞满;湿蕴肌表,见皮肤搔痒;或毒陷心包、蒙蔽清窍,伤及营血,神志异常,谵妄躁动、抽搐,嗜睡,进而神昏;热毒入营动血,迫血妄行,或见衄血、便血,或肌肤瘀斑,舌质红绛,脉弦滑或数;热毒灼津生痰,脾气运化失职,瘀阻脉络、聚水内停,致臌胀、悬饮,表现为胸闷、脘腹或胀或痛,小便短赤,或癃闭;病情进展至亡阴之证,可见大汗淋漓,或汗出如油,色黄而粘,或四肢厥冷、脉细微欲绝而厥脱。病理因素归纳为湿、热、毒、瘀、虚,早期湿热毒火炽盛,邪实为主,中期湿热毒瘀胶着,正气不足,恢复后期正气虚损为主,脾、肝、肾受损,亦夹湿热稽留,表现为虚实夹杂证,正虚邪恋。
二、分期论治
瘟黄主要从四诊、生化学特征、病因评判。首先四诊望诊多见神疲,神昏,烦躁,肤黄,目黄,尿深黄,赤丝血缕,皮肤瘀点瘀斑,皮肤疮疖、舌质红或绛、干,舌苔黄、腻、厚等症为主。闻诊常见伴有肝臭、口臭。问诊主要以患者的自我感觉症状为主,如乏力、纳差、厌油、感,口苦、口干、口粘感,以及问询患者病史病因及家族史等情况。切诊可见患者脉象多以弦、滑、数为主。其次生化学特征。一般以凝血功能障碍(PTA<40%,INR>1.5)及胆红素进行性升高(≥171umol/L)为特点,大致可分为胆酶同步升高期(时间短1周内)、胆酶分离期(时间短1至2周)、胆酶同步下降期(时间短2-4周)、胆红素僵持期(时间长4至12周),根据不同时期证候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均围绕清营凉血解毒健脾柔肝进行。
1.前驱期及早期:瘟黄早期为感受疫毒之邪,热毒炽盛,邪盛正气不虚或正气偏虚,邪正相争,邪盛为主,驱邪为主。此阶段时间较短,如不予雷霆之力,不足以力挽狂澜。
2.恢复中后期:瘟黄中后期表现为湿热毒邪胶着,而正气虚损明显,重视扶正祛邪。此阶段持续时间较长,并发症症多,需坚守调整,以防邪毒复炽。
(待续)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李燚光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胃脘胀闷打嗝,2剂大效5剂愈。 李高勤

    [主诉]:胃脘胀闷不适伴打嗝1年。口服硬的、甜的、冷的、辣的后胃脘不适和打嗝加重。前额头疼,针刺样疼痛。小便黄也是热,阳明热。黄连6姜半夏15瓜蒌15柴胡24黄芩9炮姜5桂枝12天花粉12厚朴18茯苓15酒大黄5当归12苍术12紫苏子125剂,饭后服用。

  • 白虎加人参汤加减治疗牙痛 夏耀飞

    白虎加人参汤加减治疗牙痛鲁某某,女,70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玉蝉镇雷家寨村,2023年11月23日初诊。方证辨证:此为“白虎加人参汤证”,宜白虎加人参汤加减,其方如下:石膏30知母10山药30生甘草6党参10忍冬藤30细辛3结果:2023年11月26日电话

  • 淤血质怎么调理 谢江强

    6.血瘀体质的朋友平时可去养生会馆或康复中心进行一些中医理疗,如拔罐、刮痧、按摩、艾灸等,这些中医操作借助一定的外力及中草药,帮助疏通人体经络,促进毒素排出,而使新血更顺畅地输送至人体,不失为一种舒适的选择。

  • 服用膏方时出现状况的解决建议 谢江强

    服用膏方时出现状况的解决建议尽管服用膏方的对象不同,又有体质、病情的差别,但膏方的总体要求是以平和为准,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切合个体,一般不会出现不良反应。若继续服用膏方不仅令人难受,反而使感冒咳嗽之症经久难愈。因此只有当新病痊愈,才能继续服用膏方。

  • 神农本草经下的肾气丸 张宝华

    《神农本草经》曰:干地黄:味甘,寒。由此可见肾气丸用药从时间上最接近本草经主治,为寒湿血痹而造,在汉以前绝无温补肾阳之义。以胞系了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则愈,宜肾气丸主之。

  • 小陷胸汤 李华歆

    ——佚名话说如果一个人得了“小结胸病”会怎么样?《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138条: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 小青龙汤 李华歆

    ——李奥贝纳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小青龙汤!“小青龙汤”方中出现几个仲景常用药对,让我们一一去分析。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妇人吐涎沫,医反下之,心下即痞,当先治其吐涎沫,小青龙汤主之。

  • 梦多十年医案一例 王建飞

    2023年10月09日束某,女,58岁,务农。主诉:梦多10年。胃纳一般,餐后易饱胀嗳气。心阳衰惫,心神不宁,则夜夜寐浅梦多,夜寐不佳。今复诊告知仍乏力双脚沉重,心脏听诊有杂音。服药后症状好转。2023年12月05日六诊。近几日睡眠一般。

  • 下肢水肿医案一例 王建飞

    主诉:双下肢浮肿多年加重30天现病史:胃纳可,夜寐一般,大便正常。双下肢浮肿,尿白蛋白阳性,小便隐血阳性。既往双下肢浮肿多年,乃肾阳不足,阳虚气化无权致水湿停聚,日久造成尿蛋白及尿隐血阳性。复查尿液分析:尿白蛋白+1,隐血+1.双下肢浮肿减轻。

  • 脉法新悟(一) 陈玉佳

    中医四诊,“望诊”最神,而“脉诊”最难,“问诊”最实用,“闻诊”作用最有限,我称之为“四最”。针灸、推拿、牵引均无效。前医开补中益气汤、生脉饮亦无效。“闻诊”之用,无异于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又只见一斑。此病案,实在是展示脉象之理,望诸位自行体悟,以求长进。